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方佳林
回乡下老家时,我常在一栋早已无人居住的老房子前凝神静思。我说不清是凭吊在这儿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桂娘,还是回味儿时在这儿度过的美好时光。总之,来到这儿,我会驻足,思绪会纷飞起来。
桂娘的真名实姓我不知道,村里人这么叫我和伙伴们跟着这么喊。她丈夫我见过,瘦瘦高高的个子,是外地一家药店的伙计,一年里只在年底回来小住几天。她大女儿早嫁人了,儿子去了部队上。她还有个小女儿和我们一般大小,十一二岁模样。我猜想,喊桂娘与丈夫的名讳有关,旧时乡村,有这种习惯。桂娘与我——当然还包括那些小伙伴们,没亲属关系,宗亲也不是。至于我为何这般长久地、深刻地思念她,这破蔽的住宅又如何成了我们儿时的乐园,怕是三言两语说不清的。印象中的桂娘,后脑勺盘着肥大的发髻,一双“三寸金莲”使她走路呈舂米筛糠状很不稳当。我与伙伴们进她家门时,她笑容是有的,可也不会再作出一些欢迎的举动。也许是小顽皮儿,讲不得礼节。于今想来,或许正是这种清淡,给了宾至如归的安慰,使我们无拘无束共享好时光。
我们白天在学校里受着管束,夜里就在她家放松。桂娘顾自洗洗涮涮理着家务,之后就着松明火笼子摆弄线脑针黹。那时的情形不像今天说的轻松,孩子们玩时不识轻重,也无规矩,损坏物件是小事,还不时吵架,吃亏一方哇哇哭闹。桂娘便放下手中活计居中调解,不恼不躁。总之,从没有把哭声带回自家引起纠纷的事情发生。父母们获知孩子在桂娘家,也不再担心,只嘱咐要斯文些。
都说小孩懵懂颟顸,其实在识人上比大人敏感,能从人们的一举一动乃至一个眼神,获取准确的好恶信息。可孩子们顽皮撒野的天性,会给桂娘制造多少麻烦!她的这分包容,套西方人的话,只有仁慈的上帝才能具备!
其实与孩子们交往也并不都是付出。童心是清纯的,懂得报答。比方说伙伴们上山打柴,遇有优质松明,首先考虑献给桂娘,她家因此就省出了灯油费用;比方说去小店买这买那,去生产队领这领那,借件农具递个消息,一般都是我们这群小家伙代劳。还有——记得正月里亲戚来往,她娘家来了一个叫“泉”的侄儿,年龄和我们相仿。那时粮食紧张,像我去学校读书,母亲就说,读书好,坐着不易消化,省得老是喊饿。泉住了一晚还没走的意思,见桂娘愁眉苦脸模样,我们便把泉诓出去玩,出了村才露出真相,囚犯般押他上了回乡的路;同时警告:再回转就揍他……这事说来不光彩,却是孩子们维护她的一种方式。也有把桂娘惹急的事——村里有个鳏夫,是个“戴帽”接受管制的,桂娘居然为他熬了一碗汤药要我们送去。我们拒绝了。她就摸黑自个儿去。后来老鳏夫登门致谢,连声说桂娘是好人。我们听得头皮发麻,又推又搡轰他走,还不允许他以后再有“桂娘是好人”的说辞。一个坏人说你是好人你还能是好人吗?没想到桂娘脸乌了下来,说:你们过来!我们便过去。她憋了半天才叹了一口气说,一个孤老病倒在床,可怜不?一个读书出身的人,丢了工作只好回乡在土坷垃里找生计,容易不?他不过是在旧社会的政府里供过职……这件事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那时走集体,没收自留地,各户截留的菜地巴掌般大。人们顾不了合理密植,番茄洋葱青菜萝卜栽得不留间隙,界沿栽东瓜南瓜向日葵等,去争地盘争阳光水分。桂娘却把藤蔓类栽在地中,边沿也不栽向日葵。可邻地的这样种。不认地界的藤儿就爬到桂娘地里,蛇一样缠得辣椒番茄枯黄衰亡。对这种“蝗虫吃过界”的行为,路人就有了愤慨神色,说给它一锄头截断了它!清除是天经地义的,可桂娘犯了难,说藤上结了瓜,下不去手。邻地的主儿惯于耍横,众怒不怕,可受不了桂娘的宽容,夜里偷偷把那藤儿扯了回去。爱占便宜是人性的弱点,村里为“寸金地”吵架斗殴的,不胜其数,可从没人与桂娘发生这事。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贫穷面前乱了心性,可怕的是身边出现了富有而你又十分敏感并且去做出一些不可理喻之事。
村里有户人家,丈夫在上海工作收入好,日子就过得宽绰。那妇人喜欢显摆,买来一提肉就会在人前炫耀,说看,这猪的膘头多厚;穿件时鲜的衣服,就往人堆里挤,还搓着衣角,说瞧,这布料的质量超过旧时进口的英国货。街坊邻居的眼珠子渐渐绿了,先是不搭理,后来就把她乃自一家当仇人来对待。她家也有一大家族人,于是反击。嫉妒是一种最肮脏也是最危险的情绪。我怀疑后来出现的毒死牲畜现象与这有关。桂娘虽说对家境宽绰的人家也很羡慕,但从来不说“有什么了不得呀”、“短命鬼呀”什么的。她一如常态,见面招呼、说话。那妇人一颗箍紧的心一下子松弛了。她报答的方式也特别,选举干部时,破天荒提出要桂娘当妇女队长。这让大伙儿很费了一番心思。人们心里是乐意的,可女干部要有股泼辣劲儿,要有处事果敢的魄力。这些恰恰是桂娘的短处,连我们这些小家伙也觉出她实在太平凡,几乎没一点锋芒,难以号召众人。
学雷锋活动展开后,村里的气氛和缓了一些。雷锋的事迹真感人,连领袖也发号召学。小伙伴们便想把桂娘与雷锋联系在一起。可睁大眼睛搜寻,居然找不出可用来写成文章的事迹。本来送汤药给老头是事迹,却又声张不得。村里出了学雷锋专栏,表彰了许多好人好事,桂娘的没有。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干部当不了,榜也上不了吗?我们便去给桂娘参谋,想让她出点事迹好上榜,不然太亏了。桂娘说,学雷锋啊,你们要抓紧学;我一个妇道人家,亏什么亏呀?
我初小读完就去公社所在地读高小,后又继续升学,去了更远的地方。再之后,就留在了外地工作。家乡的许多人与事都渐而淡去甚至了无痕迹,唯桂娘的点点滴滴清晰可忆。在人生之路上,她的脚步迈得平稳,走得悄然,甚至惊不起一只蝴蝶。然而,听说她去世时,备极哀荣,送葬的队伍走成了一条龙。可惜,那队伍里没有我,成了一分永久的愧疚。
今天,倘到街口巷尾溜达一遭,还不时会听到“桂娘是好人”的赞誉。“好人”的概念我没有深究过,因而定义得笼统。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为国为民取义成仁的,是英雄豪杰式的“好人”;一心为他人着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是雷锋式的“好人”。也许是不断增添的阅历帮了忙,如今方悟出“好人”内涵的丰富与外延的广博。如果说“好人”是一条河,就有源头、水流、滩潭之分,不能只去欣赏浪花;如果说“好人”是一株树,亦有树根、树干、枝叶之别,不能只去赞美果实。桂娘的仁爱、本分、包容和悲悯情怀,窃以为堪称树的根部,水流的源头。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美——譬如瑞气霞光吧,会把千山万壑晕染得壮丽辉煌,但身处其中的人们,或许觉得天地本该如此,反而会对身旁偶尔开放的花朵表现出兴趣;大爱,是荡漾开来的春风,是氤氲开来的馨香,生活着的人们,只是觉得温馨、惬意、富有情趣,更难发现爱在何处、爱从何来了。
我崇拜生活中取义成仁的壮举,但毕竟凤毛麟角;我赞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式的人物,但人都有着一定的人伦关系,肩上担着各自的责任、义务;我向往流光溢彩,但现实常使我产生望尘莫及的困惑。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生活在各自的圈子里,经历的是平凡人生。其实,平凡中流露出的,才是真性情,真操守;也唯有波澜不惊的平凡,才易于仿而效之。像桂娘,安分自律,勤勉生活;对人,力所能及时,给予帮助,力不能及时也能给以好心情。
倘若人人都成为天地间的一缕春风,无疑会酿出人间的大爱!我是这样想的,而且,儿时的那些伙伴们大概也会这样想。在我们心中,都有着对桂娘剪不断的思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