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吴寿宜
去年初上,我从菜市场买来一只仔公鸡,欲给读小学三年级的小女滋补一下身体。没料想到,小女对刚买回家的仔公鸡十分喜爱,非但不让我杀鸡吃肉,还说要养成为大公鸡,啼鸣报时。
现在的家庭里,往往是人小地位高。小女已经初长成,父母当然也就拗不过她。好在我们的家居前有上百平米的院落,原本就辟有鸡圈,一直养有三五只能下蛋的老母鸡。于是,我便将仔公鸡送进了鸡圈。这只仔公鸡颇有灵性,很快就与鸡圈里的老母鸡和谐相处了。
时光在不经意间快速流逝,仔公鸡也很快地成长壮大起来,大红的鸡冠,弯翘的尾巴,一身光彩鲜艳的羽毛,长得非常高大美丽。
一天凌晨,“喔、喔、喔”的啼鸣声突然响起,虽然如歌唱家般的嗓音还显稚嫩,但仔公鸡成为大公鸡的华丽转身业已完成。小女那高兴劲别提有多欢快啦!只要小女高兴,父母哪有不愉快之理。
大公鸡还像呵护小鸡的老母鸡那样对待母鸡。除了黎明报时啼鸣外,每当我们给鸡喂食时,大公鸡也总要“咯、咯、咯”地啼叫着,并欢快地趵着双足,也许是召唤母鸡们赶快用餐,或许是示意对主人喂食的感恩吧。而且,大公鸡往往要等母鸡们吃饱喝足剩下了,这才开始自己啄食。
自从第一次啼鸣成功后,这大公鸡报晓的嘹亮歌声,不仅越来越达到专业水准,而且每天清早四点左右就开始啼鸣,每隔一刻半时就又叫唤一次,直到大天亮才告歇。大公鸡如此敬业,最受不了的是喜欢睡懒觉的我。
每天早晨大公鸡第一次鸣叫,我就被吵醒而睡不着了,既是在等待公鸡下一次的啼叫,更怕影响近邻们休息。这时,隔壁邻居哪怕是一个大声的梦呓,间或是一阵咳嗽,总要令我担心是否是对大公鸡鸣叫的漫骂,还是对公鸡主人的埋怨。只因我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对世事都心存敬畏。
今年3月,媒体关于新型H7N9禽流感的报道,更让我寝食难安。在那些“闻鸡色变”的时日里,诺大的县城,大公鸡的啼叫已很少有城中村农家公鸡的呼应,报晓之声几近成为绝唱,似乎更加洪亮,甚至都觉得有点悲壮了。
养了近一年的大公鸡,既不下蛋,吃得还多,这叫浪费粮食。更可恶的是每天黎明啼叫得让人睡不好觉,你说该杀不该杀?现禽流感来了,再不杀鸡,更待何时。
正在悦读伍美珍名著《鸡飞狗跳的生活》的小女,听我说要宰杀大公鸡,还是不同意。她说的理由多得是:有大公鸡报晓,上学不曾迟到过;有大公鸡的护卫,黄鼠狼不敢来给鸡拜年了……
在小女的心目中,养了大公鸡有益无害,至少是利大于弊。而在我的脑海里,如此多的顾虑重重,是否世俗气太甚了点呢?
是呀,联想到东晋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至今流传,陶渊明笔下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曾经是千余年来为世人崇尚的世外桃源般美妙意境,还有毛泽东的“一唱雄鸡天下白”,都是正面宣传大公鸡的。看来大公鸡响亮的鸣啼,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天籁一般,闻之应当是一种耳福的消受。
特别是今年春夏之交,家里的一只老母鸡竟意外地孵出了一窝6只可爱的小鸡,小女更是高兴地欢蹦乱跳。先前描写大公鸡的作文,曾被老师好评过;现在又开始仔细观察小鸡的成长历程了。大公鸡的叫声也更加婉转气魄,更显得爱憎分明,有不可侵犯之势。
渐渐地,我也越来越不嫌弃大公鸡了。大公鸡改变了我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规律,我不再喜欢熬夜看书或上网,而是早睡早起,闻鸡起床了。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起照样可以读书学习,上网的网速更快,还可以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但我内心仍想说的是:
大公鸡,请轻一点叫,好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