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浅谈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铜陵日报
■韦晓云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中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是看图说话写话向命题作文的过渡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中年级要求“把自己觉得新奇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即抓住重点写具体;要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即尝试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还要求“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即重点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冒号和引号。如何让中年级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接受作文、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在日常习作教学中,我从解决“怎么写”问题入手,将课内阅读、习作教学与课外习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受启发、积基础,从习作中获体会、得成就,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一、课内阅读教学要紧密联系写作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们在理解语言文字的意思、体会语言文字的情感方面下足了功夫,但很少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特色,这就造成了阅读和习作教学脱节的现状。我认为,阅读教学既要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所含着的情意,又要引导学生揣摩、学习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基本方法,即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回到语言文字,带孩子“在文章中走个来回”,这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所以,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时要严格遵循,认真落实。

二、课内习作教学应优化

(一)作前指导

根据写作内容,我在写作前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提出写作要求,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在生活中广泛寻找写作题材,或与家人、朋友、同学先讨论该如何写。解决怎样写的问题,语文教师不能空谈习作要求和方法,可以通过范文引路的方法暗示或者渗透写作要求和方法。

(二)自主习作

自主习作是习作指导课的主体环节,应该给足学生课堂上的时间。老师维持安静的秩序,帮助个别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

(三)优化习作批改

1、教师批改。教师的批改要讲究实效,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批改作文,不是单纯地评判正误和优劣,而是借精当的批改,提供切实有效的批改方法。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系列简明适用的批改术语,并使用一整套令学生心领神会、一目了然的符号。所有这些,都可供学生模仿和借鉴,使他们自我批改或互相批改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自改习作。每次的作文练习,当初稿完成后,我们让学生各自朗读自己的初稿,边读边修改,有些漏字、错别字、笔误及不通的句子,只要学生多读几遍,一般就能发现并纠正过来。教师对学生修改后交上来的作文,通过批语或修改符号,进一步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再改。如此长期坚持,学生自改能力就会愈来愈强。

3、互改互评。组织学生互改互评习作,可以是同桌之间,也可以是好朋友之间;可以是教师指定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的。互相修改作文,可以更好地取长补短,这对被改者有益,对改者也有好处。

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一旦形成,便能在落笔之前勤于思考,成文之后反复推敲,若能持之以恒,其写作水平必将大有提高。

三、课外习作训练要坚持

课外习作训练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养成书面表达生活见闻和感受的习惯。

1、训练内容。可以是结合阅读教学设计的仿写语段的练习,也可以是结合时令、学校或者班级组织的活动等让学生写的日记或者周记。

2、训练要求。次数要适中,每周写1~2次为宜。反馈要合理,可以采用读评的方法反馈。早读课、晨会、阅读课等都可以用来有计划地读评几篇学生的课外习作。

总之,只有根据《新课标》作文教学目标,采用各种策略“齐头并进”,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市实验小学)

2021-04-02

00:00:00:010544890300浅谈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