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歙县适应新常态实现新跨越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黄山日报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歙县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文化名城、徽州文化展示中心和安徽经济强县目标,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2016年,全县GDP达143亿元,年均增长8.8%;财政收入15.03亿元,年均增长12.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9亿元,年均增长8.3%;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000元和12900元,年均增长7.7%和10.7%;先后荣获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安徽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等称号。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有效投入持续扩大。严格按照“四督四保”要求,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扎实开展“百日攻坚”活动,歙州广场、二环路等重点难点项目取得重要进展,30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5亿元,增长5%。围绕国家投资导向开展向上争取,三个批次10个项目获3亿元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完善招商引资责任分解和激励考评机制,新引进各类项目131个,协议投资92.9亿元,到位内资4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个。

工业经济稳步向好。安排工业和科技发展等专项资金3443万元,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2户,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10%。持续推进园区建设,“二区一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实现产值179亿元,税收4.2亿元,其中,县开发区实现产值135亿元,税收3.1亿元;循环园实现产值30亿元,税收8100万元。

“三农”工作扎实推进。新发展和改造提升农特产品基地1万亩,新增规上农业企业4家、达59家,薇薇茶业出口茶总量、创汇居全市第一。投资1.4亿元,建设各类水利工程1335处。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确权12.6万户、面积62.4万亩、颁证12.4万户。56个农药集中配送点建成运营。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与省广电投开展战略合作,完成旅发公司重组,西街一号、“欧洲之星”欢乐谷等项目有序推进,竹山书院国学研学游、徽商印象·摇橹船正式运营,服务业新型业态日益丰富。全市首部地方性法规《歙县徽州古城保护条例》颁布施行,启动徽州历史博物馆建设和徽州古城城墙申遗、千年古县申报工作。

城乡面貌日益改观。城建“八大工程”完成投资28亿元,练江桥拓宽改造、呈歙路歙县段改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等项目完工,歙黟一级公路、正歙公路等项目加快推进。山水画廊特色小镇启动建设,深渡镇成为全市首个国家级美丽宜居小镇。推动美丽乡村和美丽社区建设,昌溪、许村跻身市美丽乡村建设先进村,建成渔梁、丰乐2个美丽社区。

民计民生切实改善。认真实施省、市34项民生工程,完成投资11.9亿元,达年初计划的117.7%,其中县级配套资金2.7亿元。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完善“1+18”配套政策体系,组建45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安排3600余名党员干部对贫困户开展全覆盖帮扶,璜蔚、阳坑、溪口等20个贫困村如期出列、8124人稳定脱贫。扎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全年完成搬迁476户1366人。

◎全力做好2017年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县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8%,财政收入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外贸进出口增长8%,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目标以内。

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将着力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加速产业集聚,助推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全力打造精致农业,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立足我县实际,着力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促进经济总量和质量双提升。

突出项目带动,强化发展支撑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全面深化开放合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切实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注重城乡统筹,建设美丽家园

推进城镇建设,建设美丽乡村,优化城乡管理。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狠抓环境整治,努力把歙县建设得更美更宜居。

加强生态建设,厚植特色优势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开发。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坚持特色,放大优势,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歙县的鲜明标识和环境常态。

坚持改革创新,集聚发展动能

向改革攻坚要红利,向创新创业要动力。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源动力,加快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放新格局。

狠抓财税金融,服务经济发展

提升财政运行质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着力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加强金融协调服务,不断提升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全力改善民生,增进群众福祉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高度关注民计民生,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切实加强社会治理。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打造机会更加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事虽难,做则必成;路虽远,行则必达。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文化名城、徽州文化展示中心和安徽经济强县的宏伟蓝图不断激励着我们,全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时刻鞭策着我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永立潮头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继续前进,奋力开启歙县发展新篇章,以改革开放发展的新成果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文字统筹:汪政宣 图片摄影:吴建平 汪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