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家有兰花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铜陵日报
□左

今年春节,前往江南,看望住在山里的耄耋之年的舅父和舅妈。临别前,沉稳的大表姐夫,从自家向阳院子里拔出一棵已长出花苞的兰花让我带上;而小表妹夫硬是开车送来了山里特有的箬竹树和金银花树,也让我带上。被塞进车子后备箱里的还有土鸡蛋、腌萝卜和刚挖的冬笋。

我启动了返程的车子。一家人都紧紧地相送、相随。

颤颤巍巍的舅妈叮嘱道:“兰花喜欢黄土,别忘了回去弄些黄土围着它。”

率性、热情的小表妹夫说:“箬竹容易养,金银花泡水喝清热解毒。”

舅父是五十年代部队转业安置到江南一家矿山上班的。他在当地安家落户了,舅妈就是当地人;他们共同养育了五个儿女。每年清明节,他都要和舅妈率晚辈们来江北老家做清明,祭奠、追思自己的父母和先祖,即便现在已是近九十岁的老人了。

从江南回来,妻子很细心地将那棵兰花一分为二,分栽在两个花盆里;我则将那棵箬竹和金银花送到了小妹家——她家有院子,便于栽种。

其实我家还有两盆兰花。一盆是前年秋天我搬进新房时大弟送的,另一盆是去年腊月回老家祭祖时小弟送的。

我是“花盲”,于花的种植更是白痴;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喜欢家里有花的。按妻子的说法:“家里养点花草,不但温馨,而且充满着朝气和活力。”

我的两个弟弟,算得上是“花痴”和养花行家了。

他们生活在镇上,住房也还算宽裕。他们两家相邻的阳台上、楼顶平台上,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花开不断。

两个弟弟都是个体户,都已成家立业,子女在外或工作或上学。有事时他们忙生意,但闲暇时节,喜欢侍弄些花草。空闲时间里,他们常将树桩制成盆景,放在阳台上,他们家的阳台上摆放了几十盆盆景。

付出也足以让他们欣慰——经过他们的精心侍弄,春天的兰花、杜鹃,夏天的茉莉、紫薇,秋天的桂花、菊花,冬天的茶花、梅花……一年四季,鲜花交替,既芬芳了住所,又悦目了他人。而我,也从中获益多多。

前年搬新居时,大弟将一大盆精心培育的兰花送给了我。新居室,新家具,再加上枝叶纷披、其香馥郁的兰花,真个是“锦上添花”了!

去年清明节回老家,返程时,小弟将一盆造型别致、颜色艳丽的杜鹃细心地捆绑好,平放在我车子的后备箱让带回——我家的客厅整整灿烂、芳香了两个月!

腊月二十四是小年,我与妻子又回老家祭祖、团聚。临返程时,小弟忙又端来一盆正开放着的兰花,让我带回家“过年”。

这盆兰花,栽种在高挑而浑朴的陶盆中,盛开着六朵嫩黄色的花儿,散发着清幽而迷人的香味……春节及现在,又为我的住家增色不少。

小弟说:“你不会侍弄不要紧。花开败了,你将花盆带给我再搬一盆就是了。”

其实,弟弟们非但送花给我,还送花给我远在重庆的儿子。

那年儿子结婚,二弟与我们同行。

二弟说:“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参加侄儿的婚礼,总得带点什么吧?”思来想去,他带上了一盆自己栽种多年的兰花。那瓷盆,白底蓝纹;那兰花,葳蕤绰约。一千二百多公里的路程,那盆兰花就一直伴在他的身旁:或护在脚边,或拎在手上;虽旅途劳顿,却一路飘香。

儿子的婚房,立马也就成了“芝兰之室”。

儿子比我上心,那盆从安徽老家带去的兰花至今葱绿、飘香在他家的阳台上——巴山多佳树,皖兰最有情!

兰花品种繁多,但其外形和本质基本相似——叶,自茎部簇生,多而不乱,仰俯自如,姿态端秀,别具神韵;花,亭亭玉立,质朴娴静,素而不艳,淡而幽远。

我家的这几盆兰花,在妻子的精心侍弄下,都长得有模有样。客厅,书房,乃至卧室,均“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2021-04-01

00:00:00:010544440300家有兰花/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