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七期其他公共服务主题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铜陵日报

本报记者

汪伟

整理

1、水环境生态补偿:推广地表水断面污染赔付和生态补偿工作。2021年,待国家和省一级制定考核标准后,枞阳大闸、顺安河入江口断面和陈家墩断面水环境质量均达到省一级要求的标准。

市生态环境局

2615323

2、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2021年,我市计划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400件,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符合标准。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以下三项条件必须同时符合要求):一是普通情况申请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2倍的公民,或者是特殊人群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特殊人群主要包括:低保户、特困户、困难职工、无固定收入的残疾人和老年人、未成年人、符合有关规定的军人军属;特殊案件主要指符合规定条件的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二是申请的事项必须在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法律援助的范围。三是申请人必须有证明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证据材料。

市司法局

5818107

3、困难残疾人康复:一是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我市享受低保或属于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持有精神类别残疾人证并确诊有服药需求的城乡困难精神残疾人,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补助资金于5月底前一次性打卡发放。二是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对具有我市户籍(或有效居住证),有康复需求和适应指征的0-14周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残疾儿童以及17周岁以内孤独症儿童到定点机构接受每年不少于10个月的康复训练,每人每年救助康复训练费16000元-18000元(其中3000元为家庭补助费,困难家庭增加2000元)。三是对全市0-17周岁有假肢矫形器或者辅助器具适配需求的肢体残疾儿童实施适配补贴。

市残联

2864399

4、安康码应用:在2020年“安康码”应用建设成果基础上,今年在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将进一步拓展丰富安康码功能和应用,推动安康码覆盖医疗教育、政务服务、交通出行、企业服务、公共服务等更多场景,实现“一码通行、一码通办、一码共享、赋码生活”目标,为居民正常生活提供便利,为个人健康管理提供支撑。到2021年底,全市安康码推广应用累计申领人数达到155万,安康码累计亮码达到2576万次、安康码核验累计次数达到3092万次、支持“一码通办”事项累计数量1854个、新增支持“一码就医”医院4家,新增安康码场景应用数量2个、企业码场景应用数量2个。

市数据资源局

5858095

5、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农村低保保障人数不低于22639人。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将农村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健全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城乡低保制度统筹发展。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55%。将特困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延长至18周岁,保障特困供养对象5322人,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城乡人均消费性支出的60%确定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3倍,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不低于基本生活标准的10%。推进签订委托照料协议,落实走访照料责任。通过购买住院护理保险等方式,提升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水平。进一步规范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的运行维护管理,基本清除机构安全隐患,逐步提高供养水平,不断增强特困供养对象获得感、幸福感。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保障422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权益,按照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每月不低于1050元,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1450元的标准,不断提升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实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目标。为生活无着流动人员提供临时食宿、疾病救治、协助返回等救助,对流浪未成年人提供特殊优先保护及教育矫治等专业服务,确保其健康成长,确保流浪未成年人应救尽救。协助受助人员及时返乡,帮助走失人员返回家庭,妥善安置返乡受助人员。为陷入监护困境的未成年人提供社会保护服务,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服务。对符合政策规定的23614名困难残疾人给予生活补贴,其中,一、二级18448名残疾人,三、四级5166名残疾人,补助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年800元、400元。对27974名被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给予护理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60元。实行动态管理,应补尽补。资助困难群众参保全覆盖,稳定实现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脱贫人口(不含稳定脱贫人口)等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覆盖范围。住院救助和门诊救助应救尽救,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权益为目标,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特困人员、低保对象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实现符合困难职工建档标准的困难职工建档和帮扶全覆盖。为困难职工提供生活救助58户,缓解困难职工生活困难;为困难职工子女提供助学救助50人,解决困难职工子女上学困难;为符合条件的患病职工家庭提供医疗救助80户,缓解困难职工就医困难,使困难职工家庭解困脱困,不断增强困难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民政局

2882655

市医保局

2618011

市总工会

2861042

2021-07-10

00:00:00:0汪伟10581620300第七期

其他公共服务主题/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