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烟雨徽州行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黄山日报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杜鸿威

清明时节雨纷纷,好友伴我徽州行。

四月二日,清明前,与好友汪冠辉一家结伴,从合肥驱车近四百公里前往位于安徽南部的黄山市。

苍天似乎有情,一路春雨相迎。沿途的风景被细雨洗润后显得格外清新。青山绿水的衔接之处散落着一洼洼的稻田,间或点缀几片油菜花,橘黄的笑脸灿烂得超过了九月菊。“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行驶在曲曲弯弯,起起伏伏的高速上,我们就好像四只南飞的燕子忽高忽低,忽左忽右。

汪冠辉的妻子高茜女士告诉我:历史上没有黄山市。1987年,撤徽州地区建制,以境内山岳“黄山”之名设立地级市,下辖三区四县。高茜是安徽大学经济学教授,对徽州历史如数家珍,一路上给我们说了很多徽州的历史典故。

徽州,古称歙州。徽州地处黄山与天目山脉间,东临吴越故都杭州,与浙西的金、衢、严三州唇齿相依,风光秀美,山水人文系之,粉墙黛瓦的江南徽派建筑与之相得益彰。徽州,早在秦汉时期设郡,北宋时期正式建徽州府治,已有长达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所在为歙县,历宋元明清四代,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民风民俗,使徽州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而,徽州,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区域性文化的一座宝库。

稍有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的人,几乎都会知道徽州。一个“徽”字,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含量。

写建筑史,不能不提到徽派建筑。粉墙青瓦,木刻砖雕,明清遗韵,至今令观光客、令研究者流连忘返。

说起商业,少不了徽商的风光。“无徽不成镇”,这个说法是当年历史上徽商崛起的最好印证。明清时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徽商遍天下”之说。

说起京剧,谁人不晓徽剧?二百年前“徽班进京”,拉开了京剧历史的序幕。

文房四宝中,徽州的徽墨、宣纸、歙砚,大名鼎鼎,历久不衰。

朱熹、戴震、胡适、陶行知、黄宾虹等一批著名历史人物,为他们的故乡赢得了荣光。安徽省的名称,更是少不了这个“徽”字。

徽州,是历史,是文化,是现实与传统连接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可惜,这个地名如今消失了。

地名如人名,一旦形成,就与生于斯长于斯的每个人息息相关,它既是历史传承,又是文化信息,不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不妨说,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就是那个地方的符号,是那个地方所有人情感所系的图腾。所谓乡愁,就是故乡情感,而这种情感的维系,是与它的地名相依相守的。

头一天,我们一行来到太平湖景区。太平湖位于黄山市黄山区西北部,介于黄山、九华山之间,据友人介绍,这里曾是电视剧《红楼梦》的拍摄地之一。

太平湖水天一色。放眼望去,青山如簇,层峦叠嶂,山环水绕,岛屿散落如珠。湖岸粉墙青瓦,错落有致。绿杉翠竹倒影,徽派建筑风格尽收眼底。这时,范仲淹的名句“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不知怎么就涌入脑海。身处此地,顿时物我两忘,放下一切。

在徽嫂酒店享用正宗徽菜后,太平猴魁的茶香让汪冠辉动情地说:徽州是一个值得多次观赏的地方,因为每次来到这里你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我认为太平湖比千岛湖多了一种人文情怀。

是啊!这种情怀或许就是辛弃疾所谓的:我看青山多有情,料青山看我应如是。其实,自然多景,人间多情。自然之情曰景,人间之景曰情,此就是所谓情景交融吧!

不知怎么突然又想起了鲍叔牙、钟子期,想起了忽闻两岸踏歌声的李太白,想起了我的曾经:四十年来风尘,一万八千烦闷;春雨如箭射缤纷,凋落一地红唇;羁绊无名小镇,梦中常有佳人。

此情此景,一股不知名的情感油然而生:人间有情四月天,清明时节雨连绵。景美梦多难胜收,不及友人常相伴。

夜宿屯溪,冠辉的大姐做东,把家人聚在一起享用了一顿正宗的徽帮菜。臭鳜鱼、毛豆腐、香茶干、屯溪火腿、黄山野鸭等有代表性的特色徽菜让我大快朵颐。几杯珍藏了十六年的白酒入肠,顿觉好像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童年。席间,大姐劝酒布菜,言谈举止很有大家风范。据高茜介绍,冠辉的祖上在屯溪是一个有名的旺族,比阳朔西街还要漂亮的黎阳老街上许多美丽的徽派建筑就是他家的祖业。家族以耕读商旅传承,至今已有两百多年。这一点也从冠辉那种儒商风度上得到了印证。

第二天,我们去了呈坎古镇。呈坎,别名龙溪、八卦村。被称为江南第一村、中国古建筑之乡、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位于黄山南麓,东与歙县毗邻。

呈坎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村里有150余处宋、元、明、清等历史古建筑,其中有21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呈坎地处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呈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有董其昌、林则徐等历代名人题写的牌匾30余块。呈坎自宋代以后徽商兴起,文化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在徽州文化历史发展中独树一帜。

宋代理学家朱熹赞誉呈坎:“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

中国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徽州民居甲天下,呈坎民居甲徽州。

进呈坎,必须先过一道由青石雕刻的大门,迈脚时还必须男左女右,所以又有:游呈坎一生无坎,人生好运喜连连之说。

对于呈坎古镇,我真是有点黔驴技穷,不知道用哪个成语来形容它。想来想去,“气象万千”是我能找到的最贴切的词了。水墨呈坎,烟雨江南,梦里水乡。想必张择端来此的话,也一定会再次泼墨作一幅徽州版的《清明上河图》吧!

细细地品味呈坎的墨韵,你会产生一种“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的审美视觉。所以,如果说黄龙归来不看山的话,呈坎离去,相信你一时不会再对其他古民居感兴趣了。

不知不觉三天时间一晃而过,该是返程的时候了。依依惜别之际,我和冠辉约定:九月九喝新酒,待到满城尽带黄金甲时,我们前往河南开封一同拜会现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园集团有限公司周总,三人对月,品茗、对弈、赏菊、论道。可谓是对依依不舍的一点补偿吧!

期待秋来九月八,汴水河畔话桑麻。清明园中再聚首,饮酒品茗就菊花。

在巢湖凭栏远眺,把酒临风,挥手作别;人生苦短,友情恨浓。想起了刘备与徐庶,一股惆怅噎满我的胸膛,于是吟出几句五言古风:

巢湖水太阔,

挥手恨树多。

十里短似梭,

来时恍如昨。

但愿刘备在,

伐木不畏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