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忠
文/图
在浙江的南湖,江西的瑞金、于都,在大别山区,在箬岭古道,在延安窑洞,在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都留下了我们户外群朋友的足迹。有意识地走进红色根据地或红色政权诞生地,自觉地去感受红色魅力,接受红色教育,汲取红色基因。
一路走来,发现我党的红色根据地和红色政权大多数都诞生于崇山峻岭或水乡泽国,在今天,这恰恰成为户外运动者向往和追慕的地方。
水露芸涧户外群,近日专门参观了怀玉山的“清贫园”,接受红色教育。我以为这个安排为我们的户外活动增添了新时代的色彩和足音。
在方志敏同志清贫事迹陈列馆,我们逐一了解到方志敏在狱中经受折磨,坚持斗争的事迹。在监狱里,方志敏知道反动派不会让自己活太久,就借着国民党让他写悔过书的机会,撰写了13万字左右的文稿,其中包括《清贫》、《可爱的中国》和《我从事革命斗争略述》等著名遗著。这些遗著对教育后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位网名叫“一笑而过”的驴友告诉我,她在参观过程中反复拷问自己的灵魂。她说,“我不止一次问自己,如果是我,是选择坚守,还是选择退出、选择变节?我知道,选择坚守是需要坚定的信仰和视死如归的勇气作支撑的。在那特定的年代、特定的环境里,选择坚守就等于选择牺牲啊!”还有一位驴友说:我真佩服方志敏那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已经退休的驴友W站在清贫碑前,读着碑文、若有所思: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下放、下岗、失业和再就业,一生颠簸,但是我们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情怀和信念,不断修正自己、适应社会,我们从来没有放弃对信仰和目标的追求。我现在退休了,还坚持在社区参加党组织活动,按时按要求缴纳党费。我一生从来没有想过要过奢侈的生活,我们的户外活动被民间称之为“苦旅”,我们互称“驴友”,表明我们不怕吃苦,艰苦奋斗,从来不沾公家的便宜,不挖集体的“墙角”。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始终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退休了,感恩国家给我一份养老金,我感觉方志敏是我真正的知音。
同行人中,网名叫茗山子的领队,人称“红色后代”,是因为他在户外活动时喜欢穿红色运动服,身上有红色基因。“红色基因”说的是他爷爷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一名新四军战士,他算得上是“红三代”了。有一种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好品质,还有一个原因他说他在户外时特别关注红色教育,每次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时,心里都会腾起一种崇敬感……
怀玉山又称辉山,是1935年方志敏、粟裕率北上抗日先遣队浴血奋战的地方。粟裕突围成功,方志敏不幸被捕。为缅怀方志敏烈士的英雄业绩,地方政府1985年在高竹山建“方志敏烈士纪念亭”,2005年在怀玉山建“清贫碑”及“方志敏清贫事迹陈列馆”,总称清贫园。现在这里已成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方志敏在狱中写的文章《清贫》,镌刻在巨大的清贫碑上。这篇文章曾入选小学六年级课本,文章阐述的是共产党人的本色和共产主义战士的初心。方志敏在文章中说:“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方志敏在文章的结尾处点题:“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是的,读着方志敏的遗著,感觉到他的情怀,就是我们的情怀;他的精神,正是我们需要继承的精神。
红色基因与户外人仿佛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感觉到红色教育对我们就是一种特别贴心的教育。
2019-06-27
00:00:00:010227390300读《可爱的中国》,谒“清贫园”/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