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风雅之高度

2022年02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黄山日报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林丽萍

读童地轴的散文和诗歌,像阳光穿过尘埃,静静地沉浸在人的生命里。依稀记得他的几本书的封面分别有一口亦虚亦实的时钟,卷起时光穿梭的旋涡,提示着时间滴滴答答的流逝;一把壶两盏杯一台砚一支笔,安静的很。我仿佛看见他执着的身影和搁笔一瞬间的醉意,那么此时呢,他是不是正躺在长椅上,晒着太阳,微闭双眼享受他美好的午后时光?笔尖上还缠绕着浓浓的墨香!

无疑,这种蕴含深厚的封面是极符合我对童地轴的想像的,他的浪漫他的博学他的情怀和他对于文字深入骨髓的钟爱。翻开封面的夹页,先生的照片赫然就在眼前。春天,大片盛开的油菜花,黄花深处几株绿树一座小屋,先生在近处垂手而立,笑意嫣然。我立刻就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耳边仿佛吹来徐徐的风,那一种春的熏醉在微微荡漾,难道先生身后的油菜花就是诗里的这一野?我久久地想像每年必约的油菜花。

地轴先生大我十多岁,在多家报纸和杂志发表四百余万字的作品,迄今已出版十多部著作。而我只不过是在文学殿堂门外徘徊和张望的孩子。先生却记得我的文章并给我很多的夸奖和鼓励,更重要的是我却没大没小,有时会和他开玩笑,称兄道妹,真是有失尊重。而先生的谦虚和周全更让我无言以对。文学终究是洁净的,它让彼此天涯的人成为挚友甚至是亲人,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朋友,也不是每一个人可以无视的走过,当我们拥有了别人所不能拥有的感动,是否我们能从心底里由衷地感激生命。

读到童地轴写童年的文字,质朴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故事,仿佛跟随先生行走在他的童年里,你依稀可以看见他的优秀,懂事,快乐和多情。中秋夜的火把,露天电影,童年的雨具,故乡的柿子树,又掀起我们对童年些许美好的回忆。童年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是长青的,茂密的。先生对其工作过的地方和行走大江南北都有虔诚的记录。走走写写,写写走走,似乎那文字的脚比人还要快。每一篇都饱含深情,流光溢彩。本来嘛,旅游不单靠的是一双脚,更不是一味的拍照留影,需要善于欣赏的眼睛和善于感知的心灵,在这个旅游“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时代,先生的每一篇散文都像是一个景点的名片,饱蘸文化的深情,是诗,是歌,像是写给大自然朴实无华的情书。

真正写字的人该是生活的智者,童地轴的早期散文为我们展示着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是一种超脱于纷扰的清静和淡定,一盏茶,一壶酒,一轮皓月,一场飘雪,无不点缀着先生高雅的情趣和无处不在的浪漫情调。《何须透白》不甘为权势而折腰,《家有男儿初长成》记录着儿子成长的快乐和为父的细心与厚爱,《夏日里的玫瑰》则是先生文字里少有的忧伤,那是一束早逝的玫瑰,一份难舍的情怀。《还有精神,还有禅意》里,先生字字珠玑,如此表白“禅理的深处则是希望人们有那种看透世俗,豁达之胸,宽广之心,在这种心胸下世间的一切是非恩怨便幻成烟云,根本不值一提,于是又怎会让心灵与灵魂因世俗而随波逐流?被世俗所污染?”

童地轴笔下的黄山奇雄峻峭而又风姿无限,先生眼中的徽州悠远神秘,风流而又羞涩。若有若无的丝线把我牵引到那片遥远的土地,于是思绪也跟着先生一起飘渺一起沉着。徽州是一幅淡雅的水墨丹青,你就是那画上先生点下的一点红,但红不能太红,太红了过于妖艳,这幅画应该是优雅而从容的,你只需浅浅地明亮于目光的一角。

所以,追随先生的步履,去寻访一段历史,去拜谒那些深藏于历史与文化深处的古迹,去和名人交流,可以明心智清心路,坦坦荡荡中收获一份遥远的鼓舞和感动。去享受西湖飘落的大雨,去巍巍太行,去周庄阅水,去泰山追梦,去雪域高原聆听诵经声,去长沙的岳麓书院撷一缕智慧的光芒,去不列颠领略苏格兰情调……你可以行囊空空,只需带上先生的激情与浪漫,有心的地方即风景。

读了很多的书,行了很多的路,看了很多的景,童地轴的豪情与浪漫都随着时光的堆积氤氲荡漾,由于阅历和阅读的增加,先生现在的随笔散文,更增添了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蕴。每一次起步都是一次深情的放歌,每一次落笔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他的随笔散文和游记通过对山和水以及历史文化烟云的赞美和感叹,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传达一种天人合一、和谐美好的情愫,这应该是每一个写作者的责任,更是如我般初学者应该追寻的精神。

童地轴先生经常劝导我要多读书,读好书。先生也曾是教师,我们之间多了一层沟通的渠道。童先生说,作为教师,不读书,就失去了文化的内涵,充其量只能是个教书匠,我如醍醐灌顶,深深地刺痛了伤处。这么多年不是匠又是什么呢,大脑空洞无物,生活琐碎而紧凑,那些曾经的誓言曾经的理想都在茫然的寻觅中消磨殆尽。唯有无休止的感叹,抱怨和虚无的荒废,一颗鲜活的心时常会染上暮日的颓废。于是我把先生推荐的书一一阅读,“孜孜以求”受益匪浅。

参悟,是童地轴的风雅之高度。其文字和人格魅力给我日益泛白的日子聊以增色。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