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蝶变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黄山日报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本报记者

殷化全

40年砥砺前行,40年步履铿锵。

40年的足迹,记录着黄山品牌稳健前行的一个又一个的不凡业绩,见证着黄山品牌一次又一次的美丽蝶变,实现了“黄山品牌”向“安徽品牌”“中国品牌”升级,开启了迈向质量时代的新篇章。

40年的奔跑,书写了一个又一个黄山品牌发展的奇迹,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黄山品牌“零”的突破。截至目前,我市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3个、中国驰名商标18个、中华老字号25家,涌现出以黄山旅游集团、永佳集团、金马集团、昌辉集团、恒远化工、黄山电器、谢裕大等为代表的一批品牌企业。

要在世界打响“黄山品牌”

黄山以山而闻名,以文化而传世,以茶叶而著称。

黄山,一个世界级品牌。

随着黄山旅游迅猛发展,黄山品牌的无形资产正在迅速升值。

2016年,胡润研究院连续第十一年发布胡润品牌榜。安徽省共有2个品牌跻身该榜单,分别为黄山和古井贡,其中“黄山”品牌价值达115亿元。

特色品牌被他人抢注,是黄山商标长期以来存在的状况。在2006年前后,外省市注册黄山、天都峰和黄山有关名胜的注册商标有700多件,像“莲花峰”“玉屏楼”“太平湖”“翡翠谷”“西递”“宏村”等,相继被他人在不同的类别注册,而黄山本地注册的仅为50件左右。

一方面,这不能不说是黄山品牌遭遇的尴尬,另一方面也加速了黄山品牌意识的觉醒。

在市场倒逼机制与政府有形之手的双重作用下,黄山品牌吹响了涅槃蝶变的号角。

此去“华山一条路”。

在挑战面前,黄山率先作为,全面实施质量兴市和品牌强市战略,迎接挑战;在希望面前,黄山抓住机遇,用培育品牌的方式,重新擦亮黄山这块“金字招牌”。

2003年,黄山市质量兴市工作发轫于祁门县、歙县、黄山区,标志着我市质量兴市战略正式拉开了序幕。

2007年,在国家颁布《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后,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实施品牌战略的决定》《黄山市知名品牌评价管理办法》。一场质量兴市大行动迅速席卷黄山大地。

2012年2月6日,国务院印发《质量发展纲要》,提出建设质量强国的发展目标。随后,我市出台了《关于开展质量强市活动的实施意见》。把“质量”放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上系统谋划,提出了从“质量兴市”向“质量强市”跨越的战略目标。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这一目标令人期待,催人奋进。

推动“黄山品牌”向“安徽品牌”“中国品牌”升级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进入新时代,我市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品牌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契机。

看今朝,黄山品牌群星闪耀,星罗棋布,一批黄山品牌逐渐崭露头角。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3个,中国驰名商标18个,中华老字号25家,“安徽名牌产品”76个,“安徽省著名商标”187件,“安徽工业精品”14个,“安徽老字号”24家。

——“安徽省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教育社会实践基地”5个。歙县顺利通过省质量强县示范县考核验收。在全省首届企业质量改进经典案例暨QC小组成果发表赛上,金马股份有限公司的液晶白屏质量改善课题和车速指示起步滞后品质改善案例分别荣获三等奖。

——2010年5月5日,我市荣获“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市”。全市目前拥有国家四钻级以上酒家9家,安徽特色商业街8条,安徽省特色文化主题酒店3家,5A级旅游景区3家,4A级旅游景区22家。黄山旅游股份公司被评为第三届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企业”,黄山市中国旅行社、黟县徽黄西递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黄山区太平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荣获“首届安徽省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称号。

……

我市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背后,是我市品牌意识的自我觉醒,是老品牌的焕发新生,是新品牌的奋起直追。

品牌凝聚着丰富的内容,包括创新、信誉和文化等要素,而质量要素是基石。

我市坚持把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高全市质量发展总体水平的重要举措,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强化四个落实”,积极探索完善品牌培育和发展的工作机制。

——将政府质量政策落实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去,推进质量工作有实质有实效。

——将质量品牌升级工程落实到产业升级产业变革中去,激励我市企业敢做敢想敢改革。在推进质量品牌升级工作中,我市在注重推进产品质量提升的同时,突出了城市品牌和徽文化品牌等特色主导产业建设。

——将标准化建设落实到服务业质量提升中去,推动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服务产业。目前,我市已完成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3个,省级试点15个。

——将加强质量基础保障落实到检验检测机构建设中去,保证质量监管能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强了安徽省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黄山)、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等技术机构能力建设。

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

2017年2月6日,国内单体最大的茶叶检测实验室——国家茶叶及农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黄山)正式启用,主要开展茶叶、食品及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检测,以及茶叶品质鉴定和产地识别等研究。

该实验室由安徽检验检疫局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依托黄山茶叶质量安全研究中心组建,于2012年3月挂牌。

2017年,该实验室共检测样品1364个,检测项目25472项。其中,检出491项农药残留项目超过欧盟限量标准,保障安徽出口茶叶等产品质量安全。

标准是一切质量的基础,当今世界谁抢占了标准,谁就抢占了“话语权”。

我市在始终秉持质量强市,标准先行的理念,用标准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引导骨干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起草与制定,抢占技术标准制高点,掌控“游戏规则”。

近年来,一批优秀的行业标杆企业成为“制标者”,他们把先进的行业管理和产品要求写进“黄山标准”。

安徽新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活性稀释剂系列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高品质丁基/辛基缩水甘油醚绿色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被列入2017年度省重大科技专项,该项目填补了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细分市场国内空白,打破了过去长期被国外产品垄断的局面。

截至目前,我市主导编制的《链条式自动循环菜肴输送机技术条件》《地理标志产品

万安罗盘》《地理标志产品

三潭枇杷》《地理标志产品

黄山白茶》等4项省级地方标准发布实施。由市质监局牵头制定的“徽州民宿”和“徽州农家乐”两项市级地方标准已发布,成为我省首家以地级市发布旅游方面的地方标准。我市编制的《徽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这是全省首个跨行政区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

“国字号”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工作走在前列。2010年5月5日,我市荣获“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市”。太平猴魁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通过验收。黄山旅游股份公司被评为第三届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企业”,西递宏村景区确定为全国第三批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

“以争创中国质量奖、安徽省政府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安徽名牌产品、安徽省著名商标等为引领,实施品牌强企、品牌强市战略,推动‘黄山品牌’向‘安徽品牌’‘中国品牌’升级,为建设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的现代化新黄山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市质监局局长王震新擘画了黄山品牌发展蓝图。

从无形到有形,从有界到无界,黄山品牌正迸发出强大力量。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我市力争中国驰名商标达到25件,安徽省著名商标总数达到200件,安徽名牌总数达到100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数达到10件。

黄山品牌的明天,值得更多的期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