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锋
方
元
铜陵是一座以铜立市的资源型工矿城市,曾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特区”,民营经济的发展缺少传统和基因,基础底子不厚。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经济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1、要进一步明晰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用适合新时代的新思路,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把强优势与补短板相结合,以大提高促进大发展,把重点放在提升产业集约化程度、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上来;以大转变实现大提高,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从家族经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从分散小规模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从不规范经营向重质量、重诚信和规范经营转变,全面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
2、要破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合理门槛。坚持“非禁即入、非禁即准”,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理和废止阻碍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各项规定。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应允许民营经济生产经营;凡允许外资经营的,都应向民营经济开放;凡国有和集体退出的,都应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大胆进入。除引导民营资本投入我市极具增长潜力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外,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电信、公交、供水、电力、医疗、教育、体育、卫生、旅游等社会公用事业领域;允许民营企业依据国家金融政策向地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基金投资参股或组建地方商业银行。凡创办各类民营企业,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创办非公司制企业,可由市场监管部门无门槛核发营业执照,并按正规企业实行预备期指导、管理。
3、要积极招引民营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招商。聚焦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其他先进发达地区,以项目为王,争取把更多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引进来。积极帮助来铜投资的民营企业选择项目,招募人才,寻找经营场地,实行全程服务。凡民营企业有效利用外资(市外资金)的,可比照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政策待遇。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种展览会、洽谈会、博览会,并参与出国招商、专题招商、配套招商等招商活动,努力创造吸引外地资本的更多机会。
4、要鼓励科技人才投身民营经济发展。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科技人才创业者群体,引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潮流的也是创业创新的科技人才。鼓励境外高级科技人才和留学归国人员来铜投资或以技术入股形式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并允许技术入股不受限制;鼓励境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各类专家、学者、高级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到民营企业兼职,取得合法收入。
二、大力度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上补短板
1、要解决“融资难”问题。加强银政企合作,落实无抵押贷款政策,探索“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信用担保贷款,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构建覆盖全市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整治银行违规变相提高利率行为,清理规范各类融资“通道业务”,大力发展专营化金融机构,积极组建适合民营企业需要的地方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打造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链。建立民营企业纾困救助基金,充实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增信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建立互助风险金,也可以采取民营企业自愿参加的方式建立民营企业项目贷款担保资金。
2、要解决“用地难”的问题。保证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享受同等用地待遇,尽快解决民营企业用地历史遗留问题,盘活存量资源。各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时,要统筹安排民营经济用地指标。在用地指标均等方面,即使用地指标紧缺,国企、民企建设项目用地也要平等对待,不能厚此薄彼。建议政府新建多个中小企业创业园、孵化器,同时降低入园门槛,提升园区专业化管理水平,加快孵化一批创新企业。
3、要解决“成本高”的问题。按照普惠性、平等化的原则,全面降低民营企业融资、用地、用能、人工、物流等成本。要推进降成本行动,进一步清理、精简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建立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必须收取的费用,一律按下限执行,积极推进涉企行政事业零收费改革。开展专项清欠行动,清理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
4、要解决“用人难”的问题。要树立“像培养党政干部一样培养民营企业家”的观念,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熟练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建议政府每两年开展一次“优秀民营企业家”评比表彰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家由“老四千精神”(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山万水)转化成“新四千精神”(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千思万想、千家万户)。要对标上海、苏州、深圳等地用人留人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优化人才工作、生活环境。建议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铜陵技师学院为平台,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培训、产业合作培训,做到本地企业员工本地院校培养,让企业招工无后顾之忧。
三、进一步在提高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上强优势
1、要在科技创新上下工夫。对企业的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项目,通过扩大计提技术开发费、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给予技改贴息贷款、减免有关费用等扶持,鼓励民营企业上水平上台阶。支持龙头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商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建立完善科企对接、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向民营企业转化。
2、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打造一批行业品牌鲜明、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企业。建议市政府今后每两年根据企业的经营资产、营业收入、利税和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等指标,确定全市十强民营企业,重点加以培育。对于企业有新项目、优质项目的,政府财政资金可以明股实债、战略入股等方式给予支持。建议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等部门经办的扶持资金能精准有效地发放至民营企业,减少企业申报流程,尽量避免企业需要通过中介机构申报才能获得。可学习杭州等地区经验,通过税务、海关等部门数据共享和大数据分析,做到企业无需申报,扶持资金自动划到企业。同时强化对扶持资金的监督管理追责,防止资金乱发滥发,严格要求扶持资金全部用于公司再建设、再创新。建议宣传部门进一步在政府出版物、网站、权威媒体上广泛宣传优秀民营企业,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3、要推动民营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建议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民营企业走集群化发展之路。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从本地资源和产业基础的实际出发,发挥优势,注重特色,提升产业集聚度,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采取投资入股的办法,支持有可能形成我市未来经济增长极的特色民营经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税收、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
4、要推进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建议实施民营企业素质提升工程,加强政策、法律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培训,鼓励公司推进现代治理。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要及时规范登记为私营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和素质条件的民营企业要积极改组为股份公司,其他民营企业要着重改进组织结构,逐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鼓励民营企业建立多元和开放的产权结构,以形成有利于吸引社会资金和容聚高层次人才的制度体系。
四、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优良外部环境
1、要构建党政企沟通长效机制。建立民营企业家参加重要会议制度,构建民营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畅通民营企业家有序参政议政渠道。大力培育和发展商会等社会组织,构建党政企沟通桥梁,开展“四送一服”和民营企业大走访,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打通民营企业发展“最后一公里”。
2、要优化营商环境。建议政府相关职能机构全面对标长三角地区特别是上海、苏州、常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营商环境,从办事效率、办事态度、政策落实、政策讲解等各方面全面对标,积极向这类地区政府机构看齐,甚至超越。纪检监察、组织等相关部门探索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估和问责机制,深入整治“为官不为”、不担当、不作为、敷衍塞责问题。同时要细化容错纠错办法,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主动为服务企业、干事担当的干部提供舞台,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市民营经济促进局、市工商联探索设立市民营企业投诉中心,以严禁对民营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组织民营企业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民主评议,探索建立政府庸政懒政公示机制,对于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部门或公职人员不当行为,定期公示,以便各部门警示学习。进而努力形成促进发展“亲”、落实政策“清”,解决问题“亲”、纪律规矩“清”的亲清政商关系。
(注:沈志刚系铜陵市江苏商会会长、铜陵乐凯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葛锋系江苏大学(铜陵)技术转移中心主任、铜陵市江苏商会顾问、铜陵通港流体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方元系中共铜陵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市社科联副主席)
2021-02-02
00:00:00:010523810300关于加快铜陵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