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钱兆成
一名河北的农民,天生神力,能开300石的弓,因抗金而被人民铭记,最终被皇帝所杀,死后几被神化,他是谁?没错他就是岳飞。其实岳飞与高宗赵构之间的关系并非一直那么糟糕,甚至一度“圣眷最隆”:平定江南叛乱,由从五品超升正四品;克复襄汉,又由正四品超升从二品节度使;镇压杨么起义,再加授少保衔。南宋“中兴”大将中,岳飞年纪最轻,升迁却最快。但“中兴”大将中,吴玠病死,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和刘锜都寿终正寝,只有岳飞惨遭屠戮。为何如此?道理很简单,岳飞并非赵构的爱将而是恨将。
事情还是要从淮西兵变说起。绍兴六年秋伪齐刘麟率70万大军攻打淮西军,淮西军首领刘光世闻风弃城南逃,右相兼都督张俊飞马赶到采石矶严令“若有一人渡江,杀无赦”!刘光世大恐,对部下说:“弟兄们拼命向前打,救救我这颗脑袋。”最后王德和郦琼在霍邱击败刘麟,张俊声名大振。
至此,刘光世的官也就当到头了,宋高宗免了他的官,另外赏赐了他一堆金银财宝,刘光世便高高兴兴地享他的清福去了。
刘光世留下的烂摊子由谁来接手呢?“圣眷最隆”的岳飞是最热门的人选。眼看岳飞就要受到最大的恩宠了。但是宋高宗密令岳飞“宣抚诸路”,张俊就要完全被架空,他自然大加反对。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张俊不仅得到主和派秦桧和赵鼎的大力支持,甚至还得到主战派李纲的支持。李纲虽然欣赏岳飞,却不希望朝堂上武将压倒文官。这些人联合起来说服宋高宗易如反掌。而且他们根本不用说服,只需要搬出宋太祖祖训“强干弱支”这四个字即可。
光复故土,打回老家的目标本已唾手可及,却被张俊三两句话就打得粉碎,岳飞离开都督行府悲愤交加,越想越气,于是在路上就给宋高宗写信辞职。
这正是赵构对岳飞由爱生恨的转折点。岳飞这次请辞,等于从此告别宋高宗。因为,宋高宗发现岳飞请辞跟刘光世请辞完全两样:首先,刘光世辞职,天下没一个人觉得可惜,淮西军将领王德、郦琼以及都督张俊和监军吕祉为争抢淮西军兵权差点打破脑袋。而岳飞请辞,天下居然没有一个将领敢站出来觊觎岳家军。连奉宋高宗命令前去的张宗元也不接兵权,而最可能继承岳飞职权的王贵和张宪,更是忠心耿耿,一副与岳飞同进退的样子。
也就是说,岳家军眼中只有岳飞,并无宋高宗。特别是,岳飞请辞,岳家军中流言四起,险些引发哗变。苗刘兵变差点让赵构成了阶下囚,岳家军真要兵变,宋高宗的位置就真的保不住了。当时虽然还有张家军、韩家军和吴家军等,但路人皆知岳家军乃宋军第一精锐,真要反了,其他几家军联合起来也未必是对手。岳鹏举,从此由宋高宗的心腹大将变成心腹大患。岳飞的命运在那一刻就注定了。
绍兴八年,吃了豹子胆的岳飞居然上言,请“无子嗣”的赵构“建储”,这让赵构很是“怒发冲冠”。赵构那方面出了问题,岳飞“哪壶不开提哪壶”,深深地刺痛了赵构那颗受伤的心。
绍兴十年,金人撕毁和议,再次南侵,岳飞又率军奔赴了抗金前线,屡败金军,收复了河南大片失地。不过在大好局面前,赵构担心金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可能会迫于形势主动和南宋求和,进而放还被他们掳掠去的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那么他们便会与自己发生皇位的争夺。因此,在接到岳飞的奏疏后,赵构下令,让岳飞“措置班师”,“不许深入”。为了让岳飞尽快退兵,赵构竟然一日连下12道金牌,催促岳飞立即班师。即使这样,岳飞为了保护中原百姓南迁,竟然下令部队驻留五日,延误了回朝的期限,这是让赵构很没面子的事情,岳飞的处境已经相当危险了。
绍兴十一年4月,赵构以犒赏军功为借口,把张俊、韩世忠和岳飞召到临安,任命张俊、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名为升官,实际是解除了他们的兵权。7月,秦桧的死党万俟卨秉承上意,上章弹劾岳飞。岳飞意识到自己处境险恶,上书辞职,恳求高宗“保全于始终”,能放过自己,但高宗对岳飞的厌恶由来已久,根本就没打算手下留情。八月,岳飞被罢免了所有官职。9月,秦桧收买岳飞的部将王俊和王贵,诬告岳飞谋反,把岳飞关进了监狱。与此同时,赵构、秦桧与金国的议和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运作中。11月,南宋与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必杀飞,始可和”为议和的条件之一。
1141年12月29日,赵构不惜违背赵匡胤“不杀大臣”的祖宗家法,亲自下旨,以毒酒赐死岳飞,张宪、岳云斩首。
越用越恨,越恨越用只是赵构看似高明的政治手腕,可见宋高宗是昏君并不愚蠢。问题是,这些都是维护赵家天下的小聪明,举天下而奉一人,那么任何有才能的人都可能仅仅是这“一人”的棋子。赵构得以保全,但他早已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岳飞下狱身死,却被世人所铭记。历史功过留于后人说,人民只记得岳飞的精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