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奋力谱写交通强国建设铜陵新篇章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铜陵日报
□沈永平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近期,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对我市加快建设交通强市作出专门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智造新铜都、生态幸福城”城市定位,聚力市“十四五”发展“四创两高”思路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新阶段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当好“先行官”。

一、聚焦目标,增强加快建设交通强市的责任感紧迫感

今年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按下“加速键”。我们要找准坐标,抓实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一是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交通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支撑。在市委、市政府交通先导发展战略引领下,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全面融入全国快捷交通网,交通优势提升了铜陵区位优势。与此同时,我市与长三角先进地市交通在等高对接、全面融入上尚存在短板,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交通系统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深入推进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搭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快车。

二是服务实现“四创两高”的客观需要。我市“十四五”发展提出了“四创两高”思路目标,构建铜陵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深度融合,这些都亟须交通运输发挥“先行官”作用,畅通现代流通体系,努力使交通运输成为现代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的坚实支撑、内外经济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纽带。

三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据预测,未来旅客出行需求稳步增长,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增强;货物运输需求稳中有升,高价值、小批量、时效强的需求快速攀升。这都要求交通运输供给必须加快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

二、聚集资源,统筹加快建设交通强市的前瞻性协同性

加快建设交通强市是一项涉及观念行为、体制机制变革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充分用好各方面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

(一)坚持服务发展、当好先行。当前,我市仍处于筑底强基、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加快建设交通强市,既要交通自身强,更要支撑市强民富。交通发展要在服务铜陵“达省均、争进位”中找准位置和切入点,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更好满足铜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适度超前规划建设,持续增加有效投资,发挥好交通运输在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先行引领和支撑保障作用。

(二)坚持远谋近虑、实干为先。加快建设交通强市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既要着眼长远、久久为功,又要立足当前、干在当下。“十四五”时期,全市交通系统将全面落实《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聚焦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在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等方面持续攻坚发力,落实好《铜陵市“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确保交通强市建设行稳致远。

(三)坚持系统思维、守正创新。改革创新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必须贯穿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全过程。深化改革开放,坚持试点先行,加快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成果,以点带面、纵深推进。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推进理念、技术、制度、政策等创新,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坚持全国视野、铜陵优势。交通发展要立足市情、放眼全省乃至全国,坚持从全省看铜陵、从长三角看铜陵,走开放发展、互利共赢之路。充分发挥高等级公路路网密度全省前列优势,走铜陵特色交通强市之路。把对标沪苏浙作为常态化任务和重要工作方法,在对标中学习先进理念,提升工作标准,不断提高我市交通运输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聚力发展,攻坚加快建设交通强市的着力点兴奋点

交通联系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我们将对标“十四五”规划任务,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推动交通发展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推进交通强市建设开新局、上台阶。

第一,抓试点,推进重点工作示范化。今年,我市交通行业有4项工作入列部省试点,分别是智慧交通入列全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长江公路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入列交通运输部试点、绿色出行城市创建和治超非现场执法分别入列省试点。我们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部内运行机制,统筹谋划,紧抓重要节点、紧扣重要时间点压茬推进,确保取得实效,让群众认同、社会认可,加快试点经验复制推广。

第二,重项目,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树牢“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鲜明导向,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全面落实铜陵市交通强市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加快推进重点交通建设项目24个、重点前期谋划项目8个。推进德上高速枞阳段、北沿江高速铜陵段、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建设,构建“三纵三横”综合交通结构。推进G237、G330、G347二期和S232等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实现各县区一级公路联通、一级公路通达周边市县。加快干线航运网和现代化港口建设,充分发挥港口优势。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积极谋划明年交通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做好年内和明年专项债券项目前期工作,增强项目投资可持续能力。

第三,优服务,推进市民出行便捷化。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布局,创建省绿色出行城市。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主动融入长三角地区智慧交通网络体系,持续扩大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与便捷应用,推进实现“刷脸”进站乘车。拓展多样化客运服务,鼓励和规范定制客运、网约车等新模式发展,努力实现出行即服务。着力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开展ETC服务专项提升行动。推动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第四,提质效,推进物流运输便利化。以提质、降本、增效为导向,促进交通网络融合发展,加快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持续优化运输结构,推动多式联运发展。积极参与长三角港口联盟建设,发展江海联运、铁水联运。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加速推进“一带二横三纵”综合物流大通道建设,构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服务站”的三级物流空间布局体系。发展物流服务新模式,推进无人配送、分时配送、共同配送等先进物流组织方式,推动冷链物流发展。强化枢纽对产业园区的服务支撑,推动运输链与供应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增强铜陵作为长三角和皖江重要节点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

第五,强队伍,推进交通运输治理现代化。教育引导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实干争先、攻坚进位,锻造一支能打大仗、善打硬仗的交通铁军。坚持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合作,打造协同高效、良法善治、共同参与的交通运输治理新格局。坚持法治引领,推进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积极探索推行“说理+”等执法新模式,常态化开展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改,形成铜陵特色和亮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作者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2021-09-18

00:00:00:010607090300奋力谱写交通强国建设铜陵新篇章/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