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3月9日刊发《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丁纯在接受专访时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为我们如何开局指明了方向。”他表示,铜陵将致力于深度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推进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市建设和中科院皖江中心新一轮三方共建,加强重点产业和企业技术合作,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丁纯就共抓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问题,先后接受新华网、人民网专访。丁纯在接受专访时指出,守牢长江生态环境的底线,就是守牢铜陵长远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铜陵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改”“治”并重、“退”“转”并进、“破”“立”并举,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双提升。面对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铜陵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提出聚力创新驱动、创业强基、创优提质、创富惠民,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现代化幸福铜陵的“四创两高”思路目标,对标沪苏浙、办好自己事,重点推进理念观念、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营商环境“四个一体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城乡建设、社会治理、人民生活“五个高质量”,切实在规划、产业、营商环境上做到“三个对接融入”。丁纯表示,下一步,铜陵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市长胡启生就推进沿江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先后接受新华网、澎湃新闻专访。胡启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铜陵作为沿江资源型城市,坚持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定修好“干道”、跑好“弯道”、换好“赛道”,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为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区打下了坚实基础。他建议,国家能够支持沿江资源型城市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区,遴选铜陵等基础较好的资源型城市,开展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结合资源型城市转型扶持政策,完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相关政策,加大对沿江资源型城市支持力度,在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安排等方面予以倾斜,引领带动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绿色转型。3月10日,新华社播发新闻通稿《生态承诺中国如何对接》,胡启生在采访中说,“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必须恢复好各类物种种群。”他表示,铜陵强力推进长江“十年禁渔”,为做好渔民上岸安置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都采取了精细化的措施,妥善解决渔民每一人、每一户的居住问题,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安排就业岗位,全力保障退捕渔民转产安置。
我市全国人大代表丁士启关于促进绿色发展方面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丁宏锁关于加大农业品牌化建设的建议也受到媒体广泛关注,新华社、央广网、人民数字、《中国经济导报》等登载了《“民生清单”描绘美好生活新图景》《以农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瞄准绿色发展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等多篇报道。
此外,《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中安在线、《安徽经济报》等省级媒体也纷纷推出相关报道,展示我市全国人大代表风采,反映全国两会精神在铜陵代表和各级干部职工中引发的热烈反响。
2021-03-15
00:00:00:010537330300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聚焦报道全国两会铜陵好声音/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