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山经济强镇——郑村镇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黄山日报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歙县郑村镇党委政府,在歙县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建设,齐心协力促和谐,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综合实力位居市、县前列。2016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成为黄山市经济重镇。五年来,该镇经济在较高平台上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较2011年,招商引资由2.8亿元上升到4.5亿元,到位资金2.25亿元;财政收入由4216万元上升到1.1亿元;工业总产值由16亿元上升到19亿,固定资产投资由1.5亿元上升到3.6亿元,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注重科学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该镇狠抓招商引资、积极对上争取,全面深化党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亲商、安商、富商、助商”的良好氛围进一步稳固。截止目前,园区入园工业项目32个,19户建成投产,产值30亿元,到2016年底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税收可达1.1亿元。全镇规上企业21家,创想科技、东仁塑胶在“新三板”成功挂牌,诚意金属公司“诚意及图”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最美高铁“合福高铁”线顺利通车,完成杭黄高铁项目征地80亩,完成歙黟路郑村段项目征地160余亩,县法院、检察院、交警大队、紫阳学校落户郑村。盛锐精工、启泰树脂、加佳荧光、明明德轴承、源润新材料等一大批重点工业企业,逐步凸显强劲的综合实力。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活力明显提升

五年来,该镇坚持以创新发展为突破口,强化工业转型提升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互动融合。全面加快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步伐,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全面推行。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西村经验被全县推广。流转土地200余亩打造蓝莓基地、葡萄采摘园,引导鲍家花园酒店、棠樾农庄、滨河一楼、西乡粗菜馆等一批星级酒店、农家乐提档升级。牌坊群·鲍家花园5A景区争创成功,游客接待量由2011年的67万人次上升到2016年的145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由2011年的2700万元上升到2016年的4644万元。启动了棠樾传统古村落保护、郑氏宗祠、槐塘古村落保护等古村古建筑保护项目,深度挖掘古村落文化内涵,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不断培育旅游新业态。

扎实推进基础建设,镇村面貌明显改善

五年来,该镇坚持以规划为指导,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启动了镇域总体规划修编,完成棠樾、郑村《古村落保护利用规划》编制。五年来累计争取移民后扶、一事一议、小农水、美丽乡村建设以及镇驻地建成区整治项目资金累计达3500余万元,实施新建、维修等项目百余个。完成慈张线、呈歙旅游公路拓宽改造、丰乐河综合治理、循环园区等项目征迁安置工作,累计拆迁近200户,面积8800余平方,安置商住楼、单元房、排屋累计342套,宅基地85个,人口近千人。滨河花园、泊仕庄园小区业态成型。

坚持发展农村事业,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

五年来,该镇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主线,以打造美丽乡村、“一村一品”为着力点,进一步优化、壮大特色产业的规模和集约化水平。创建了郑村铁皮石斛、棠樾猕猴桃、黎明粉丝、稠墅烟草和名优茶等10余个生产基地;大力推广黎明粉丝“企业+基地+农户”生产模式,新增金丝黄菊、蓝莓、生态茶园、中药材、火龙果等专业基地1000亩,以连大养殖为首的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已达4家,带动农户3000余户。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土地整理、河道疏浚、山塘整治工程,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打下了坚实基础。镇域主干道、景区周边文明创建工作步入正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棠樾中心村通过省考核验收,严格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后期管护机制。郑村、棠樾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位列全县前列。

持续关注民计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五年来,该镇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集中力量为民办实事,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累计发放低保保障金330余万元,优抚金140余万元,失地保障1000余万元,移民直补1030余万元,农村医疗保险救助640余万元;累计投入220万元用于低保户、五保户、临时困难户危房改造;投资110余万元新建了郑村敬老院,农村低保户、五保户供养实现应保尽保。累计投资150余万元,完成向杲、堨田公益性公墓建设。新农合参合率超98%。重视教育事业发展,计生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精心组织开展乡贤文化、核心价值观演讲、先进事迹报告会、志愿服务、健身运动会等活动,群众性文体活动精彩纷呈。持续掀起“文明村”、“星级文明户”、“郑村好人”创评热潮,涌现出了“中国好人”徐峰、“安徽好人”凌家福、“黄山好人”高成英、王东升、凌家福以及“全县道德模范”邱增局、“好媳妇”郑小花等一批先进典型。社会治安立体防控成效显著,实现“平安村”全覆盖。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强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突出“旅游+”和新型工业化两条主线,以城镇化为依托,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努力建成“旅游、工业、人文”一体的富美郑村。

“十三五”末的预期目标

地区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实现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4.5亿元;财政收入实现1.5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现行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出列。

总结过去,信心倍增,展望未来,豪情满怀。2017年怎么干?郑村镇党委、政府表态:今年郑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8%,财政收入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外贸进出口增长8%,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目标以内。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以“百舸争流,勇者当先;只争朝夕,舍我其谁”的精神和斗志,开拓创新,务实奋进,为奋力建设“旅游、工业、人文”一体的富美郑村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荣誉榜

省优秀旅游乡镇(村)

省森林城镇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省无邪教创建示范单位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便民维权试点单位

省指导扶持服务农民合作社先进单位

市文明乡镇

市计划生育暨阳光计生行动示范乡镇

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先进单位

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