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苟天林
我和景奇同志认识,算来近十年了。当时,我在全国人大农委任职,到安徽考察新农村建设,来到黄山。景奇则在市人大农工委任副主任。几天下来,景奇的坦荡真诚,学识智慧,责任品行,使我多多受益,多有敬重。我在西藏工作时,多受《西藏日报》汤己生等老同志帮助、支持。老汤家在黄山,时已退休。我就向景奇打听,想去看望。景奇不认识老汤,但很快了解清楚了,并陪我到了老汤家。景奇表示,让我和老汤放心,他们一定好好向“老西藏”学习,照顾好老汤。自那以后,景奇和老汤成了好朋友,经常拜访,还参与汤己生《大美西藏》摄影集和画册宣传工作。多年来,每逢节日,我们互致问候;偶有见面,小聚趣谈,都很亲切,很自然。
景奇1961年6月出生,可谓生性不惧艰难;原籍黑龙江省林甸县,应是自带着大东北的广阔和豪迈;自小学习勤奋,受过高等教育,打下了坚实的文化、文学根底。1986年,可能与景奇的名字有关,作为人才被引进奇景黄山,先后在黄山区政府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人大农工委工作。初读景奇诗作,总能感受到一种矢志不渝的坚定和昂扬向上的朝气;总能感受到东北人的热情、豪爽和憨直,总能感受到徽州人的细腻、执着和韧劲。这本诗集为景奇近些年来的二百首作品。他专注履职、恭行主业,又能远离喧嚣,感悟诗境,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修为,实在是难得的。
诗、词、歌、赋,是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言志”、“词咏意”、“歌舒心”、“赋纪事”,历来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说:“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品读景奇诗集,时时感受到他的诗写得很阳光,有朝气,很踏实。诗集内容分为我在黄山等你、走过四季、风景线上、和你有关、我的世界、醉饮乡愁、风雨同行、红色记忆等八个部分。其中,有对自然风物和黄山景观的由衷赞美,有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有对爱情的回味,有对人生的思考,有对历史的幽幽怀想,也有对生命的层层探询。可以看出,他不仅饱含深情,也深有感悟。
景奇同志对故乡、亲人、童年的记忆、对出生和养育他的黑土地充满无限的眷恋,从心底流出来的乡愁奔腾不息。如《乡愁》《思念》《童年的梦挂在了树梢》《在水一方》《回老家》等,尤其是《妈妈
亲爱的妈妈》,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些诗不是显现在语词上的风貌,而是流贯在血脉中的真实,是以新的视界审视古老的土地而抒发的情怀,因而闪现着熠熠光辉。
景奇同志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黄山这块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既从这里获得了创作灵感,又使自己的诗作绚丽多姿、亲切感人。如《到黄山来》《春到黄山》《迎客松》《徽州》《徽州的桥》《老街》《中溪春景》《乐在黄山》等。可以说,黄山的风物民情、山川河流给了他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凝结为作品的主干,既使诗作展示出古徽州的凝重意象,又充满了浓烈的时代色彩。
景奇同志具有美好的情感及其表达。他以叙事的笔调、平实的语言描写爱情。他笔下相思、相恋、相爱展现的是如玉的温情与和谐,萌生出阳刚蓬勃的力量。如《故事才刚刚开始》《天地之间》《隔着一上午的雨幕》《心随你动》《期待是一天的主题》《为何这般如胶似漆》《咂巴岁月的滋味》《抓紧不放》《英雄本色》《黄昏路上》等。读他的诗,祛除的是人的虚妄与隐晦,弘扬的是生命的善良与光明。他的诗歌表达不但充分显露出扎实的文字功底,相形之下,美好的情感更是其中的高尚品质和正能量。
景奇同志不仅表达对家乡、对亲人、对黄山的爱,而且对大自然、对祖国及其大好河山时时表现出强烈的大爱。如《春》《树
雪
乌鸦》《红色记忆》《我的心给了北京》《九寨沟的一次造访》《黄果树大瀑布》等。同时,他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对生活哲理的表达,在《路》《无题》《许多事情与牛无关》和《日月潭》《我依然深爱你
如你活着》等作品中,有所展现。
《我在黄山等你》这部诗集,内容丰厚,诗体多样,既有现代诗,又有五言七言诗,还有长短句词,完全由诗歌内容来决定的,自由多变。读着这些诗,可以品味出作者扎实的驾驭诗歌体式的功力。
我喜欢景奇的诗,不仅仅因为他是我的同志和朋友,更重要的是他的诗歌真诚而富有思想。诗集所歌颂的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精神、所反映的中国人的审美追求,集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为一体,必然为中华文化“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增砖添瓦。
这部诗集,是景奇同志来自实践的感悟,是他从心底涌出的真情。我相信读者朋友们会和作者一样,有收获、有感悟、会喜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