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程瑞嘉
县城新塘村有条紫云路,紫云路上有个扫地人。扫地人因身体残疾而显得与众不同,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所致吧,只见他的嘴唇有些歪斜,手脚因伸展不开而显得不利索。他右手拿一个扫把、左手拿一把铁锨,铁锨的木柄很短,大约只有普通铁锨木柄的一半,可能是因为紫云路狭窄的缘故,为了扫地时不妨碍过往的人们走路而特意做成那样子的。在他身边不远的地方放着一只破铁桶,铁桶的口沿和拎环已经损坏了,用一些杂七杂八的废电线捆绑在一起,好在不妨碍装运垃圾。
他在认真地清扫着地上的垃圾,先是把地上的垃圾清扫到一起,然后用铁锨畚起来倒进铁桶里。已经装有大半桶垃圾了,只见他在装垃圾的时候用脚将那些松散的垃圾踩结实,这样铁桶就能多装运些了,他也省却了多跑的路。他的身上经常穿着不太合身的衣服,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显然是从别人那里淘汰来的,脚上的一双解放鞋也是,已经破旧了,由于不合脚,踩垃圾的时候甚至将鞋子也踩进垃圾桶里去了,拿出来的是一只光溜溜的脚。他将那只光溜溜的脚放在另一只脚的鞋子上,然后伸手把垃圾桶里的那只鞋拿出来穿上。
紫云路的一头通到新安学校,一头通到大铭山庄和富丰路、百花路一带居民集中的地方。上学的学生多,又大多是小学生,所以吃零食的人也多,特别是上学和放学的孩子,喜欢买零食或从家里带了零食在路上吃。吃过了喝完了随手就把包装物扔在地上,所以这条路要是没有这个残疾的扫地人,不知道要脏污成什么样子呢。
每次上班的时候,大都会看见他在路上清扫。他扫地非常认真,而且很少看路过的人,只看地上的垃圾。他每次总是从紫云路的一头扫起,然后一点一点地清扫过去,直到路的尽头。
他扫过的路总是很干净,看不到一点肮脏的东西。有些路过的小学生喜欢跟他开玩笑,故意将手里吃剩的食品盒或是塑料袋丢弃到他已经扫过的地上,他看到了也不恼,而是慢慢走过去用扫帚和铁锨畚起来倒进铁桶,然后站在那里看从他身边走过的小学生。路过的人实在看不过眼了,说那小学生不应该往地上乱扔垃圾,特别是将垃圾扔在人家刚刚清扫干净的地方。羞得那些小学生拔腿就跑,以后就再也不随地乱扔垃圾了。
下雨天我撑着伞上班路过,看见他仍在路上清扫垃圾,头上戴着箬笠,身上披着一块白色的塑料布。由于清扫的时候手和脚以及身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所以那块塑料布就显出了遮挡不住的地方,他双手的袖子和脖子都被雨水打湿了。他顾及不到,仍在地上寻找着垃圾,一点一点地清扫,用铁锨畚了装进铁桶里。那认真的样子,谁看见了都会感动的。
因是残疾人,他清扫的速度可以说是比较慢的,而那条叫紫云的街道看起来不是很长,可也不是很短,特别是对身体残疾、行动不便和动作缓慢的他来说,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他竟然能够让这条叫紫云的路始终保持干净清洁,让人们走在路上感到舒适安宁,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让正常人都感到为难的事情,一个残疾人却做到了,他是在用心扫地。
走在这条路上,由于工作忙或是家事多,人们或许早将那个扫地的人忘了。只有看见地上垃圾成堆,或是不小心踩上一泡狗屎或被地上的一块香蕉皮滑倒,摸着被跌痛的头或屁股,才想起那个清扫垃圾的人。于是相互询问打听:好像有几天没见他了,那个清扫垃圾的人呢?是不是病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