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本报记者
闫冲冲
徽州乡村的慢
徽州区西溪南村距离黄山北站很近,飞驰的列车来了又走,却未改变这座徽派古村落的节奏。清澈的河水依旧穿村而过,徽派古民居沿河生长,随着时光慢慢消磨着模样。
“村里生态环境好,古朴宁静,而且离高铁站很近,到这里闲逛十分放松。”来自合肥的游客张华清说,城市节奏比较快,而村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看野花、听听溪流、逛逛民居,住着蛮舒服的。
“西溪南的湿地很漂亮,村里出过许多文化大家,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结合得非常好。”北京望山投资有限公司的何帆帆也喜欢西溪南的慢节奏。4月28日,何帆帆所在公司经营的“荷田里”精品客栈营业,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待在这里,揣摩西溪南的旅游发展思路。
“荷田里”所在地曾是西溪南镇老镇政府,上世纪的旧建筑经过重新设计,成为有19间客房的精品客栈。何帆帆说,客栈保留了原有建筑的风格与特色,汲取了徽州传统文化元素,客人吃的也是当地食材为原料的徽菜,能体验到地道的徽式休闲生活。按照何帆帆的想法,“荷田里”不仅提供精品住宿、特色餐饮,还将不定期举办一些文化艺术类沙龙,文化气息要浓些。
“荷田里”只是望山投资的作品之一,这个公司看中了西溪南村的潜在价值,选点布局,赋予这座徽派古村落更多的想象空间。望山投资承担了西溪南古村落综合开发项目,希望把西溪南村打造为“一河两岸”的古村落全域性旅游开发格局,建设一个集湿地育乐、文化村落、山林休游憩于一体的文化综合度假旅游区。
“我们正在设计打造一家特色乡村休闲旅店,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这里。”
来自深圳的余淮夫妇,定居西溪南后,享受着村里的慢生活,对未来也有了新构想,准备继续“悠然居”。而在离“荷田里”不远处的土人学社里,由西溪南老粮库改造而成的土人学社已经成为新兴的国际化产学研创意基地,一批批国内外学子来此探古寻幽。像“荷田里”、“悠然居”一样,潜龙居、义义会馆、静如会所、绿荫山馆、西溪兰苑等20多座由古民居改建的乡村客栈逐渐兴起,咖啡吧、酒吧等公共空间也在增多,改变了西溪南古村落原有的以观光为主的旅游格局。
“合福高铁运营后,西溪南的区位优势立即显现出来了,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我们现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内环境风貌,保护好徽派古民居。”西溪南镇政府负责人说,村里积极引进多元化的人才,丰富旅游业态产品,强化内功,更希望在杭黄铁路开通后实现新发展。
徽州绿道将徽州区串联成了一个大景区,而从西溪南村到唐模村,从呈坎村到蜀源村,从潜口村到灵山村,以徽派古民居古村落为依托的徽州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将慢生活驻留在徽州区,慢慢发酵成为旅游时尚。
4月20日,第三届全国客栈民宿旅游投资峰会在北京举行。唐模法国家庭旅馆从全国1000多家民宿酒店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最受欢迎客栈民宿”奖。
“我们4月下旬去法国,法国家庭旅馆联合会很认可唐模的品质与口碑,决定继续授权合作。”唐模旅游公司负责人说,唐模法国家庭旅馆与法国家庭旅馆联合会合作,这种跨国旅游开发合作模式,是首次将法国标准的家庭旅馆经营模式引进中国,受到游客欢迎,节假日很抢手,除了苏浙沪地区外,国外东南亚、欧美、日本的游客多些。
如今,唐模法国家庭旅馆已从汪应川店衍生出了七天井店、邂逅唐模酒吧等,从单纯的住宿扩展到可供游客喝酒、咖啡、品茗、看书、发呆。今年,唐模旅游公司还准备增加客房,增设青年旅社、独栋旅馆等,满足自助游、家庭游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徽州民宿让游客停住了脚步,延长了旅游时间,这也考验着周边景区景点丰富多元的旅游产品供给能力。“以前游客来蜀源,只能看向日葵,现在可以采茶、挖笋、插秧、做农家饭,能体验徽州农家生活。”潜口镇蜀源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王强说,除了自助游客外,村里还与康辉等旅行社合作,吸引团队游客来村里,带动老百姓农特产品销售。
“我们从城市来到这里,不仅是欣赏风景,主要是放松自己,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住在蜀源村“半山闲客”客栈的上海游客刘贝妮说,希望还有机会来黄山,过这种悠闲度假的生活。
采访后记:现如今,旅游不再只是看风景,而是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徽州区在全市较早提出“全域旅游”的概念,并一以贯之地倡导“慢生活”理念,唐模、呈坎、西溪南等古村落脱颖而出,让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成为旅游新选择。从快旅到慢生活,徽州区刚起步,仍有很大想象空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