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谁解其中味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黄山日报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胡建斌

2019年,对我们歌曲创作来说是个丰收年。《徽州味》连续获得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第十五届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二届安徽省群星奖、第十五届闽浙赣皖四省四市民间艺术节金奖。

成绩虽已过去,但还是让我和读者聊聊这首歌的创作过程吧!

2018年,安徽省文化厅举办第二届安徽省群星奖比赛。因此前我作词的歌曲《月映徽州》《雕刻徽州》《那古道》,以及填词的徽州民歌《十绣鞋》等6个节目已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其中《雕刻徽州》荣获2013-2016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奖(艺术类)三等奖;《那古道》荣获第十四届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十绣鞋》荣获首届安徽省群星奖一等奖。黄山市艺术剧院力邀我写一首歌曲参赛。那么,写哪方面题材呢?如何突破自我?我深深地思考着……

徽州山水养育了我,而这片土地上厚重的文化,润物无声地嵌入我的心灵,最终我决定写歌曲《徽州味》。对,用拟人化手法,表现游子的乡音、乡味、乡愁。我想,如果把徽州比喻成一个人,那么他该有怎样气质呢?构思后,我选择了“书香味”“徽菜味”“徽戏味”三个小切入点,以徽州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为依托,让徽州这位儒雅的书生,身着白衣,手拿折扇,玉树临风,行走在粉墙黛瓦之间,身上散发出浓浓的文人气息。

有人会问,为什么选这“三味”来表现徽州呢?

先说“书香味”。古徽州被称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历来尊师重教,素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优良传统。徽州,人杰地灵,中国第一状元县休宁出过19位文武状元。歙县富堨承狮村民俗表演《麒麟舞》,至今还有“魁星点斗”等精彩内容。歙县雄村“竹山书院”,一棵棵寓意“蟾宫折桂”的桂花树,年年岁岁丹桂飘香。我想,徽州应是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翩翩少年吧!教育是人生之基,首选“书香味”,当之无愧。

“徽州美,徽州美,最美还是那徽州味。”在空旷的音乐声中奏响序曲。紧接着歌手倾情演唱:“古书院飘来书香味,状元及第频折桂;十户之村书琅琅,伴着书香燕子飞。书香味,书香味,成就多少徽商名人萃。书香味,书香味,香满了山,香满了水,香满青山和绿水。”

唱完了“书香味”,再说说“徽菜味”。随着徽商称雄明清商界三百年,徽菜作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风靡全国。几年前,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把徽菜又隆重推介一番,驰名中外。创作时,我自问,游子在外,最想吃什么?当然是妈妈烧的地道家常菜,妈妈的手艺,才是家的味道。游子回忆儿时,故乡绿色的田野,白色炊烟,袅袅升起,牧童赤脚在田埂奔跑,朝村庄弥漫的肉香、菜香、饭香狂奔而去。如今,牛背上的牧童,早已长成伟岸的男子了吧。回家,并非简单吃一顿香喷喷的饭,那可是游子味蕾上的乡愁啊!

歌手紧接着唱:“古村落飘来徽菜味,饭香菜美鳜鱼肥……闻着菜香牧童归。徽菜味,徽菜味,饱含妈妈多少辛劳和智慧。徽菜味,徽菜味,香透了情,香透了爱,香透情爱一辈辈。”情到此处,我深吸了一口徽菜的浓香味。

压台戏是“徽戏味”。徽州戏曲是我熟悉的老本行,我想起了从小翻山越岭唱大戏的情景,舞台上生旦净丑各类角色在我脑海中一一亮相。

徽剧是“国粹”京剧的前身,1790年,有过“四大徽班进京”的盛况。有一年,我曾应邀为纪恺创作歌曲《大徽班》,京腔京韵,加上京胡、打击乐、京剧念白等戏曲元素,有板有眼,有滋有味。也许是敝帚自珍吧!此前,我们首次成功合作了歌曲《那古道》,它和《徽州味》属于我近年创作比较满意的歌曲。

接着往下听:“古戏台飘来徽戏味,锣鼓铿锵人鼎沸。生旦净丑演古今,徽腔徽韵惹人醉。徽戏味,徽戏味,赏罢徽班品黄梅。徽戏味,徽戏味,响遍了东,响遍了西,响遍东西和南北。”

歌曲的点题和高潮处是副歌部分:“浓浓的徽州味,香香的徽州味,那是游子童年美好的回味。难忘的徽州味,难舍的徽州味,千里来寻,万里来寻,寻得游子年年回。”

说起这首歌,我还有一段故事与读者诸君分享。曲作家薛清海老师此前虽未谋面,但神交已久。当时,军艺团沈丽演唱的歌曲《新安江,你在我心中永远流淌》,是赵树峰作词,薛清海作曲,这首歌的旋律我比较熟悉。

为创作这首歌,演唱者黄山市艺术剧院徐秀成也花费不少心思,她先把歌词发给薛老师作曲,之后专门邀请他来黄与我们见面商谈歌曲创作事宜。

我清晰记得那晚见面情景。寒暄一番,薛老师对我写的那句“闻着菜香牧童归”特别有感觉,对歌词也提出修改意见。

艺术家的显著特点就是有灵感和激情,年过古稀的他,很认真把歌曲哼唱起来:“徽州美,徽州美,最美还是那徽州味。”他唱得十分投入,动情,一下子将我们带入到歌曲所表达的意境之中。

薛老师是解放军汽车士官学校的教授,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为军旅歌唱家创作歌曲,荣获“五个一工程”奖。

那晚,我们谈兴甚浓。他又介绍了这首歌的曲风,既蕴含黄梅腔,又具徽州浓郁特色。临行,薛老师赠送我一盘歌曲光碟,封面上的他,身穿军服,精神矍铄。没料到,匆匆别后不到一年,薛清海老师在京不幸去世了。分别竟成永别……

夜深了,电脑里播放着央视戏曲频道2018年与我市联合拍摄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走进黄山歙县”专场文艺演出的视频,飘来《徽州味》的旋律。

听一首熟悉的歌,时常勾起对往事的回忆,乃至想起一些人。那晚,我想起了薛老师对我的鼓励和帮助,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老艺术家对艺术的挚爱、执着追求及精益求精,斯人已去,旋律悠扬。

潜心创作痴,谁解其中味?我在创作《徽州味》歌曲中找到了答案,在与薛老师关于艺术创作的对话中找到了答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