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6月18日至19日,休宁县普降大到暴雨,率水上游六个乡镇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均超过200mm,汪村镇、鹤城乡等局部降雨量超过了300mm,最大降雨量达345mm。罕见的大雨造成河道水位陡涨,沿河道路、农田、护岸、碣坝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沿河绝大多数房屋受淹,损失惨重。
灾情就是命令,休宁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石屋坑精神,积极投身抗洪抢险救灾一线,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抗洪救灾一线。县四大班子领导及县直各部门党员干部分赴各联系点,与当地乡镇、村组干部一道,投身人员转移、清淤清障、抢通道路、恢复通讯等工作中;洪水退后,全县党员干部又吹响灾后自救及生产发展“集结号”,把抢险救灾现场作为广大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战场,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6月19日凌晨5时,县人武部政委王新辉接到救援指令:“横江河齐云山段,一村民被困河中,情况危急,请速增援!”原来,当天凌晨小雨初歇,齐云山镇兰渡村村民唐四十涉水过河捕鱼,被暴涨的河水围困来不及撤离,只好抱着河中洲的一棵小树打电话求救。闻讯赶来的村民连续两次施救,均因水急天黑,无法靠近被困人员。“请老乡放心!我们一定把人救出来!”王新辉召集大伙再三合计后,组织指挥第三次营救。在急流中,开足马力的冲锋舟穿浪颠簸前进,救援官兵将被困村民成功营救。
6月19日下午1点多,流口镇车田组的通信、电力早已中断,而降雨却在持续加大,眼看洪水即将进村,留在村中的多为老弱妇孺,怎么办?47岁的党员张秀珍心急如焚。“带领大伙撤离,自己是党员又是干部,不带头谁带头”,想到这,张秀珍连忙挨家挨户通知,组织全村群众往后山菜园撤退。在她有序有力的指挥下,车田组无一伤亡。
6月19日下午,汪村镇迴源村党员、村主任汪小东在暴雨中忙前忙后,组织16户23位村民实现安全转移。“幸亏村干部来得及时,小东村长自己家进了水都没顾上,就来帮助我们了……”源口组83岁的村民左艳凤激动地说。
“我们安排党员干部24小时在这站岗值守,禁止群众通行,确保百姓安全万无一失。”6月20日清晨,洪水稍稍退去,但海阳镇石人村党支部书记汪文东仍蹲守在村口漫水桥头,丝毫不敢懈怠。
……
党员就是旗帜。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休宁县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密切配合、沉着应对。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险情排除、抢险救灾、人员转移……一系列措施紧张有序地实施,一幕幕党员干部群众齐力抗天灾的感人场面不断闪现。
6月20日,洪水逐渐消退后,休宁县陈霞乡不等不靠,广大干群迅速行动,灾后恢复和生产自救如火如荼开展。在陈霞乡小珰街上,受灾的村民们把被水淹过的家具、衣服和被褥等纷纷放在家门口清洗晾晒,村里正组织劳力清铲污泥和杂物,想方设法修复好当务之急的自来水。在陈霞村,村里组织的义务清理队沿主干道用水清理污泥,洁净村庄卫生,以便村民出行,该村西岸组由于自来水水管被毁,一时难以恢复,村民自发毎户出一个劳动力清淤老井。陈霞中心小学此次受灾严重,教室进水1米多深,全体老师正在抓紧清理,不误学生课时。
洪水退去,汪村镇迴源村公路多个路段淤泥堆积,涵洞堵塞,滑坡阻路,公路交通中断。当地7个村民组36位村民,在4个路段同时展开铲除淤泥、疏通涵洞的护路行动。通过当天7个小时的清扫,沿河通组路和两座漫水桥全部清扫完毕,通行恢复正常。
强降雨过程导致溪口镇农业基地遭受大面积、毁灭性的破坏,其中溪口石斑鱼养殖基地、铁皮石斛基地、蓝莓基地、香榧基地等农业基地在此次洪灾中损失惨重。溪口镇随即启动救灾预案,积极组织抢修损失,开展抗灾救灾;企业也立即组织员工开展生产自救,重修道路与大棚等,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农委、畜牧水产等部门党员干部冒着酷暑对受灾基地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帮助群众解决灾后技术难题。
当前,抢险救灾、恢复生产还在继续……
·黄俊军
郭云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