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紫葳城——比勒陀利亚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黄山日报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高莉莉

文/摄

站在先民纪念馆顶楼平台上远眺比勒陀利亚,那儿的浓浓绿意煞是令人向往,待驱车驶入她的腹地,那街道两旁高大的紫葳树上依稀可见的花朵更是叫人陶醉。是的,仅那依稀可见的邂逅便足以诠释紫葳之城的浪漫情怀。

比勒陀利亚是一座风光秀美的城市,导游告诉大家,这样的紫葳树市内街道两旁种植有五万多株,每年10月至11月,当北半球的中国黄叶飘零的时候,而这里正是初夏,盛开的花朵铺满了街道两旁,映入眼帘的满街紫葳树花朵令人如入花园之中,全城上下都弥漫着一股淡雅的清香,所以这里有“花园城”之称,又称“紫葳城”。

比勒陀利亚位于南非东北部高原,海拔较高,有1300多米,是南非的行政首都,也是南非的政治决策中心。这里云集了总统府、政府机构和各国驻南非大使馆。途经领馆区街道时,可见幽静的街道两边坐落着不同建筑风格的各国使馆别墅,地陪导游特意让旅游车带我们观看了设在这里的中国驻南非大使馆外观。

说起这个城市的名字由来,地陪导游娓娓道来:“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的到来,迫使早期生活在南非南部的布尔人(荷兰移民的后裔)北迁,在与当地土著祖鲁人展开的1838年12月16日血河之役中取得胜利后,布尔人开始了他们的建设之路。比勒陀利亚建成于1855年,市名是依据血河之役的布尔人英雄比勒陀利乌斯的名字设定的,他的儿子是比勒陀利亚城的建造者。1860年,比勒陀利亚是布尔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共和国的首都。1900年,被英国占领。1910年起,成为白人种族主义者统治的南非联邦(1961年改为南非共和国)的行政首府。”

比勒陀利亚是一座欧化的城市,建筑多为欧式的。由于临近圣诞节,许多单位都提前放假,街道上车辆和行人很多,导游出于安全考虑,安排我们沿途车观游览了市容。市中心的教堂广场是南非最有名的广场,中央高矗着保罗·克鲁格的雕像。广场一侧的市政厅,是一座有着巨型圆顶钟塔的欧式建筑。广场的另一侧是宪政大楼,导游介绍说,当年,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的曼德拉就是在这里开庭宣判的,开始了长达27年的监禁。

驶离街道,旅游车载着我们来到一座气势雄伟的欧洲宫殿式楼宇前,导游改原来的“沿途车观”为“下车自由游览”,这让大家有点喜出望外。这里就是南非行政首都的标志性建筑——联合大厦,也就是南非政府及总统办公所在地。大厦坐落在一座能俯瞰全城的小山上,由赫伯·贝克爵士设计,建成于二十世纪初,整座建筑呈圆弧对称型,表面为米黄色的花岗岩结构,屋顶覆盖着红瓦,两座钟楼式的建筑巍巍高耸,远远望去犹如一只正要展翅高飞的雄鹰。

联合大厦正前方一条马路之隔处是一个阶梯状的巨大花园,园中矗立着纪念碑、雕像,点缀着景观树、草坪、花丛,宛如一幅精美的风景画卷。

正对联合大厦入口处的是一座纪念碑,底部由米黄色花岗石砌塑而成,圆形的碑顶上是两位裸体勇士分立在一匹昂首扬蹄的骏马两边的雕塑。有种描述说这是纪念比勒陀利亚创始人比勒陀利乌斯父子的雕像。也有说它是“一战英雄纪念碑”,在雕像的下方刻着“1914-1918”,这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虽然南非不是参战国,但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还是不公开地派出了上千人的军队,协助“协约国”作战,这些南非士兵最后几乎全部牺牲。雕塑象征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南非勇士。

顺阶而下,是经过精心设计和打理的大花园,喷泉欢歌,绿意盎然,花开绚烂,不少游人在这里徜徉。我拿着相机,对着那一垄垄黄色的麦穗式的花拍个不停,这时,有弱弱而生硬的“你好,恭喜发财”声传入耳中,一看,原来是几个悠闲地坐在石阶上的黑人朋友用中文在和我打招呼呢。望着他们憨厚的笑脸,我连连点头,发自内心地回礼:“你好,你好!”

在花园的中央就是高达9米的曼德拉雕像,这位南非人民所敬重的黑人总统面带微笑,张开双臂,并向前迈出小半步。此时,我看见一群快乐的非洲孩童围在巨人的膝下追逐,一只鸽子不知何时飞来,安静地站立在巨人的肩头,眼前这画面,仿佛象征着消除了种族歧视的南非,不同种族人民正共同和谐地生活在和平的阳光下,用南非现任总统祖马的话说,这寓意着曼德拉正在拥抱整个国家和民族,一个民主的南非正团结成为一个彩虹之国。

告别充满浪漫气息的比勒陀利亚,旅游车带着我们向南非最大的城市约翰内斯堡驶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