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潋滟山色空蒙
天井湖公园是铜陵的魅力名片,不管是铜陵本地人,还是外地来旅行的人,都会来天井湖逛逛,在天井湖中的通天阁内凭栏天井,尝一口甘洌的天井水,听一段浪漫的五松山故事。
清晨,我们走进天井湖公园,处处鸟语花香,湖面碧波荡漾,观湖的栈桥,通幽的曲径,散步的路人,下棋的老人,恬静而又美好。
天井湖公园自1972年开放以来,先后建成儿童乐园、赏园、天井岛通天阁、溢沁园、爱乐轩、湖山纵览等30多处游憩场所和风景。加上夜间亮化灯饰工程和观湖、临湖两广场的装扮,可谓名山与胜水竞秀,新景与古迹争辉。
天井湖公园有五松胜游、荷风小径、湖山纵览、九曲印月、赏园揽胜、山谷碑林、天井奇观、三千画卷、木鱼红鳞、孔桥夕照十大景观。五松胜游景观植被丰富,自公园大门绵延至九曲桥,山上除了大面积覆盖雪松、柳杉、黄檀、楂木之外,种有金桂、银桂、丹桂、刺桂、四季桂等。风吹飘香,沁人肺腑,游人多散步于林间,欣赏野趣花木,与山下乐园鼎沸形成对比。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唐代诗仙李白曾两次来游五松山,流连忘返,先后写下“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等赞美铜陵的诗篇11首。诗仙首次来游,便在五松山上筑室读书,寓居游憩,是为五松书堂。宋代大诗人苏轼、黄庭坚追随诗仙足迹,游历五松,也在山上建庭游憩酬唱,是为苏黄吟诗亭。名宦李纲、著名诗人王十朋以及元、明、清历代名人墨客,也纷纷慕名而来,拜谒太白祠堂,赋诗抒怀。
荷风小径拜别诗仙李白,继续前行,一座荷花池映入眼帘,盛夏时节,满池荷花千姿百态,“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而荷花池对面,是一座洁白的仙子塑像,从她望向荷花池如烟似水的眼神中不难猜出,这位就是荷花仙子了。荷花仙子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来到天井湖畔,这里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玉肌水灵的仙子。
小桥流水庭院花墙
来到有名的九曲桥,导游告诉我们:“曲折迂回,故名九曲桥,蕴涵着弯曲最多、最富吉祥的意思。”那为什么不是十曲呢?原来“九”是数字中最大的单数,古有“九九归一”和“九五之尊”之说,均是对“九”这个充满吉祥、尊贵的吉数集中的概括。夜晚时分,九曲桥上,凭栏望月,皎洁的月光洒落在平静的湖面上,微风拂过,心旷神怡。
天井湖公园内,有一处大隐隐于公园的赏园,赏园不大,却小巧精致。进入园区,是引入眼帘的双龙戏珠照壁,采用抑景的造园手法,穿过照壁,满园景色,豁然开朗,收进眼底的是淡雅、精致的江南园林风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赏园的建设吸取了中国古典园林苏州园林之精华,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园内置景依四季有节之意,布置春亭、夏榭、秋舫、冬阁,形成四大景观,并由曲廊敞厅,小桥流水,名人碑刻,庭院花墙贯通其中。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使人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在赏园东侧是天井湖风景区独特的文化景点——山谷碑林,长廊蜿蜒曲折、古色古香,极具徽派建筑特色,碑林利用长廊、花墙安放碑刻108块,主要陈设黄氏家谱、存留诗作、名人佳句、黄庭坚手迹等,是一处难得的文学宝地。
漫步赏园,这里还藏有一个千景之石、万树之花的中式盆景园。在园中漫步,或见庭院深深,或又柳暗花明,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赏园内专辟一小园为牡丹园,以弘扬牡丹文化、展示铜都牡丹为特色,培植有轻罗、羽红、粉连、岛锦等多个品种约1000株江南牡丹。每到阳春四月牡丹花期,小园内热闹非凡,人面牡丹相映红。
天井奇观闻名遐迩
天井湖公园内最为著名的便是天井奇观。来到波光粼粼的天井湖面,搭乘游船,泛舟湖上,碧波荡漾、惠风和畅。
乘船途中,导游介绍:天井是坐落于天井湖公园的一大奇观,井深11.5米,因地下涌泉终年高出环绕四周的湖水水面2米左右而称奇。据明嘉靖年间记载:天井湖通引大江河口,大江水涨则盈,落则涸,湖中有井,冬夏不竭,每逢大旱之年,附近村民唯靠天井之水饮用,堪称活命泉。相传很久以前,一位仙界窃贼到铜官山窃镇山之宝,船行至天井湖,被守山老神发现,遂学鸡鸣,一时四野雄鸡纷纷引吭啼叫,贼神情急逃避,一篙撑穿湖底,成为天井。1972年,我市决定筹备开发天井湖为公园,便借冬季长江水退向长江,放水寻找天井,经过二十多天的探寻,找到了天井遗迹,环绕涌泉建造成天井,垒石筑土,建成天井岛。
那为什么天井的井水会比四周湖水高出近两米呢?据有关地质专家勘探研究,天井湖这一带原来是五松山,它属于黄山山脉的余脉,由于地壳运动,板块的挤压,地下水喷涌而出,在这里形成了天井,使得这种奇特的现象产生。
天井旁的通天阁,三只瑞兽口中喷出的正是天井之水,清澈见底。通天阁依井而建,阁顶不加顶盖,取天井“上通天,下通海”之意,此处望井能见天,望天能见井,天井相映别有洞天。登上通天阁,倚栏临风,极目四望,环湖皆山,东可眺大小木鱼山、施家店、望马墩等连绵山体,南可眺铜官山、五松山,西可眺笠帽山,北可眺十里长山,让人领略“七峰环水圣泉出平湖,五松掩波天阁通大江”的美景。
天井岛上,有组橡木木雕是为纪念我市与英国哈尔顿市建立友好关系10周年,该市赠送的礼物,最终落户天井岛。哈尔顿市有位非常著名的作家,叫刘易斯·卡罗尔,这组木雕就取自她的作品《爱丽丝梦游仙境》中著名片段——“发疯的茶会”中的喝茶场景,故事的主人公爱丽丝、疯帽子、白兔先生正在喝茶,这组木雕以粗犷的线条、夸张的造型、奇异的场景为特点,将童话故事展现在我们眼前,给古天井增加了一丝异域风情和魔幻色彩,也见证了我市与哈尔顿市的和谐友谊。
除了这处木雕,公园内还有一处小园,因我市与友好城市德国马尔巴赫市的结缘而建设。铜马游园位于东湖畔,是一处具有欧洲风情的中德友谊花园,花园景观布局由德国设计师完成,俯视园路,以大树枝干为造型,再加上周边绿植花卉的点缀,象征友谊的大树长青不老。园内还立有出生于马尔巴赫市的德国著名作家弗里德里希·席勒的塑像。公园借古开今、融贯中西,集多位伟大作家元素于一身,传承诗词文化,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长堤环绕湖水徘徊
依依作别天井奇观,我们来到素有“三千画卷”之名的长堤,似一条玉带,隔开南北两湖,行人漫步堤坝,可有“十里长廊五里亭,曲曲玉带桃柳送。木鱼要到江中去,须借长堤踱仙程”之感,这里也是观赏江南文化园和公园夜景的最好地点。
长堤上有碧波轩,为亭、阁、敞廊结合建筑,与对面的“湖山纵览”遥相呼应,临水观湖,一览碧波,晨观日出,暮送落霞。梅花亭,形如梅花,植数百棵红梅、绿梅、白梅、腊梅,形成梅园,以示亭意。又有鸳鸯桥,是历代禁建龙眼之桥,桥体弓形,桥面镶36个石柱狮子栏杆,造型考究,为江南园林少见。
夕阳西下时,拱桥在落日的余晖中尽显历史的沧桑。在拱桥不远处,有樱花亭,建长堤西段,此地亦象舟岛,广植樱花、桃柳,春天景色尤佳,是钓鱼纳凉的好地方。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在的天井湖风景区呈现给游客的是便捷通畅的道路、布置合理的景点、优质诚信的服务、安全文明的环境。由于天井湖公园饱含诗情画意,当代著名书法家、安徽省政协原主席张恺帆曾泼墨挥毫:“绕堤杨柳万千株,山外有山湖外湖。到眼风光皆画卷,铜陵未必逊姑苏。”
本版照片由铜陵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2021-10-19
00:00:00:0本报记者
李莉/文10615760300入眼皆画卷
四季景正浓/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