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患难见真情

2022年02月21日 10阅读 来源:黄山日报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每天早上5点,歙县岔口镇大坑源村益洲村民张少华都会准时起床,烧开水、洗毛巾、煎中药、用豆浆机榨流质食物……“这是我每天起床后必须要做的几件事情。”56岁的张少华看着病床上的妻子告诉笔者,“开水烧好后倒下来凉,洗好毛巾给她擦完脸、擦完手后,开水也凉得差不多了,就开始给她‘喂’药和早饭,五年了,我在时间上都找到规律了。”

因为妻子完全没有了知觉,也不能说话,所以护理起来要格外细心,也特别繁琐。“我不可能放弃,只要妻子活着,儿子和女儿就还有妈妈。”1000多个日日夜夜,张少华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照顾着病榻上的妻子。

2009年12月,妻子张德琴突发脑溢血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极度障碍,经过反反复复的手术,住了10个多月的医院后,花去了30多万元的医药费,张德琴的命是保住了,但从此却变成了植物人。成了植物人后,张德琴连简单的咀嚼和主动吞咽功能也丧失了。“不能吃饭啊,怎么办呢?我就把苹果、面条、稀饭等放到豆浆机里面,榨成汁后再用针筒慢慢推到妻子的胃管里面,一次量又不能多,一天要‘喂’五到六次。”为了增强妻子的抵抗力,张少华总是想着法子让妻子增加营养。

事实上,“喂”饭只是张少华照料妻子的一部分。醒着的时候,妻子张德琴尽管眼睛会睁得很大,但她对房间里的所有动静没有任何反应。由于长期卧床,她的手脚已明显萎缩了。“血液循环不畅通啊,要经常给她全身按摩。”张少华为了尽可能减缓妻子的肢体萎缩,也为了妻子不长褥疮,他每天至少要给她做12次翻身和全身按摩——每两小时一次,即便是大冬天的晚上。五年了,寒来暑往,他没有完整地睡过一个好觉。张少华说,这些按摩手法,都是妻子住院期间,从医生那里学来的。除了护理手法专业以外,张少华家的护理设备也是专业级别的,从医院买的病床、气垫,张少华还用竹篾自制了个靠垫,用来给妻子翻身用。

在妻子张德琴的床边,张少华给自己搭了张简陋的小床——因为要频繁起夜。“除定时给她翻身按摩、给她‘喂’吃的外,她大小便也不能自理,还要定期更换导尿管、导尿袋。”每天忙完这些事以后,张少华都会坐在床头,和妻子说说话,聊聊天,跟她说说子女的近况。尽管已经是植物人的妻子完全给不了张少华任何回应,仅仅是无意识的一个眨眼,却能让张少华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半天。

张少华家有4口人:除妻子张德琴外,他还有一个在北京服兵役的儿子,一个在外务工的女儿。“本来多好的一个家庭啊,儿子是北京总政军乐团的一名优秀士官。女儿职业学校毕业,也不需要我们操心了。”16岁就开始干砖匠的张少华本来收入也不低。“我原先一直在外负责工程施工,一年几万块的收入是稳的。现在还有人约我出去干活,一年净赚5万元,可是我怎么走得开呢?又怎么可以走开呢?”为了照顾妻子,张少华不得不放弃工作,以便更好地照顾妻子。

“夫妻之间什么是爱?我想就是不抛弃,不放弃吧。”尽管唤醒妻子的希望非常渺茫,但张少华说他一定会坚持下去,绝对不会放弃。因为他对妻子的这份爱、这份责任,他也被大坑源村村民誉为深山“最美丈夫”。

·凌利兵 郑薇 吴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