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王
珉
《秀美人生》以新叙事呈演新时代青春楷模,秉承脱贫攻坚的姿态,采用沉浸式记录和蹲守白坭村的纪实拍摄手法,呈现了黄文秀众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秀场,而黄文秀的青春秀场在白坭村。《秀美人生》聚焦于“精准扶贫”题材,讲述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深入乡土村屯,带领村民集体脱贫的故事,她在白坭村开出一朵最美的扶贫之花。
对乡村楷模的诗意眷恋
“驻村满一周年,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显示两万五千公里,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大银幕上,乐观活泼的1989年生人邻家女孩形象跃然眼前,她就是壮族姑娘、驻白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这样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这样的“时代楷模”,紧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时代主旋律,传播把个人事业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统一起来的正能量,同时又富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和艺术气息。
《秀美人生》用真情诠释主人公黄文秀的内心,再苦再累她也无悔,不像从前塑造英雄模范的影视作品,从一开场就先入为主地确定高大上的人物。该片通过扶贫干部的人物塑造,扮演者郎月婷1988年生人,和黄文秀年龄相仿,她在拍戏过程中“轻伤不下火线”,为了赶疫情拖延的时间,带伤演戏,以真实的人物情感投入在雨夜泡水,演绎出非常真实可信的剧情,没有任何悬浮感。郎月婷还重走当年黄文秀的“青春之路”,挨家挨户探访贫困户,这样的剧情摆脱了传统的情节剧模式,以一连串真心换真心的事件构成电影。令人扼腕叹息的是,2019年6月17日黄文秀遭遇山洪天灾因公殉职,从大学毕业的青春年华到殉职,这样一段30岁的人生经历,以人物为核心带动扶贫案例,呈现女孩甘于奉献的美好人生。扶贫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改变人的工作,电影主题非常接地气以小见大,体现了全国基层干部群众全力以赴,助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时代担当,用美好青春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动人故事。电影没有英雄式的惊心动魄,却有着每个人岁月流逝最动人的模样。黄文秀的团队名为“脱贫攻坚最强战队”,让我们看到年轻人的态度就是乡村的美好未来。
对楷模和村民的精准把握
在黄文秀牺牲后,昔日好友壮族女孩韦晴晴用黄文秀的《驻村日记》谱写了一首感人的歌,导演苗月从中听出那种诗意背后流淌出来的情感暖流,这是最打动观众的地方。这样的主题曲MV避免了“套路”化的表达,对人性的挖掘真实而准确,对于黄文秀这位年轻时代楷模人物塑造十分成功。“春天里的夜,总是下着雨”,像极了文艺青年成长史。黄大贵找回桂芳和女儿,那些黄文秀帮忙村民的日常琐事,汇成了人物人心动力的表述,包括跟村民的关系,跟土地基因的关系,诉说着农业时代传统乡村特有的淳朴和美丽,极富有视觉观赏性。欣赏完电影,观众认为她和村民之间的关系十分可信,给英模表达凸显出扶贫攻坚艰难的非凡意义,更凸显出主人公的价值。李贺回家拉来行李,村民行走在芭蕉之间,可谓动静相宜、天人合一。“你问我为什么回到乡村来?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片中诸多场景,黄文秀陪着老人吃饭,都拍得极其唯美温馨,是难得的田园牧歌的胜景。黄文秀不只是简单地解决村里人的经济问题,而是鼓励他们转变思想和作风,激起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找到脱贫之路。
《秀美人生》对于传统乡村有着深深的眷恋,阿布快开着皮卡来到白坭村教村民预防果树病虫害,黄文秀戴着眼镜的微笑,和手心常握的花,这些诗意的画面,不仅体现在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上,还体现在对于温情脉脉的人伦情感上。如此中国主旋律的影片创作在近年来收获颇多关注,无论是《我和我的祖国》还是《攀登者》,都把主旋律和类型片嫁接。《秀美人生》更尊重生活实际和人物心理,“白坭村脱贫攻坚作战图”真正做到与村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心灵交流。这也是农村电影的精华所在,让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青春片,更是这样一群中国年轻人用润物无声感化村民的可贵精神去度过自己的青春。黄文秀的乡情、亲情、爱情,以及家国情怀的“秀美人生”,在白坭村开出一朵最美的扶贫青春之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