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谢汉斌
黄山是典型的山岳型旅游风景区,道路狭窄、山势纵横交错,起伏重叠,相对高差大,高峰期大客流旅游秩序管理压力较大。多年来,黄山风景区公安局认真总结高峰期旅游治安管理经验教训,采取有力措施应对高峰期大客流秩序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中秋、“十·一”黄金周期间,景区迎来超大客流,共接待游客26.13万人,进出景区车辆12.35万台次。黄山风景区公安局细化措施、科学部署、全力以赴,确保了良好的旅游秩序。
以“四个抓手”积极备战大客流高峰。黄金周期间,认真抓好前期各项安全保卫工作的准备。以专题调研为抓手分析研判新形势、新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重点关注中秋、“十一”“双节叠加”和“小客车免费”政策、分析距黄山风景区500公里、800公里区域可能来景区旅游自驾车数量给交通秩序、停车管理、游道管理带来的影响,积极谋划应急处置措施;以安全大检查为抓手净化治安环境。开展了场所安全大检查,从严查处机动车追拉客行为,净化了景区周边治安环境;以应急演练为抓手提升队伍处置突发情况能力。开展了三次模拟突发事件、紧急救援的演练,提升各警种协调配合、联勤联动、快速反应能力;以整改隐患为抓手消除安全漏洞。对部分道路交通事故易发和危险路段增设交通标识和警示曝闪灯。修复了水毁游道和塌方公路,重要节点增设了标识、标牌和安全护栏,更新了旅游公路标线。对全山视频监控进行全面检修。整改游道安全隐患39处,确保了游览安全。
以“五个重点”细化工作措施和应急预案。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制订黄金周安保工作总体方案,突出游道秩序维护、索道和换乘点秩序维护、交通管理、停车管理等五个重点,细化了方案和应急预案,分析了种种不利因素、认真制订了多种应对措施。为保证游道秩序良好,以定点执勤和24小时巡查两种方式加强景点和路段的秩序维护。为保证换乘点和索道秩序,要求各执勤岗位执勤到每天最后一名游客离开。为避免与游客争道,要求景区物资配送部门错开时间运送物资。为保障自驾车管理有序。制作了温馨提示卡向自驾车游客发放,标明各停车场停车泊位和周围行车路线。在公路沿线设置了应急停车带,基本满足了停车需求。
以“四个手段”及时开展预测预警。认真做好数据分析、每日例会、视频监控、信息发布工作。每天晚上8时召开分析会对次日进山车辆和客流情况进行预测和预警,提示各执勤点合理调整警力。各执勤点坚持每晚例会,总结当日工作,分析存在问题,改进次日工作措施。通过视频系统实时监控景区各片、各节点情况,对任务重、压力大的路段及时增派警力,适时调度。提醒游客及时调整进山线路,尽最大努力避免在游道上瞬间形成高峰堵点。
以“五定”和“网格化”管理实现景区安保全覆盖。在重要节点实行“五定”管理(定目标、定岗位、定职责、定人员、定时间)。采取了“网格化”的管理方式,全山57个执勤点156名执勤力量覆盖所有景点和游道。各警种联动快速反应,第一时间现场帮助解决游客的“细小事”、“繁琐事”。组织志愿者在全山执勤点开展志愿服务,积极协助执勤民警在景区各个节点、旅游集散地、重要路口等地开展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各项工作。
以“四项措施”迅速有效确保高峰日超大客流安全有序。在旅游接待即将饱和的重要时段,果断采取措施:一是通过全省交通广播电台发布实时路况信息提醒,协调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周边进入黄山风景区的高速公路信息屏上发布实时路况信息,提醒到景区游览的自驾车避开高峰期到景区;二是开放所有单位的内部停车场,把道路和安全让给游客;三是增派警力到高峰点参与执勤,增援自驾车引导志愿者协助交警引导车流,确保停车有序、道路畅通,让游客进得来、出得去、走得畅;四是根据全天候监控景区的客流情况,及时作出科学调度。在登山票房口和下山索道口,劝导体力好的游客步行登山或下山,缓解索道和热点、热线的压力。这些措施使得黄山风景区平稳度过了有史以来的超大客流高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