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张玲
文/图
秋意渐浓,薄衫见凉。
有人说此时于秋用
“赏”字为时尚早,因为漫山没有了倾城的绿,霜露未浓,少了“层林尽染”的多彩;用“踏秋”又有迁就之感,“踏”的轻快多用在春天,而秋多少有点厚重;应该用“品”,“品”字有味觉,有触感,能回味,是荡气回肠的萦绕。时至昼夜等长的秋分,良辰美景,浅醉微熏,与这季节相匹配的大概致只有酒了。
对于酒的认知我是浅薄的,觉着酒有品性之分。白酒是东北汉子,浓烈高亢,强悍豪放,最喜曹操“煮酒论英雄”之说,有霸气。白酒生来与男人有关,而致柔致美的红酒得到众多女性的青睐。我也喜欢红酒,可又觉着她是舶来品,带着洋气,宫庭式的华贵气息给人压迫感,有敬而远之的心态。对于一袭粗衣布衫的我最与家乡自酿的封缸米酒契合。
家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天柱山脚下——茶庄村。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千年来就有酿造米酒的传统。这一传统从何时何日开始也没有人知道,只是老人们口口相传中得知,甚至有汉武帝封山问禅祭拜天地时,用的就是村民自行酿制的封缸酒一说。不论这个传说是真是假,而我们家乡酿制的米酒,携着独有的魅力真真切切地传承下来。
每年的5月、10月,是酿酒的最佳时节。那时,酿酒师父赤着黝黑的背脊,汗水从背脊滑落下来浸湿腰际,默默无语地忙碌着。高品质的封缸米酒都是选用优质的红壳糯米为燃料,采用纯根霉酒曲糖化自然发酵,长年封存、自然陈酿而成。选粮、冲凉、蒸饭、发酵、储存,酿酒师父们在酿制过程中仔细观察,凭借多年的酿造经验掌控着酿酒过程中的变化,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酒曲的用量、原料的多少,每一道工序都是时间的沉淀,每一个环节都是芬芳的酝酿。
“窖藏”是封缸酒独有的特性。当我站在地窖口看到一缸缸用桑皮纸封存的糯米酒时,仿佛看到秦始皇兵马俑静默地矗立,此时,时光被灰尘密布,时间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冻结,5年,10年,20年,或许更久。
取一杯米酒轻嗅,清香扑鼻;轻轻晃动酒杯,琥珀色的酒如凝露,残红挂壁;细细品味,唇齿留香;微微送入口中,一股浓郁的酒香混合着糯米香味,顺着舌尖流向咽喉侵入腹腔,有投怀送抱之温暖,有化骨绵柔的陶醉,这种感觉让人难忘。记得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想必知性美女喝的也是自酿的米酒,只是她喝得不仅仅是酒,而是诗情画意,意欲在思、在酿、在盈袖暗香的意韵,此情此景,怎不叫人销魂?
人说闻香识女人,而米酒似女人,虽含脂戴粉,面如桃花,但是经过时间的酝酿、封存、沉淀、内心积蓄着火一般的柔情,千回百转,心却如大海般宽阔,无边无际。
酒与女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当我遇到七十岁的涂妈妈时,除了惊讶她的驻颜有术之外,更对她与酒的故事产生了兴趣。老人喜欢小酌,长年累月从不停息。老人的丈夫涂老修年轻的时候学过酿酒,后因老婆子爱喝酒,重拾酿酒技术,建起了家庭酿酒作坊。也许是用了天柱山脚下琼阳川泉水的缘故,亦或是对老婆子的一往情深用心制作,他酿造的糯米酒色泽艳丽、质地纯厚、甘甜可口,制作过程中很好的保存了米酒的营养成分,使得他的米酒作坊名传千里,从而“老修”这个品牌入驻到爱酒人的心里。
有故事的酒似乎给人更多的想像。当我举杯轻品时,窗外细雨朦朦,正是:闲饮酒,醉清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