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江红波
黄山市二模考试结束,学校组织高三学生登黄山,为着学子们都能奋斗到最后阶段。
在云谷寺下车,稍微作了调整,“清华一个”,“北大一个”,检票的一边数人数,一边鼓励着,学生开心地依次检票进了大门。巍峨的黄山,我来了;绵延的石阶,我来了。
石阶从眼前起伏而去,更多是陡峭的“之”字形,留神脚下的路,想着前方的学生,风景也就无暇顾及。优美的风景是游客的,我要的是学生的安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校园的桃红李白都已凋零多日,可黄山峡谷路外的灌木似乎还没睡醒,尽是光秃秃的枝桠,偶尔见到枝头那鼓囊的叶芽。
熟识的自家学生,在山回路转处出现,路途的险峻,小组分的队伍,在斜坡处只能是三五成群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友情。看着学生自由组合的队伍,同学三年多少有着相互的了解,我要做的、给予的只能是鼓励:一路少歇息,多走动,你们互相帮助鼓励吧!背包,或者搀扶,在登山的道路上,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样需要真诚关心帮助的朋友。在教室里,我就跟学生说过,同登山,共挑战,我们登山不仅是怡情,更是为磨砺意志。
脚步开始越来越沉重,感觉汗已微微渗出。人还在,腿却不是自己的了。抬头看着路外的风景,仰望山顶那陡峭的岩石,那石壁缝隙中的松树在召唤着。师道尊严,我继续前行,登黄山,他们是主角,我只是伴随者。
路边的水池,清澈见底不见游鱼,随手撩起冰冷刺骨,却让人清醒。丝丝的寒意,那登山的燥热顿时烟消云散,继续出发。学生的队伍断断续续的,看着陌生或熟悉的面孔,都及时鼓励:无限风光在险峰!
突然间抬头,看到前方突兀的飞檐,白鹅岭终于出现了。眼前那高耸的没有护栏的台阶,仰望着让人心悸。登顶,却是一份收获,况且隐约听到平台上学生的呼喊。我低下头来,一步一数,心无旁骛地数到一百,抬头看时,已经近在咫尺。快走几步,也就在平台上眺望风景,先到的学生,给我让了位置,又有几个过来:老师,咱合个影吧?
我在显眼处静静地坐着,看着那些欢呼的学生,呼喊着合影留念。快乐是他们的,看着他们的兴奋,我有着观望的慰藉。约莫十几分钟,那些被我一路赶上的同学都到达了。我给他们指明了前行的道路,稍微再休息片刻,一起去光明顶。低矮的黄山松绿意盎然,高山草甸的龙须草,却是依旧金黄匍匐在地上。
对面的鳌鱼峰,如织的游客在那儿留恋合影。看小小松鼠跃跃欲试的,想一跃而起,是“松鼠跳天都”。另一山顶纵横层次分明的岩石,犹如盛开的莲花。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它们在那里,是记忆里美丽的容颜。扫视了一眼身边的学生,看准前行的方向,出发吧!
在松树林间穿行,他们有他们的快乐,放慢前行的脚步,我也就不参与其中。原本就是一个山里人,有着下山的亲历,连蹦带跳,时快时慢,惬意至极。登上百步云梯,远远地就看见那玉屏楼,似乎听到游客的赞叹。
迎客松前,排队照相,人流斗折蛇行。我登上突兀岩石,举起手中的相机,留下松树的英姿。然后,坐在路边的松树下,在阴凉中等学生到来。下山的路途要说清,集合的地点要明晰,更重要的是不要小看下山的轻松。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在眼前出现,一次次的招呼。
风景是熟悉的,美景也拍不完,还是认真走路为好。我几乎是跳着下山的,或是一路小跑。多年前在山里教书时,那台阶都是一步几个,终于找到曾经的感觉,没料到在半路,追上2个男生,他们在我之前十几分钟下来的。然后,师生人一路脚步不停地跳跑。在路人异样的目光中,也是艳羡的注视中,我们很快冲到慈光阁,时间才一个半小时。
2016年的高考结束了,我班本科上线38人,是全校本科数最多的班级。想起四月里的黄山行,跟着学生一起登山一起下山,虽然双脚疼痛,但能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忧伤着他们的忧伤,那一份同甘共苦,才有着六月的慰藉。
登山,不仅仅是看景,而是为着一份更远的追求。回望黄山四月天,思考2016年的高考成绩,真是不虚此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