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汪琼
经典是历史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文明传承的瑰宝。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更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故而崇尚马克思主义经典是天经地义的修身之本,加强学习更是责无旁贷的使命和担当。
崇尚经典、学习经典当有楷模和标杆。我党领袖习近平总书记则是最好示范和忠诚倡导者。他一贯重视党员干部读书、读经典的问题,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谆谆告诫党员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他指出:领导干部在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同时,要追根溯源,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今年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他又一次强调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这一重要论述,既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贯思想,又体现出他从中国当前国情出发,立足现实和未来指出鲜明指向,为我们强化理论素养、党性修养、能力培养提出正确方向和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常说打铁需要自身硬,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崇尚经典,始终不渝将马克思主义经典当作终身信仰,同时更是学习经典的务实践行者。马克思有很多经典著作,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具体提到5部,它们分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哥达纲领批判》。习总书记不但十分熟悉这些篇目,深刻理解深刻内涵,就像熟悉老朋友那样熟悉原著,深知这些马克思经典著作,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思想内容,同时融会贯通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他还关注其他马克思经典著作,据公开资料报道,如《〈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对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同样具有重要指导启示意义,于是他深入理会内容,虚心汲取营养,正是这样,他忠于原著,领会精神,不但精心研读,还撰写学习体会,并向广大干部推荐。譬如上大学前,他就三遍通读《资本论》,写了厚厚的18本读书笔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就曾多次引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共产党宣言》等书籍和文章观点;他在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发表多篇学习解读马克思经典著作的论文;在浙江工作,又亲自撰写《之江新语》《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等多篇文章。这两本书中,同样多处提及马克思的著作和观点,这既是他对浙江工作的思考,也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具体体会。总之,作为我党领袖的总书记,他无论是在梁家河插队,以及在地方工作,还是到了中央,统揽全局,他始终都坚持认真学习深刻阐释有效导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且运用这些经典,深远深刻指导和影响着其治国理政的经韬纬略。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板样,崇尚经典,学习经典,身体力行做好马克思主义的倡导者、传播者,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起码准则。“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崇尚是一种态度,学习是有力抓手,马克思作为人类思想史和文明发展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伟人,无疑值得我们关注、学习、追随。而面对中国国情,提出要崇尚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并将其付诸具体行动,用以作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有力思想武器,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和必须追随的旗帜。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学习是前提,读书则是学习的主要方法。只有加强学习,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重温马克思的经典思想,孜孜不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习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到常学常新,当为最有效的途径。当前尤其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习好、贯彻好、传播好。
经典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就在于其中蕴含着回答时代问题、解决时代课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员领导干部能否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是关乎党运国脉的大课题,大使命,大责任。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板样,一往情深爱经典,凝神静气学经典,皓首穷经研经典,与时俱进用经典,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绽放出耀眼的时代光芒!-->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