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孙洁
2011年暑期,儿子参加中招考试,分数还差30多分没能考上老牌省示范高中,全家商量后,综合考虑了生活的方便、关注度的高低,以及他就读的这所新的省示范高中多年来不断增长的本科升学率,决定留在本校就读。
我原本在高二年级有五个班的课,分管领导理解和体谅我,让我下掉了高二两个班课,跨课头在高一当了班主任。于是,无视了“易子而教”的古训,无视了旁人的风言风语,无视了自己的角色混乱,坚决地把儿子放在了自己班,开始了母子同窗的生涯。这样,我和儿子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上自习课,一起回家。呵呵!不是同窗,又是什么呢?
一直以来,父母都抱怨我对儿子关心太少。多年来,我一直沉醉于自己的教学和写作,我是一个有一定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思想的人,也有着依然纯粹的文学梦,我把这两项都视为事业,尽管并没有取得多少成就。我的精力,更多地分给了教学教研,分给了阅读写作。家务和生活,也并没有轻松,尽着最基本的责任,对于儿子的学习、成绩、心理成长,我总以为没有太大问题。可是,儿子小学提前了一年入学,与同龄人相比,心理颇为稚嫩,在学习中一直处于弱势状态,特别是2010年的初二下学期,因我们夫妇俩都带高三,班级多课时多工作忙而关注他较少,在学生取得高考成功的同时,儿子学习成绩却欠佳,让我内心歉疚,痛苦不已,如今,终于有补偿的机会了!
开学伊始,我如常地在班级进行学前指导、讲述军训目的、授课、答疑;强调着好的学品和习惯,强调着三年磨一剑的坚韧,强调着跑道人生、贵在坚持……过了好些天,全班同学才明白,哇,班主任是老妈?我们和班主任的儿子同班?那她一定会尽力带好这个班哦!这种论调遭到了一个往届学长的抨击:我们孙老师,什么时候没有尽力?
与儿子同窗,每天6点20分起床,每晚10点30分下课后回家,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进行,我切实感受着他的辛苦。十年寒窗,是为了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苦和累,不算什么。只是,我一再提醒儿子,也提醒着班级的67个孩子,别机械被动地完成老师的硬性任务,高中生涯,需要理性安排,需要在规划与反思中度过。
与儿子同窗,我才开始真正地了解儿子,他爱学习、爱劳动,集体意识和服务他人意识强,但他又很特立独行,因为年龄小,在班上属于稚嫩一族,很多时候表现得贪玩而任性,尤其周末,不盯着他,那就电脑玩得欢,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没事偷偷写历史札记和魔幻小说,有空还画些自成风格的小漫画,甚至喜欢自己偷偷弄些小制作……这些好奇心与探究的欲望,是人之天性,是科学精神,可是在中国教育体制下是非主流,常常在大人们的沉默或呵斥下中断。
与儿子同窗,免不了有一些说教和谈话的细节,做为母亲,一个身为中学历史教师的母亲,我总是思考影响他的最好方式是什么?是严格要求和不断责骂?是耐心和细致?或者,是需要更多地彰显自己的示范性:比如我自己认真备课教课带班,不间断地阅读,不间断地写作,甚至想到去报考在职硕士来激励儿子和学生,和他们一起努力,一起成长……如果可以用自己的多元角度、史学精神为他树立一个学习的标杆和榜样,并做好成长记录,在他成长的重要关节点上予以适时和必要的点拨,该是一个多么积极有为和幸福美好的过程!
与儿子同窗,我会注意在每天的中午和夜晚,给他一小段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看看新闻、读读杂书,获得自己思考的空间,防止被动和疲于应付课业。闲暇假日,我和丈夫会陪儿子一起远足,一起逛书店,一起买书,一起闲谈,有时会就某个问题发生激烈的交锋,各抒己见,言辞犀利,不留情面;有时带他去看望外公外婆,教会他关心老人,和长辈亲切交流;我也多次引用同事红波的话来教育孩子:将来大学不缺少学习优异的学子,而是缺少品德高尚的精英。一个人,成绩再优异,没有奉献他人的高尚品格,也只是个庸才,也难辉煌一生。
有时我会想,古人之所以倡导“易子而教”,其实质是防止亲情溺爱下的教育不成功!而对于我,不存在溺爱,只是需要更多的耐心。
同窗两年,在我这个教师母亲的教导下,儿子没有如某些人预料的产生叛逆,而是很开朗、很阳光、很执着。某次大学同学全家来访,问及儿子在老妈的班级别扭不?他冲我一咧嘴,爽朗地笑答:我和孙洁是哥们!又拍拍他老爸的肩膀,叹一句:男人不怕受伤害!哈哈,大伙笑翻!
同窗两年,儿子没有担任班干部,没有在班级中享有什么特权,他拥有的是一个民主氛围的班集体;因为英语成绩比较落后,成为典型的“英语糟糕三剑客”之一;因为数学成绩比较突出,担任了数学课代表;在打扫卫生、日常搬水、郊游活动、运动会宣传、辩论赛资料搜集、校艺术节展演等各项班级活动中,表现得积极和无私;也交了几个好朋友,有时一起讨论时事,意气风发,激浊扬清;特别是在一些报刊上发表的历史散文,体现了他对历史、文化和现实的思考;在学校组织的历史课外知识竞赛中,他也力挫群雄,一举夺魁……
步入高三,儿子会经历更多的辛苦,日程虽然紧迫,可是我希望他能够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张弛有度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亲爱的儿子,老妈并不强求你考上什么样的名牌大学,只是希望你能快乐地度过高中三年;作为你的同窗,老妈愿意用执着的科学精神,普世的人文情怀,温润的理性主义来铸就你的素养,锲而不舍,孜孜探索,做一个真诚、达观的人,永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著,在有限的时空里,给予生命最为尽情的绽放。
母子同窗,在许多人看来,可能是件毫无意义的寻常事,而对于我,如斯美好。职为师者,在践行自己教育理念的同时,还能阐释浓厚的亲情,更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儿子:有一种人,自信、坚强,过得充实,就算被世界所忽略,也要努力地存在,将每一天过得快乐而精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