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余长舟
新课标指出,小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应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由此可见,新“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的区别在于它的交际性和实践性。新“口语交际”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技巧,养成与口语交际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接物的交际能力。那么,教学中该如何落地生根呢?
语文教学
有意识开展训练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在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识字教学。在识字教学中,老师训练学生口语交际最常用的方法是扩词和造句。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识记生字的技巧,这也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
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处处留意,挖掘教材的语言要点,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另外,还要充分借助教材中的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说清楚图意,训练学生观察说话能力。
朗读教学。加强朗读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方法。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采取领读、齐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达到训练学生有感情表达的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发音清楚,然后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语气。
创设情境
让学生无拘无束进行
利用实物创设情境。为了使课堂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利用实物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喜爱的一个主题,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让学生自然会融入其中。
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特点,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可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其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看图写话训练《美丽的秋天》时,教师可将秋天的美景制成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到“美丽的秋天”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从而激发起学生想要描述、赞美、交流的欲望,并且教师要适时地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让学生之间互相练习。
利用课文为学生创设表演的情境。学生对内容有趣、情节生动的课文比较感兴趣,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利用课文,让学生充当不同角色,置身其中,演一演。例如,教师可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讨论故事中的角色是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然后让学生看看自己最适合哪个角色就演哪个角色。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从而体验到说话的成功与喜悦。
课外资源
尽可能充分利用
语文课的教学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资源,采取丰富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班会给学生讲生动有趣的故事,之后再让学生复述故事的大意。这样的互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另外,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搭建舞台,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口语交际实践的机会。例如,组织学生参加朗读、演讲、讲故事活动等。总之,凡是能够让学生“说话”的机会,教师就应交给学生,以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