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浅谈党员干部要带头构建良好家风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铜陵日报
□高春英

家风,是指作为伦理亲缘共同体的家庭(家族)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传承中,逐渐形成和沉淀起来的日常生活方式、家庭文化风范和道德伦理品格。家风作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塑造着人们的人格。自古以来,家风建设就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和万事兴,家廉万人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党员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要教育亲属子女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坚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因为家风建设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事关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家风连着党风、政风

老一辈革命家都有着严格的家规,如“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等“十条家规”不仅是周恩来总理高尚人格的写照,也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面镜子。还有陈云、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不搞特权、艰苦朴素、廉洁自律、修身齐家的家风始终激励着后人见贤思齐,律己修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构建党员干部良好家风,既要靠家庭内部力量,也要靠外部力量作用。

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党员干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人生追求,将爱家爱亲人的“小爱”转变为爱国爱民的“大爱”,坚决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坚持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品行带出优良家风。

家风建设不仅仅是党员干部的个人家事,也是提升工作作风的重要保障,更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焦裕禄因儿子看了一场“白戏”,专门召开了家庭会议,起草《干部十不准》,带头反对特权思想;谷文昌“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仍在当地干部群众中传颂……好家风经得起岁月的洗礼,历久弥新,放在今天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应当继承好、发扬好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新时代我们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党员干部的良好家风能够带动社会风气,汇聚清正廉洁的正能量。而不良家风则不仅使自己身败名裂,导致家庭不幸,更会败坏社会风气。所以,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家规,明确家庭成员哪些行为可为,哪些行为不可为,对于家属子女不符合民意、不遵纪守法的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以严正家风约束家人,让家庭成员在家风约束下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其特有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见贤思齐,以良好家风涵养风清气正。

二、家风影响着民风

“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好的家风能够凝聚人心,促成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党员干部作为群众的带头人,要坚持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寓于家风之中,让家庭成员在良好家风的约束和潜移默化下,将良好的言行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其高尚品德影响他人,引领广大群众见贤思齐,让良好家风在整个社会蔚然成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因此,党员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慎权、慎言、慎行,从自身做起,营造健康的家庭小环境,以家风促党风正民风,让新风正气不断传递。

如何在全社会弘扬好家风?一要注重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古贤圣人和先辈先烈的家风家训作为重要内容,通过系列活动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家风家训建设活动,让家风建设学有标杆、行有示范,进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同传好家训、共育好家风的新风尚。二要通过评选“廉洁家庭”“文明家庭”“贤内助”等活动,持续增强文明家庭的幸福感、荣誉感,倡导大家向榜样学习、向标杆看齐,激发人们对于家庭美德的追求,营造人人崇尚好家风的良好社会风气。三要紧跟时代步伐,凝聚起全社会的向上、向善力量,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文明建设,激励广大家庭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每个家庭成员牢固树立家国情怀,让好家风涵养社会文明好风气。

三、好家风孕育着好作风

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做官先做人”。党员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手中握着人民群众赋予的公权力。这就需要党员干部一定要廉洁自律,将谨慎用权放在首位,树正家风,从严约束家属及身边人,站在为党尽忠,为民尽责的高度,切实对家人严要求,不仅要保证自己能公正用权,也要筑牢家人公与私的“防火墙”,不占公家便宜。如革命家陈云就给家人定下了“三不准”:不准家人搭乘他的车,不准家人接触他看的文件,不准家人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陈云同志不搞特殊化,以普通的劳动者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家风,给他的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让他们受益终身。

好的家风一定涵养着好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2018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作出硬性规定,将“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纳入“负面清单”,为党员干部明确划出了一条行为红线。家风好了,家庭必定和睦;家庭生活幸福,心气也就顺了,也必定以昂扬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工作当中,自觉模范遵守法律、法规,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意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家风正则民风纯,家风优则政风清。构建良好家风,既要依靠党员干部素质、廉政意识的提高,也需要具有实际约束力的监管。各级党组织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把家风建设落实到履行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委专职监督责任之中,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正家风、严家教,坚持不懈地把家风建设抓好,以良好的家风带动党风更正、政风更清、作风更好,凝聚起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枞阳县纪委监委)

2021-05-18

00:00:00:010560980300浅谈党员干部要带头构建良好家风/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