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网红”院士刘先林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黄山日报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唐剑锋

如果你不认识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测绘专家刘先林院士,一定会以为这是一位“工人师傅”。这位衣着朴实、不讲排场,甚至用着掉漆办公桌的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就不止一次被人当作过“工人师傅”。由此可见,刘先林院士是多么随和,也许在他眼里,只有科研和工作。

记得今年上半年,一张来自《新京报》的照片,让7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意外成了“网红”。照片中,白发苍苍的刘先林坐在高铁二等座上,赤脚穿旧鞋,仍笔耕不辍。照片经微博发布后,引发网友点赞,有网友直呼“又见扫地僧”。现年78岁的刘先林,现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他毕生致力于测绘仪器国产化研究,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刘先林院士,按规定本应享受副部级待遇,出差坐一等座、头等舱都是给予他的礼遇。就在不久前,刘先林院士一张用了三十多年、磨得掉了漆的办公桌,再次引起了舆论的关注。他曾多次拒绝更换新的桌椅,理由是“椅子太舒服了容易走神,只有坐硬椅子,才能出灵感”。懈怠几近是人类的通病,刘先林院士治“懈怠病”,有自己的“高招儿”:那就是坐二等座、用磨得掉漆的办公桌,“椅子也不能太舒服”,太舒服,容易懈怠。只有“不走神”,“才能出灵感、出成果”。

一个人,把全部心思都用到了学习上、科研上、工作上、攻关上,就不会对功名利禄太过重视。对于坐高铁二等座照片引起的网上热议,刘先林院士解释说,之所以没有买一等座,是因为有几个同事一起坐车,他们要在车上讨论些事情,大家就一起买了二等座。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丁剑介绍,刘院士出门乘坐列车都是和团队成员在一起,“团队成员都是些学生、普通科研人员,他们坐不了一等座,所以刘院士就和他们坐一起,都是坐高铁二等座。”为了工作、讨论事情方便,刘院士出门“都是坐高铁二等座”,也便成了家常便饭。

现如今的“网红”一词,是网络红人的简称,专指那些因某个事件或某个行为在网络上有点小名气的人。按刘先林院士的科研成果和获奖情况,可不仅仅是“小名气”,但对于一个把心思全都用在学习、科研、工作、攻关、带团队上的大家来说,连功名利禄都可以抛弃的人,是不会挣“网红”的。刘院士的“网红”,是不经意的“走光”,没有刻意追求过,反而是这样的“网红”让大家肃然起敬。

一位不计较“坐高铁二等座”的科学家,一张用了三十多年、磨得掉漆的办公桌科,这样的搭档代表了一种高尚品质,这种品质正是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真正原因。有一点,我想刘院士还可以“再网红一把”。惜时如金的刘先林,在办公室喝水的咖啡壶并没有盖子;据说是为节省开盖和多次倒水的时间,把时间挤出来更多用在科研上。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刘院士为工作、讨论事情方便,不坐一等座、头等舱的原因了。其实,像刘院士这样一心为国的科学家还有很多很多,但他们走进“网红”行列的人还太少太少,不为人知,默默奉献。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们的院士当“网红”不再是新闻,而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会植厚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院士的良好氛围,这或许是我们更为喜闻乐见的事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