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深爱徽州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黄山日报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徽州,一个提及便觉得厚重又儒雅的名称。曾看过一篇文章,开头一句写到“徽州,每翻动一块石头,便是一段历史……”当时觉得这句话真是矫情有余,一块石头?一段历史?当如今我只身徽州这片土地八年,虽不是徽州人,却到处嗅着徽州的味道。每当走进大山深处的徽州村落,踏着徽州土地上的青石板,抚摸徽州的一砖一瓦,突然感触到那句话的力量,便不再置疑,渐渐爱上了这片土地……

八年,不算长,但却也文绉绉地恋着徽州的每一丝气息。大学时代就曾朗读过汤显祖的一首诗:欲识金银器,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由于学的播音专业,当时只是痴情投入的朗读,觉得朗朗上口,又颇能显示我专业的功底而沾沾自喜。究竟汤显祖为什么会“无梦到徽州”呢?我却不以为然。“无梦到徽州”这句话后来受到了一些争议,且不管汤显祖心中是褒是贬,徽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依然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向往。后来,我真的来到了徽州,但却不是来圆我“欲往”的梦,而是扎扎实实住下来。也不是“游”,而是以一个“新徽州人”的身份,为其历史与未来传承、奋斗。

徽州,之所以让我深爱的原因不仅仅是赏游一次所看到的那些美景,也不是你登过一两次黄山,去过几次西递、宏村,或拍过几张粉墙黛瓦的摄影作品那么简单。她底蕴深厚的徽州文化的确可以说是博大精深。真如那句话所说:“在徽州,每翻动一块石头都是一段历史……”徽州的每一砖一瓦真真切切都有它厚重的文化气息。那隐逸于青山绿水之间的徽州古村落、散落于老宅深院里的字画楹联、耸立于村落路旁的牌坊亭阁、还有宏伟庄严的祠堂、以及古民居上那些精美的雕刻……细细品味,颇有感触。它们真实地向我们诉说着徽州这片土地上曾有过的辉煌文化,令世人不能忘怀。

深爱徽州,的的确确是因为她的优美与深邃。来过,便不曾离开。从一个外乡人到“新徽州人”,爱上徽州是我在这里工作、生活后所萌发出的“徽州意识”,我也曾戏谑自己在徽州气息的熏染中竟有了一种“徽州民族主义”倾向。这种倾向让我着迷似的爱上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条肌理,想深入,更想深远。胡适口述自传里曾说“我是安徽徽州人”,每每读到这句话,我总会有慨当以慷的激动,简单七个字,却是如此的铿锵有力,这是怎样的骄傲与自豪。胡适先生是个重感情的人,他一生有两个情结:北大情结和徽州情结。至此,我百般无奈我不是出生在徽州,所以,我只有深深的热爱这片土地来解我心头的那丝遗憾。徽州有很多地方值得深入了解、保护,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还有下下一代人,该怎么继承并光大徽州文化?其实关键不在于找听客或是看客,而是要唤起徽州人的主人翁意识,建立对乡土的热爱和先辈的敬畏,以一种责任热爱徽州历史,这样才能让徽州文化源远流长,传承发扬。

徽州人眼中他们的故土那样优美:黄山白岳,大好河山,新安胜境,独一无二。我和从小生于徽州的孩子不同,徽州的一切对我来说还是有很多陌生的地方。也正是这种与土生土长的徽州人所不同的感知,让我层层递增地爱上这方水土,这种过程是美妙且绵长的。在徽州,除了那些处处可赏的美景,仔细考究徽州的一些地名,也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情。除去“王村”、“许村”、“郑村”、“江村”这类“家族谱牒”意义的地名之外,我们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山水小品、清新可人的一些地名,例如:休宁的“蓝田镇”,徽州区的“西溪南镇”,歙县的三潭:“漳潭、绵潭、瀹潭”等等,数不胜数。茗洲、瞻淇、瑶溪、石潭、黎阳、奕棋……这些典雅精致的字眼可都是徽州的地名,你可陶醉其中?

深爱徽州,怎能用这些寥寥的段落就期以表达心中那份欢喜?徽州人、徽州物、徽州景、徽州文化,我以新徽州人的身份深切的眷恋着。在此,仅以这些不成器的文字献给大家,我志愿做徽州的宣传使者,以各种方式同你一起走进徽州,了解徽州,祝福徽州,祝福我们伟大的民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