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道行开阔长路写辉煌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铜陵日报
铜都大道。

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本报记者

过仕宁

旅游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G347。

加强道路维护。

乡村公路美景如画。

建制村通公交。

朱永路满目皆景。

东苑码头。

城市路网日臻完善。

互通立交桥。

滨江大道。

核心提示

交通环境于城市来说,犹如人体之血脉,血脉畅通程度,直接决定着肌体的运行状况。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铜陵交通人用心编织着一张张纵横交错、联通八方的立体交通网,全市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5793公里,便捷高效的路网为全市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刚刚过去的一年,硕果累累的答卷标志着“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切实抓住和用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办成了许多大事、解决了一批难事、处置了不少急事,开创了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蝶变——

大道如虹坦途畅

砥砺耕耘谱华章

过去的一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戮力同心、攻坚克难,统筹推进防疫防汛和交通运输发展,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纲要,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交通面貌有新气象、运输服务有新举措、行业治理有新成效,“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牵好“牛鼻子”

打通发展主动脉

打好重大项目攻坚战。去年全年完成投资近20亿元,德上高速枞阳段、青通河大桥、乌金渡大桥、G237一期加快建设,G330一期、S232会宫至官埠桥段开工。出台《铜陵市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实施方案》等5个方案,740公里“四好农村路”按期完成。北沿江高速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累计投资4亿元的新兴际华码头投入运营,为东部城区大宗货物进出提供便捷通道,江北港区一期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争取政策资金支持。G237、G330和S221胥坝南夹江大桥等项目被列为政府收费公路项目,获批抗疫国债特别资金1亿元,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2亿元。对上争取政策资金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33.8%。

服务“保姆式”

提升民众幸福感

提高道路客运水平。去年全市新开通公交线路55条,主城区新增119辆纯电动公交车,建制村实现通公交,第一条城际公交专线开通,市智能公交系统(二期)建成投用,公交出行分担率达31.6%,乘客满意度达97.5%。网约车、定制客运服务规范发展。

提速货运结构调整。公铁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快建设。全年规模以上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9.4%;物流业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企业新增3家达到106家。新增网络货运企业12家,居全省前列。引进船舶146艘、新增运力63万载重吨。

提升交通扶贫成色。坚持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两通”成效深度拓展,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市交通运输局连续三年获全市脱贫攻坚考核综合评价“好”。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基本全覆盖,助力农村电商发展,有效畅通农村公路毛细血管,打赢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

治理“再升级”

实现跨越式发展

推进法治交通建设。交通综合执法改革完成,实现了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挂牌、领导班子到位、人员划转完成、职责平稳交接,进入实质性运转。

发展绿色智慧交通。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实施码头污染“一企一策”,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反馈问题、城市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码头环境整治问题完成整改销号。建成码头污水收集设施147个、码头除尘设施165台套。259艘100至400总吨内河运输船舶生活污水改造提前完成,普货码头岸电全覆盖,岸电使用平稳增长。

逆行“战疫汛”

凝心聚力保通畅

疫情防控逆行出征。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5000多交通人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筑牢交通防疫圈,推动复工复产,全力保通保运。扎实开展客运站场、运输工具、冷链运输等常态化防控。

复工复产有力有效。开通绿色通道,办理应急物资(人员)、生产生活必需品运输车辆通行证1300余张,有效保障防疫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畅通。发放交通运输服务卡,24小时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服务。开展跨省跨市客运包车服务260多趟次,“点对点”“零伤亡”运送700多人。

防汛救灾保通保运。面对历史罕见汛情,全市交通系统迅速进入实战状态,成立公路、水路、物资保障等6个工作组,组建公路、水路防汛抢通应急队伍,24小时待命、全力战汛,筑牢公路运输保障线,畅通港口水运大通道。及时开展“四启动一建设”工作,做到水退路通、重建跟进,一般灾毁项目全部修复完成。

扬帆——

聚焦高质量发展

开启交通新征程

初心永不改,奋斗无穷期。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新的一年,铜陵交通将积极推进21个重点项目,计划完成投资约23亿元,奋力谱写交通强国建设铜陵篇章,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现代化幸福铜陵当好先行。

重建设——高歌猛进再创佳绩。把“项目为王”的举措落得更实,登高望远、精心谋划,优化交通布局,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以高质量项目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集中精力抓在建。实施重点项目8个,计划完成投资18.2亿元。包括: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G3W德上高速枞阳段、G237一期、S232白湖至会宫段、G330一期等,力争乌金渡大桥竣工通车。

创造条件促开工。实施重点项目8个,计划完成投资4.7亿元。包括:北沿江高速铜陵段、G347无为至普济圩段、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危桥和路面改造工程、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农村公路路面改造工程、江北港区一期工程等。

未雨绸缪推前期。重点项目5个,总投资36.8亿元。包括:G330二期、S228枞阳段、S221兴港码头、金城码头改扩建和绿色出行创建工程等,滚动推动项目建设。

重民生——绿色交通不断延伸。把“服务大局”的理念筑得更牢,坚持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相互平衡,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着力打造一流服务。

优化客运服务供给。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创建绿色出行城市,完善城乡公交网络,新投放清洁能源公交车40台以上。支持发展定制客运,规范巡游出租汽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促进运输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客运出行便捷化、品质化。

促进物流集约高效发展。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加快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发展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网络货运。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货车通行费优惠等政策。落实阶段性降低港口收费标准,规范港口经营和收费行为。

打造“畅安舒美”路域环境。完成G347、S334公路灾毁恢复重建工程,全面加强公路精细化养护,推动日常小修保养市场化,保持国省道优良率超90%。

重治理——激活共治共享新动能。把“现代治理”的路径走得更好,深化交通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推进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着力打造一流管理。

以法治思维抓执法。深推交通综合执法改革,开展综合执法,持续推进“四基四化”建设。巩固超限超载治理成果,突出科技治超,强化路警联合执法,全面推进治超非现场执法全省试点工作。

以超前思维推试点。做实做细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完善智慧交通实施方案,推动智慧交通技术应用,提升交通运输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以系统思维治污染。做好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持续开展“三大一强

”专项攻坚行动,推进长江非法采砂整治,加快建设绿色港口。

以底线思维防风险。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严格落实道路、水路疫情防控措施。

蓝图——

深度融入长三角

奋力当好先行官

勇立潮头敢为先。展望“十四五”,又一段崭新的历程已然开启。

展望下一个五年,铜陵交通将深化交通运输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力打造皖江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城市、长三角地区重要交通节点城市、长江中下游重要港口城市,高质量完成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全面提高交通通达能力和支撑保障水平。

描绘奋斗目标

高速公路南北成网。“十四五”末,我市“两横三纵”高速公路网骨架网络基本形成,对外运输大通道高效联通。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20公里,密度730公里/万平方公里。

干线公路内畅外联。“十四五”末,我市连接周边地市的普通国省干线全部达到一级公路标准。一级公路通车总里程280公里,密度为930公里/万平方公里。

黄金水道全面扩容。围绕黄金水道,做足港口和航运文章。新增港口通过能力1700万吨达到8500万吨,年均港口吞吐量1亿吨以上。管好用好岸线资源,抓好污染防治,提升航道等级。

运输服务提档升级。瞄准长三角,加快交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促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行业互动发展、融合发展。以建设皖中南区域物流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物流节点城市为目标,“十四五”末,物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较2020年增长50%。

实施六大行动

过江通道提速行动。加快过江通道建设,逐步形成涵盖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干线公路、市政道路功能的过江通道体系,引导支撑拥江发展战略实施。

江北路网构建行动。加快构建江北地区“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德上高速枞阳段、北沿江高速铜陵段、G347二期等10条国省干线公路以及“四好农村路”建设。

江南路网完善行动。实现一级路联系周边、高等级路联系园区、致富路通达乡村。改造提升G330铜陵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二期)等6个重点工程。

港航能力提升行动。积极推进5大港区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做优做强港口经济。提高干线航道技术等级和通航能力,争取将芜湖至铜陵段最低维护水深由6米提高到9米。

绿色出行创建行动。积极创建绿色出行城市,构筑微循环公交系统。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落实长三角地区联网售票一网通、交通一卡通,实现交通出行“同城待遇”。

物流运输统筹行动。以电子商务物流、农产品及冷链物流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基础建设,打通物流淤点和堵点。大力实施运输结构调整行动,积极引导公路运输转向铁路、水路,创新运输组织模式,完善运输保障机制。计划完成公路总周转量188亿吨公里、水路货物周转量1750亿吨公里,较“十三五”分别增长10%、30.2%。

推进“13231”工程

“十四五”期间,计划推进建设34个项目,总投资550亿元,计划完成投资370亿元,为“十三五”的2.5倍,其中公路项目23个投资410亿元、水路项目6个投资112亿元、运输物流项目5个投资28亿元。重点实施“13231”工程,即1条过江通道即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3条高速公路即G3W德上高速枞阳段、北沿江高速铜陵段和G50沪渝高速扩容工程;2张干线路网即国省干线江北区域“路网构建”、江南区域“路网提升”工程;3000公里农村公路和打造一条长江铜陵段黄金水道。与此同时,谋划储备14个项目,总投资240亿元。

“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施工图已经绘就,交通运输大发展即将踏上新台阶、迈上新征程。铜陵交通人将以再出发的豪情、奔跑者的姿态、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再绘宏图、再写新篇。

本报稿件均由本报记者陈燕飞采写,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刘敏摄

2021-03-12

00:00:00:0陈燕飞10536630300大道行开阔

长路写辉煌/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