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永远的新安江

2022年02月10日 10阅读 来源:黄山日报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孙 洁

水村山廓、清澈明朗,既透出骨子里的安静和清丽,也有着一派天成的妩媚和妖娆……那种由江水清洗出来的气质,一如我挚爱的母亲,从来都伴随在我的身边,不远不近,温和轻快地安抚着我的生活,母性、知性、达观。

这,便是我们徽州的新安江,诗意的母亲河。

我其实是一个地道的江北人,骨子里的豪放,使我更多地快意于江水的激烈、壮怀和震撼人心,看重黄河、长江之于我们的图腾意义,所以,笔下,曾经深情地歌咏长江,痴迷意象中茫无边际、萧然而下的木叶,奔流不息汹涌翻滚的江水,感念百川东注韶华将逝壮志难酬的怅怀,推排不尽,遣之不散。

可是,多年来,我生活在徽州,古徽州大地上的这条新安江,那样的风情四溢、灵动飞扬,渐次滋润着我,折服了我……

新安江,源于休宁六股尖,初名率水,经流口、溪口、五城、商山而至黎阳,与从碧山、碧阳、渔亭流经齐云山、海阳、万安、新潭的横江,汇合而成新安江。明嘉靖年间所建的屯溪老大桥横亘在华山脚下,六墩七孔,一体青砖,苍老细腻,近500年的风雨,航船颠簸,行人离合,仍英姿勃勃。早年郁达夫途经时,在散文《屯溪夜泊记》结尾处留下一首小诗:“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一路逶迤一路歌,新安江沿途汇集大小支流,从屯入歙称为渐江,在浦口汇同从歙县县城而来的练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安江。经淳安县、建德市、经桐庐,流成富春江;再往东,到了萧山区闻家堰,称钱塘江;最后注入杭州湾……新安江,在不同县市境内的名称不同,一样的,是波光鲜亮,潋滟微蓝,旖旎芬芳。

春水流过新安江,我曾在丽日晴空的五月,皖南最美好的季节,陪来自于北方的友人游览千岛湖,望远山,如黛如幕,烟笼山村;看近处,沟沟壑壑,绿意逼人。人在江上过,船在江中行,风光秀美,杂花生岸,天空、田野和江水的舒展,恰如李白的“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尤其是游船进入歙县街口片后,沿途景致就是一幅天开神秀、独具一格的山水画卷,我们称之为新安江山水画廊!两岸江碧,山青,相映生辉,互为竞丽。赏心悦目的动态美,摇曳多姿的花与树。令人想起那句浓烈绮靡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友人喜写小诗,快意点评:山无水则呆滞,水无山则平庸,新安江风飘万点,纡曲有致,发敛抑扬,到处是景,是情,是色。我与友人对比、分辨着黄河、淮河、长江之于新安江的不同,而后就突然沉默了,江水无语,款款东流。

是的,习惯上,我们从来就不去刻意了解哪段是横江、渐江、哪段是练江,我们不常关心新安江的源头在哪里,我们只管它叫大河,称江水为河水,她是我们的血脉,是我们的情结,无法支解,无法分离。

童年那些嬉戏的快乐,是与河水结下的缘分,难以忘怀:我曾在浦口的河滩地边,草皮坦上,玩耍着度过了一段快乐的少年时光;在清澈见底,水草依稀,鹅卵石遍布的河水里,学会了狗刨式以及自由泳,还有,哥哥在水底与我捉迷藏,拖住我的小脚,不好,耳朵进了水,打针吃药,好了以后,还是不顾一切地跳进河水。还有一次,偷偷地撑了别人的小渔船,到了河中央,却撑不动大桨,也划不动大桨,平衡不了,也回不来,吓得大哭,惹来小伙伴们大笑,以及大人们责备声中的帮助……

每年,河水都会有暴涨的时候,这时的新安江,就真正具有了江水的气概,浪腾涌,涛澎湃,奔流磅礴,古木苍藤,崖苔白沙,忽忽卷动;有几分低沉与壮阔,还有一些萧瑟与昂扬,江边的人们总喜欢观看涨水,如同海边的人们看涨潮,谈论着它的峭急铿锵、酣畅淋漓、浪高水急;贫困的岁月里,人们还从洪涛中打捞出一些木柴和漂流之物;待到夜晚来临,暗淡的夜色中,那翻腾在波浪中的一片孤月,既灵动,又凄寒,水与月,带来悲凉、低沉、雄浑的意境。

很崇尚古人治水的功德,紫阳桥边的渔梁古坝,是我们徽州的“都江堰”!步出歙县南门,经半华里的古道,便到了渔梁老街,那里完整地保存了古代街衢、水埠和码头的风貌,古风古韵令人赞叹。漫步坝边,见滔滔练江水自坝上翻滚跌落,溅射起无数浪花:这里,是古徽州人去往浙杭的唯一水运埠口,大坝可在枯水期蓄水,在雨季抑制水患,是古徽州人“制天命而用之”的智慧。坐一叶小船,于微风习习粼光点点间回望青山环绕、古桥似虹、古塔倒影,几只鸬鹚忽地从水面滑过,山水一体,古老的文物,魅力飞扬。

有几年因为父母在浙江工作,加上朋友中有喜欢摄影的,我对新安江便有了更多的体会:乘快艇或游轮或渔船,沉醉过“江天一色无纤尘,……落月摇情满江树”的澄澈空明,也拍摄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绚丽迷人,见证过“江水绿如蓝”的春江碧透。当我在那座叫威坪的小镇住下,漫步江边,夕阳映照,红透,碧翠,同染一江,恰似水彩;同色间的相互映衬,异色间的相互烘托,那样缤纷,艳丽,瞬间的印象带动我敏锐的审美,摇漾生辉。

这条美丽的河流,是理想的避暑胜地,那些摇曳的竹林、飘香的茶园、依稀的豆棵,不仅带来清凉世界,更飘逸出观光度假的崭新色彩。

皖南,这一片灵秀水,每一条江河,于我们都有着太多的牵挂。自然的,人文的,汇溪成河,汇河成江,滢滢潺潺,如诗如画;尤其这条集沧桑、变革、艰辛、繁华于一体的徽州母亲河,我称之为永远的新安江,谈起她,不自觉地情深泄露,波折跌宕:新安江大坝所带来的发电、灌溉功能的完备;江与山的女儿,那些千岛湖中的岛如何能更好地开发;文物旅游与自然风光怎样完美相融?还有多少潜能没有发掘?新安江啊,给徽州经济的发展带来多少便利和希望!

现在,新安江流域是全国首个生态补偿试点,自2011年起,黄山市围绕新安江上下游资源共享、生态共建、环境共保、经济共赢的总体思路,进行新安江综合治理,为下游营造“水清、风起、雾凉”的美好景致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而随新安江水电站发电量逐年增加,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明显提升,水电站超发电反哺库区,支持库区生态保护,成为现实。

安徽与浙江,有着“同饮一江水”的情缘,更有着“共护母亲河”的信念。

……

这片古韵飘香的土地,这个开放豁达的时代,这条生生不息的家乡河,如同母亲的絮语和轻拂,每每让我眼眶湿润。摆渡新安江上,掬起一捧清澈的河水,凝视那些水波的流动,缓缓、滚滚、渐渐东去,一如青春、生命的悄逝……无数诗情总是令我浮想联翩。

徽州山高,新安水长,我心中永远的新安江,徽州人古往今来永远不断的血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