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情书当年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黄山日报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伍劲标

高年级一个男生写给一个女孩的小纸条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把字条交给当校长的我,要我处理这个男生,理由是是这个男生不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小小年纪就会写情书了。

我把那个男生写的“情书”拿过来一看,嘿,小屁孩,真有勇气真够直白的,就写了一句话:“XX,我喜欢你!”

看完之后,我不觉呵呵一笑,我告诉那位没收“情书”的老师:如果是成年人写的,这可以算是情书了,可是在小学里,这不能算是情书。小孩子的“喜欢”和成年人的“喜欢”是不一样的,小孩子的“喜欢”不是爱,他们不过是借“喜欢”两个字表达自己心中的好感罢了。

那位老师走了之后,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当年写情书的青春年代。是啊,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女子不怀春?红尘滚滚,谁没有过情窦初开羞羞答答的时候?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人,谁没有写过情书?

初三毕业那年,我十六岁,好像我们那一个班的同学几乎都是十六岁。那真是人生的花季雨季呀,经历了初中三年的同窗生活,突然一下子就要分开了,心里的那份依恋,那份不舍,不知如何表达。于是脑子灵活的同学发明了一种表达方法,把自己的毕业照片送给自己最爱慕的人。照片是烟幕弹,真正的内容在照片的北面,那里有自己心里最想说嘴里却不敢说出来的话。这个方法一下子就在全班流行开来,一个个痴情少年,捧着自己的的黑白半身照,战战兢兢地等在心仪的女生必经的路口,惴惴不安地把背面写着青春秘密的照片递到女生手中。

我记得我也给一个女生送过一张照片,依稀也还记得照片后面写着几句话:“长江的水,黄河的浪,三年同窗情,今生毋相忘。”我也还记得那女生回赠了我一张照片,遮眉的刘海,明亮的双眸,调皮的虎牙,搭在肩头的两根小辫。那时她的文学比我好,照片背后的语言比我写的更有诗意:“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很显然,那时候她就已经读过两汉佚名的乐府诗歌《行行重行行》了。

当然,那是青春岁月里一段美好插曲而已,就像一句话说得那样: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年少的心中有渴望,有憧憬,有向往,就是没有对前途未卜的预知。读书、工作、生活、成长、竞争,许多的人世间的烦恼,许多现实中的面对,当年情书里幻想的美好,总归化作往事如烟。

后来读书,读名人,读到他们的爱情,自然就读到了他们的情书,那才是真正的情书呀。

沈从文给张兆和写了多少情书呢,确切的数字现在已很难查证了。但从他的情书中,我看到了一个爱恋中的男人,他小心,他敏感,他絮叨,他固执。文字很淡,用情却极深,“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样的语言,这样的情书,难怪成了二十世纪最为动人的誓言。

和沈从文情书中的谨慎、幽微,伤感、迷茫相比较,瞿秋白写给夫人杨之华就显得是那么朴实而情深:“之华:临走的时候,极想你能送我一站,你竟徘徊着。海风是如此的飘漾,晴朗的天日照着我俩的离怀。相思的滋味又上心头,六年以来,这是第几次呢?空阔的天穹和碧落的海光,令人深深的了解那‘天涯’的意义……”

最近看胡适的诗,那又是不一般感觉的情书了。胡适和夫人江冬秀是包办婚姻,他是个大孝子,为了母亲,他认命地维持着婚姻。在这期间,胡适那相思成灾的情诗是写给另一个女子的。那是他婚后七年再次邂逅的女子曹诚英,曹曾是江冬秀的伴娘,在第一次见面的婚礼上,胡适就记住这个美丽的女子。七年后,他们再次相遇,一个婚姻已平淡如水,一个离婚心内郁结。在西湖,胡适疗养的烟霞洞,他们倾心相爱。他的《西湖》里有她:“十七年梦想的西湖,不能医我的病,反使我病的更利害了!”他为她写下不少情诗。在杭州分别后,这段婚外情也跟着结束了。胡适毕竟是理智之人,在妻子的哭闹中,他最终逃避了这段感情,让诗里的女子永远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就这他还写诗宽慰自己:“不见也有不见的好处:我倒可以见着她,不怕有谁监着她,在我脑海的深窈处:我可以抱着她,亲她的脸,虽然不见,抵得长相见。”

名人情书里,也有缺少人情味的,鲁迅先生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他写给许广平的情书,从头到尾都是浪漫不足严肃有余,完全一种兄长的语调,称之为“广平兄”,字里行间,不见有你侬我侬海誓山盟的言语,多是人间冷暖如何处世之良言。偶然流露的一点温存爱意,也像民国年代的某种空气一样稀薄。难怪有人说:鲁迅可敬,却不可爱。

好的情书,纸短情长,一句“幸毋相忘”,廖廖数字却表达出山脉一般绵延万里的情感。然而,时代变了,情书的方式和内容也变了。网络时代的爱情,真真假假,雾里看花,键盘上打出来的情书,多了直白、生硬,少了含蓄和甜美。相比之下,还是那个高年级的小屁孩的一句“XX,我喜欢你”,更纯真,更可爱,更发乎内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