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俊
长江里的美人鱼——白鱀豚,翩若惊鸿,宛如游龙,从宜昌以下,由西向东,至东海入口,三五成群,嬉戏玩耍。笑舞惊波,气度从容,在苍茫江水之中,如桨的鳍肢乘风破浪,流线的身躯优美高雅。当暴风雨来临之际,她用那细且长的吻,含笑冲破江水的阻隔,吐出生命的气息。青灰色的背鳍,与江水一色,游弋于烟波浩淼的江面,向来往船只预警风雨将至。
从未想过,有一天,白鱀豚会离我们而去。自幼生长在长江边,白鱀豚就是江中的邻居。人在江边走,豚在水中游,游到兴尽处,不时露出水面,向我们点点头,打个招呼。生活的小城,吃的、喝的、用的都喜欢用白鱀豚做商标。白鱀豚啤酒曾在小城风靡一时,大人小孩耳熟能详,尤其是炎炎夏日,家家户户畅饮着一瓶瓶白鱀豚啤酒,好不惬意。白鱀豚麻油也是小城的知名品牌,直到今天,市面上仍在销售白鱀豚麻油。小城也以白鱀豚为骄傲,外出求学时,经常有同学跟着后面满脸羡慕地追问白鱀豚的故事。不知从何时起,白鱀豚啤酒从餐桌上消失了,白鱀豚也留在我们60、70年代人的记忆里。
沿江蜿蜒,一去六七十公里。江水汹涌澎湃,江面氤氲朦胧,江中百舸争流。淡淡的雾缭绕着树和江堤,几只候鸟清脆地啼叫着飞进晨雾中,从树的间隙中看到的江面,就像一幅灵动而有生气的画。我们这一群人,长江豚保护志愿者,奔波在皖江沿线,搜寻着白鱀豚的踪迹。白鱀豚被宣告功能性灭绝,意指在自然状态中丧失了维持繁殖的能力,但是白鱀豚不是彻底灭绝,不排除长江里还有个体存活的白鱀豚。路漫漫,心从未远去。上至江城武汉,下至古都南京,一群群与我们志同道合的志愿者,都在追寻白鱀豚那出水一跃的身影,梦想重现一个美丽的神话。
这是长江边的村落,村道旁散落着几户人家。寂寥的天空中骤然响起的鞭炮声,在迎接着除夕的到来。每年这一天,铜陵长江豚保护协会的志愿者们都会在白鱀豚曾经出现过的地方,开展“我陪女神过大年”活动。从长江二十四矶之首的板子矶,到历史上白鱀豚的栖息地黑沙洲,再到铜陵的江心洲铁铜乡,我们在每一个白鱀豚昔日的家园,用心灵呼唤“长江女神”,用温柔陪伴“长江女神”。在冬日凛冽的风中,江堤上亮起一朵朵五彩的光环,那是大学生志愿者们为“长江女神”燃起的一枝又一枝烟花。江水一波一波涌来,没了往日的喧嚣,但依旧卷起千堆雪。在这阖家欢乐之际,我们希望白鱀豚,能够感应到我们的热情和温暖,不再孤寂。
年复一年,上下求索。乡间小道,两侧虬枝盘旋,旁迤斜出。偶尔一只白鹭展翅飞过车前,翅膀上那一条条精致的皱褶,历历可见,两只细长纤美的双腿,尽显空中的优雅,与江中的豚类遥相呼应。几只戴胜鸟,在江堤上跳跃,头上的那一尾“王冠”增色冬日。车在疾驶中,惊起一群腊嘴,振翅低飞的伶俐,惊艳四座。湖中的苍鹭,在水中悠闲地立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春暖花开之日,这里一定绿草萋萋,花鸟悠悠!也许,我们不能把白鱀豚从她濒临灭绝的漩涡里拉出来,但是在她灭绝前,我们能亲眼目睹一次“长江女神”浮出水面的优雅,领略“长江女神”的风采,那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一江同源,一水同宗。一只只江豚,那微微上扬的嘴角,泛起憨态可掬的笑容,成为一道道“长江的微笑”。江水奔腾,同一条江,横亘平原山川,数百支流,辐射南北大地,“女神”杳无踪迹,不能让长江再失去“微笑”。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十几头江豚在夹江里自由自在的翻滚、跳跃。靠近对岸的地方,水草丛生,一头年幼的江豚在那玩耍,嘴里不断向前喷着水柱,还伴着“呼哧”、“呼哧”声。饲养员开始喂食,江豚慢慢朝着小鱼落水处聚集,灰黑色的脊背不断露出水面。最有趣的是三头很丰硕的江豚围成一个圈,快速地扭转着,突然之间,水面一片银光闪闪,定睛细看,才发现是无数条小鱼在阳光下跳跃。
顺江而下,再逆流而上。我们既寻白鱀豚,也抓拍江豚。许是长江大保护的原因,我们运气很好,在铜陵长江大桥、成德洲头,无为土桥都发现了一群群江豚,每群有五六头,最可爱的是母子豚,母豚用鳍肢托着幼豚在江水中起伏。我们拍到一张江豚入水的照片,在一碧万顷的江面,只一只豚尾,优雅地立于水上,尽展“长江的微笑”的风雅。行至老洲乡太阳岛附近,船的马达声惊起了群群野鸭,矫健的高飞入空中,瞬间三只三只组合飞散,慵懒的贴着江面低低的飞,张开的翅膀迅速扇动。数十只野鸭翩翩起舞,其中有那贴着江面一侧的羽毛是纯白的,与背部黑羽毛形成鲜明对比,在长空中炫丽动人。
一轮夕阳,将余辉尽洒大桥。满天的晚霞,映红了长江缓慢的小拐弯,江岸上古色古香的民宅,别有情调,我的家乡如此多娇!希望,也许就在明天。正如百慕大海燕,17世纪被宣布灭绝,两百多年后,重新出现在百慕大群岛的城堡湾。我们也期盼着一个奇迹,一个梦想——“长江女神”,踏浪归来!
2021-07-15
00:00:00:010583310300守望“长江女神”/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