搜索
 

—市交通运输局以高质量发展书写奋进之笔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铜陵日报
加快推进公交充电桩建设,促进绿色公交发展。

物流结构不断优化,促进了我市电商的快速发展。

物流业主要指标稳步向好。

路政与公安交警等部门联合执法。

运用大数据治超,提升科技治超水平。

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市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基础、县乡道路为脉络的公路交通网。

公交一卡通、手机扫码支付便捷惠民。

2018年1月20日,公交38路正式开通上路,铜陵公交首跨江。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多措并举保障安全畅通。

2018年10月1日,“最美连心路”G347普济圩至枞阳段迎来试通车。

庐铜铁路建成通车。

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圆满完成。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景观亮化等工程全面完成。

S221滨江大道至大通段主体工程完工。

核心提示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交通强国战略。2018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从项目建设、行业管理、发展物流、强力治超、便民为民、绿色环保等多点着力,奋力推动交通运输各项工作提档升级,在新时代彰显了交通人的新作为。

项目建设培育动能

踏平坎坷成大道。2018年10月1日,经过两年多的谋划、推进和建设,一江两岸百姓期待已久的“最美连心路”G347普济圩至枞阳段迎来试通车。这是铜陵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在枞阳县启动实施的第一个重大交通工程项目,是铜陵建市以来建设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国省干线工程,是安徽省“十三五”时期已建成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项目,承载着全市人民的希望与梦想。圆满完成G347项目建设任务,是铜陵交通人交给全市人民的一份满意答卷,是城市名片的新亮点,也是在服务交通强国建设中谱写铜陵篇章的生动实践。

2018年,交通继续保持高强度投入,预计全年完成交通项目投资22亿元。除去已经实现试通车的G347普济圩至枞阳段外,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北岸主塔完成封顶;G236白杨坡至火车站段改建工程、S221朱家咀至大通改建工程、S335白湖至麒麟段建设工程进展顺利;S217灾毁重建工程、S320顺安河桥扩建项目加快建设;市城际交通干线两侧景观完成整体提升;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桥墩防撞、景观亮化等工作全面完成;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胥坝南夹江大桥、青通河大桥、国道330、G347无为至普济圩段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按序推进。去年,我市还在已经实现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基础上,建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38公里。

从总体上看,我市全面融入全国快捷交通网,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对外交通方面,依托东西向的沿江通道和南北向的京福通道,铜陵与上海、南京、合肥、武汉等中心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依托高铁等快速交通网,与国内主要城市形成了1小时、2小时、4小时交通圈。从我市自身公路发展情况看,随着铜陵长江公铁大桥、铜南宣高速,S320、S321等一批国省干线公路相继建成,以及近1200公里的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圆满完成,我市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基础、县乡道路为脉络的公路交通网。目前,我市拥有4条高速公路、4条普通国道、12条普通省道,以及两千多条县乡村道,公路总里程4688公里。

迈步前行不停歇。“十三五”及近期,我市交通公路部门将重点规划推进“2233”工程,即推进G3长江公铁大桥、S335经开区过江通道2个过江通道建设;推进德上高速、北沿江高速无为至枞阳(铜陵段)2条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北部、中部、南部3条东西向国省干线大通道建设;推进3000公里农村道路建设,即在前两年已实施近1200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基础上,计划三年内再实施1700余公里的“组组通”工程。

公交服务时尚便捷

2018年1月20日,公交38路正式开通上路,铜陵公交首跨江。当天,我市同步开通36、37、38和“快8”四条公交线路,江北公交线网建设之路正式开启。

完善公交线网只是创建公交示范城市的内容之一。我市于2016年4月成功申报省首批“优先发展公交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开展近3年,取得了丰硕成果,除去“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指标尚未调查外,其余17项创建指标已经全部完成。

三年来,在公交运营保障方面,新增清洁能源公交车辆338台,淘汰了186台老旧车辆。基础设施方面,白云路和西湖二路公交首末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东村、宝山路、朱村及高联公交首末站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有效推进;建设了58座充电桩、改建了铜都大道56座老旧站台,完成30.6公里公交专用道的勘察、招标。智能化建设方面,实现了支付宝、银联卡等移动支付,正式发行了全国“互联互通”交通卡;公交电子站牌目前已建成11座,另有71座电子站牌已进行招投标。公交线路优化方面,三年来开通7条公交线路,公交线路总里程由538公里增加到743.4公里,线网长度增长30%以上,日平均客流量由22万人次增加到26万人次以上;此外,还结合我市城市道路改扩建等情况,适时优化调整部分公交线路,推动我市公交线网布局科学化、合理化。安全管理方面,从降低时速、提升意识、整治教育等方面严肃公交安全生产工作,公交年责任事故率从45%降低至20.3%。公交服务方面,市民对公交服务投诉率不断降低,满意率已提升至91%。

党建引领夯实基础

市交通运输局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坚定不移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进一步激励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全面激活“先锋在线”APP实现“两个全覆盖”,巩固党员干部政治信仰,提升基层党建影响力,将党建向基层延伸,与中心工作结合,实现17个支部阵地规范化建设。扎实有序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注重“关口前移”,驰而不息纠正“四风”,聚焦扶贫、涉农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不贰过”决心和“钉钉子”精神,推动巡视整改和巡察工作,开展全市交通运输系统“三超两乱”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工作。持续打造“雷鸣党员示范公交线”,提升公交星级服务品牌形象;出租车“党员示范车队”坚守“爱心送考”13年;“满意科长群众评”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力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及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首轮测试工作。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入开展全市交通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行业管理扎实有效

2018年,市交通运输局、市运管处围绕交通先行、深化改革、绿色运输、安全生产,抓实各项举措,行业管理水平提档升级。

围绕交通先行,着力提高运输服务能力。全年完成道路客运量1280.0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23亿人公里,货运量3414万吨、货运周转量31.76亿吨公里,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道路运输保障。圆满完成春运等节假日运输保障工作,输送旅客110.3万人次。高标准做好2018年全国网商大会等重大活动道路运输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重点把农村公路运营好,全市375个行政村中已有365个开通了客车,通达率97.3%。全市42条路线、711台公交车构建了便捷通达的公交网络,方便广大市民出行。货运暨物流业全方位保障民生、全天候服务民生。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交通新业态满足了个性化出行需求。

围绕深化改革,着力提高行业创新动力。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我市巡游出租汽车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积极稳妥推进巡游出租汽车改革。加快推进网约车平台合规化进程,截至目前已许可3家平台公司,“滴滴”也递交了许可申请。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交通运管窗口实现500余名枞阳县出租车驾驶员换证“一次不用跑”;流程再造,实现行政许可“一站式”审批。加快推进驾驶员培训改革,“计时收费、先培后付”等新服务模式在全市各驾校试行反响较好。汽车维修行业检测“三检合一”新政落地,业户检测车辆更加方便。运政信息化建设快步推进,建成巡游出租车信息化指挥中心,“车载智能终端”项目服务功能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围绕绿色运输,着力提高行业发展活力。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暨固废整治工作。“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市”创建工作迈向深入。市属9所驾校291台教练车中新能源车183台,占比62.9%。全市69家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主动对标、主动整改,全面开展工艺改造和设备升级,为绿色维修保驾护航。

围绕安全生产,着力提高市场监管效力。以安全生产为主线,强化监管,道路运输行业安全形势整体平稳。全年累计检查各类车辆7.3万台次,办结行政处罚777件,检查企业1099家次,督促整改安全隐患597起。重点行业动态监控检查制度化、日常化,“两客一危”运输车辆入网率、上线率各项指标位于全省前列。“道路运输平安年”等创建活动富有成效,客车防火应急救援演练活动达到了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全年开展客运市场营运秩序、货运车辆非法改装及防非洲猪瘟专项整治活动近20起,其中货运车辆动态监控上线率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普货车辆月上线率已接近80%,为推进“科技治超”奠定良好基础。

绿色发展方兴未艾

“市交通运输局国道347‘绿色公路’建设的做法值得大力推广。特别是将原地面表层土地收集起来再利用,做法很好。”这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猛就国道347“绿色公路”建设做法作出的重要批示。

2018年以来,市交通运输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特别是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上,“零容忍、地毯式、全覆盖”,出实招、较真劲、求实效,持续推进交通绿色低碳发展。

强力推进治超,以雷霆之势相继开展了整治货运车辆超限超载、非法改装、铜陵大桥冲卡逃费违法行为等行动。2018年1-10月份,全市共查处超限超载车辆2686辆,卸载超限货物32466吨,驾驶员驾驶证记8885分,查处货源单位13家,责令运输企业停业整顿12户次,累计各项处罚共计373.7万元,车辆超限超载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全力抓好交通运输行业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环境污染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加大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和客货运输领域的应用,完成69家一、二类维修企业绿色升级,强化道路施工扬尘整治,加强公路日常清洁维护。大桥冲卡逃费整治实现“两下降、两增长、一保持”。去年5月22日,我市成立冲卡逃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交通、公安等部门联手专项进行整治,重点打击恶意车冲卡逃费。多部门全力配合的模式让大桥冲卡逃费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两下降”“两增长”,即冲卡逃费车辆由原先日均140车次大幅下降到现在日均不到2车次,49吨以上严重超载车辆冲卡逃费车辆由原先日均23车次大幅下降到现在几乎没有;大桥通行车流量、通行费收入实现稳定增长。

2018交通运输大事记

2018年1月

铜陵至枞阳的首条公交线路38路20日正式开通,同日还开通了江北区域其他3条公交线路,铜陵公交进入跨江发展;义安区被列为安徽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2018年2月

春运工作全面展开,春节假期铜陵长江公路大桥通行量达34万辆,创历史新高,凸显出铜陵皖中南交通枢纽的地位。

2018年3月

全市交通运输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2018年4月

整治货运车辆超限超载、非法改装、铜陵大桥冲卡逃费等专项行动相继展开,治超工作形成雷霆之势。共享单车正式进入铜陵市场。

2018年5月

市公交总公司职工张海波荣获201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此次我市唯一个人获奖者,当年11月又获得2016至2017年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

2018年6月

公交车、出租车“爱心送考”活动温暖启动。

2018年7月

《铜陵市巡游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暂行)》正式出台。

201年8月

我市作为安徽省普通公路项目唯一代表,接受交通运输部首次对普通公路项目开展的建设市场督查。

2018年9月

我市所有公交线路开通支付宝扫码支付乘车,全省首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进入加速阶段;我市G347普济圩至枞阳段一级公路建设工程成功发行地方政府收费公路专项债券7.8亿元。

2018年10月

“最美连心路”G347普济圩至枞阳段试通车,社会各界广泛赞誉。《铜陵市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方案》印发实施。

2018年11月

S221横港至大通段旅游公路主体完工;G236(临湖路至高速下口段)路基贯通;枞阳县人民政府与省交运集团安庆汽运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公交PPP合同,成为我省第一个入选公交项目库工程。

2018年12月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景观亮化工程完工,华灯绽放迎接新年。《铜陵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7-2030)》通过市规委会审查。

物流发展逆势上扬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物流业为原材料、产成品等的流通搭建通道,具有显著的发展乘数效应,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市交通运输局大力推动物流通道建设,大力发展智慧物流,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全心全力招大引强,推动我市物流业蓬勃发展,实现了物流业主要指标稳步向好、物流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持续壮大。

2018年,我市物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达到6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物流企业预计达到16家,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大背景下,我市物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达到18.5%。尤为可喜的是,通过政策扶持引导,我市物流业市场主体不断壮大,集中度显著提高,目前规上物流企业已达98家,较2015年底的66家(含枞阳县),增加32家,获得国家A级物流企业称号13家(4A级企业5家,3A级企业8家),较2015年底的8家(含枞阳县),增加5家。

本版稿件均由本报记者刘洋采写,

照片由本报记者过仕宁摄

2019-01-08

00:00:00:0刘洋铜都新时代

交通焕新颜10109760300—市交通运输局以高质量发展书写奋进之笔/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