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短发,T恤,目光中充满自信,他登录微信,“智膳大师”四字赫然入眼,“用这微信名,就是说,做菜也要动脑子、讲文创。”他就是中共党员程志强,四代从厨,黄山云门山居创始人。
与“智膳大师”映衬,诸多荣誉是实力的佐证:国家烹饪高级技师,中国烹饪大师,中国徽菜大师,国家烹饪大赛一级评委,国家烹饪大赛注册裁判员,全国首批烹饪工匠称号获得者,国家餐饮业高级职业经理人,省烹饪金匠,省烹饪大赛首席专家评委,省徽菜产业发展促进会顾问,徽菜传播大使,省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市餐饮烹饪协会副会长,市名厨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徽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智膳大师”背后是一串晶莹汗水。他1973年1月生于黄山区汤口镇,15岁即步入厨师业,师从有安徽徽菜界“南洪北孟”之称的洪光富,1993年10月在家乡开办汤镇大酒楼,1995年7月创办汤镇大酒店,获“中国徽菜名店”“安徽风味推荐酒店”“黄山市徽菜名店”“安徽省餐饮名店”“全国绿色餐饮企业”等殊誉,2003年在屯溪开办水乡人家酒店,2016年斥资千万元依山而建云门山居。一路走来,他经营与学习互促,赴苏州乐乡饭店及得月楼取经,2001年入上海旅游专科学院攻读酒店管理专业,2004年至今致力于徽菜研究,视推广、创新徽菜为己任,每年多次前往全国各地交流。“无论多忙,我每天静坐1小时,反思,总结,常有灵感闪现。”他说,自己常在云门山居举办徽菜创新沙龙,邀请有情怀的业内朋友,每人买菜、做菜、探讨,同时备酒窖,贮二三吨纯粮酒,届时抱一坛出来,美酒、佳肴相伴,思想火花不断涌现,“山居旁种菜不少,一次来了上海的大师,我们取来新鲜蔬菜,有的凉拌,有的清炒,我粉蒸,开始失败,后来搓揉出汁,才将面粉挂上去。还有一次,一位业界贵宾来了。吃什么主食?米饭单调,蛋炒饭也一般,正好手边有一大碗梅干菜。我就将梅干菜炼出油,加少许酱油,撒葱花,做了一道梅干菜炒饭,只见一粒粒米饭,不见梅干菜,却有梅干菜的香味,大家不断叫好。”
程志强秉承“薪火传承,技艺创新”理念,一道道有思想的徽菜脱颖而出。“刀板香在1998年的菜谱上都没有,2003年后才流行,是我打出这个品牌。刀板香以前叫咸肉、腊肉,我就想,能不能借鉴北京烤鸭现场片的方法?1995年,贵宾到来。我在锯板厂做了一个小刀板,找块方方正正的肋条腊肉,与笋子一起煮熟,用餐车推着,在大家面前将肉切片,放木板上,热气腾腾,油脂溢出,香气扑鼻。客人问,这是什么菜?想想以前用砂锅、铁板,现在用木板,我脱口而出:刀板香!”他笑言,还有泉水紫铜锅,融合北京涮羊肉、四川花椒提味、粤菜打边炉等方式;黄山山珍宴,用蕨菜、石耳、笋干、木耳等打造黄山景点,如蕨菜做成柴把,垫底,上放鸡蓉,凹下,中间加高汤,形似黄山温泉。石耳堆成山形,盖上白色芙蓉,命名“雪中天都”;田螺臭鳜鱼,用3斤重整条鳜鱼腌制,本地大田螺洗净、取肉,加猪前夹肉,切小粒,调味后塞回螺蛳壳内,用动物脂肪油和鳜鱼同烧,后以特制明炉装盘,两边均匀码放田螺。此菜高端大气,色泽艳丽,田螺吸收鳜鱼汤汁美味,鳜鱼吸收田螺鲜味。
为更好传播、传承徽菜,他多次撰文在媒体发表,事迹也被广泛报道;受邀赴北京、上海、广州、湖南、武汉、苏州、杭州等地交流,举办徽菜美食节;授业解惑,许多徒弟已是大酒店经营者、行政总厨、徽菜大师,其中吴平生25年来跟在身边,现为云门山居总厨,红烧臭鳜鱼、桂花葛粉冻、程氏盐帮鸡、红烧头尾等广受好评。
“牛骨汤面是家传,味道独特,不能丢,我将来还要开家面馆,取名‘薪火门’。”他表示,自己虽小有成就,但不可固步自封,在徽菜传承、创新路上仍须久久为功。
·黎小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