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张参加“黄山市国庆50周年升旗仪式”的工作证

2022年02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黄山日报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鲍飞立 文/图

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前半生不知参加了多少次大型节庆活动和重要会议,收藏了多少“入场券”、“出席证”和“工作证”。前不久,我特地翻出了一张已珍藏十三年的“工作证”——“黄山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升旗仪式工作证”。此证为平面硬纸质,外套塑封,长方形(长9厘米,宽5.5厘米),红底黑字。左上方印有象征建国50周年的标志图案,右下方印着“1999.10.1,黄山市”。整个工作证显得庄重、简约而又小巧,便于保存。

一看到这张工作证,我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1999年国庆节那天的一幕幕难忘的场景:为热烈庆祝建国50周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黄山市委、市政府决定于1999年10月1日上午在中心城区屯溪江心洲广场隆重举行国庆升旗仪式。当日晨雾转多云,空气清新,不冷不热。我们屯溪二中全体师生统一着装,精神抖擞,早在清晨6时整就在学校操场上集中举行了庄严的国庆升国旗仪式,江尤生校长作了动员讲话,然后率队提前到达江心洲会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黄山军分区领导、市级老干部、市直及屯溪区各单位干部职工、其他中小学校师生、驻军部队官兵代表也都集体列队,服装整齐地陆续准时进入各个方阵的指定位置,共有一万余人,整个会场气氛庄严、热烈、喜庆。上午7时30分,黄山市国庆50周年升旗仪式正式开始。时任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方成主持,时任市委书记兼市长臧世凯讲话。接着,鸣放礼炮50响,鼓乐齐鸣,鸽子飞翔,气球升空,全场一片欢腾,沉浸在欢乐喜庆之中。随后,最庄严、隆重的时刻到来了:升国旗,奏国歌。在场的人都满怀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崇敬之情,一齐眼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升上旗杆,迎风飘扬;耳听着雄壮的国歌旋律响彻云霄,余音绕梁。大家激动不已,心潮澎湃。最后,在市群艺馆作曲家张斗武的有力指挥下,全场人员齐唱《歌唱祖国》,嘹亮的歌声把国庆节的气氛推向高潮。整个国庆升旗仪式历时半小时,组织严密,安排周到,秩序井然,圆满成功,受到了广大干群的一致好评,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作为此次仪式的工作人员和屯溪二中队伍的领队之一,也发到了一张“工作证”,保存至今,颇有意义。

黄山市庆祝建国50周年升旗仪式还创下了我市(含建市之前的徽州地区)国庆节庆活动和大型重要公众集会历史上的五个第一:第一次有万人以上人数参与;第一次有武警持枪仪仗队护旗、升旗,设有正式升旗台,升旗程序,动作规范、漂亮;第一次有武警仪仗队的礼炮兵用新型礼炮装备进行礼炮鸣放,程序、操作规范、安全;第一次有人统一指挥全场人员齐唱《歌唱祖国》这首新中国久唱不衰的经典歌曲;第一次有《黄山日报》学生小记者被允许进行现场采访活动(他们非常活跃,还大胆地集体上前采访了市委领导臧世凯,臧世凯也很热情大方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使他们圆满完成任务),为升旗仪式增加了亮点。这是一次非常有历史纪念意义并且也被公认为是我市历年来国庆大型活动中组织水平和效果最佳的节庆公众集会。我当年有幸参加了这次国庆50周年升旗仪式,倍感荣耀和自豪,终生不忘,谨写此文记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