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刘菁兰
每个黄昏,沿着这条河散步,是我一天时光中最悠闲的时刻。
一条窄窄的小道两旁,一畦畦菜地散发着久违的泥土的气息,令我欣喜也令我感动——这是我多少年都没有亲近过的恰似故乡的味道。辣椒秧刚刚植下去,嫩嫩的叶子散发着莹润的光泽;茄子淡雅的紫色的小花,羞怯怯地微露着脸;蚕豆长势迅速,一晃已有半人高了;豌豆苗沿着竹竿子一路攀爬,一路结荚,颗颗饱满壮实;最喜的是那沿着堤坝的缝隙盛开的野菊花,一张张小脸黄灿灿的,依偎在黄昏迷人的光线中……
草自由自在地生长着,花若有若无地开放着,人不悲不喜地漫步着,大家各自安好,这是夏之初独有的淡淡的、疏朗的景象。这种淡,是相对于春之繁盛、夏之浓烈、秋之绚丽、冬之凝重而言的。夏之初的时光,犹如一个顽皮的孩子,从春的嘈杂热闹中抽身,又不愿立刻投入夏的繁盛炙热,于是,它靠在季节的边缘,远远地站着,远远地看着,仿佛一切都与它无关,又仿佛一切都是它预先安排好的样子……这种漫不经心的感觉,其实是最舒适熨帖的,让人忍不住希望这时光长些、再长些……
我天天在这稍显僻静的城郊的河边散步,常常会遇见一些人。住在河边的人家,傍晚时常捧着饭碗三五一群蹲在河边,边吃饭便聊家常,他们见了我,总是淡淡一笑,抑或相互间点点头:又来散步了?我亦点点头:嗯……又各自走开;那些到了傍晚依然坚守在河边、提着钓竿的人,大半天的雕塑般一动不动,我不敢惊扰,却也忍不住去看他们的鱼篓里的收获,大多时候却是一条都没有,但他们依然悠闲自乐,未见一丝急躁懊恼;路过那棵高高大大的枇杷树时,一串枇杷啪嗒一声落下来“嗨,来一串”,枇杷的枝叶间突然露出个笑脸,原来他正站在自家的院墙上摘枇杷呢……这些人,我一个也不识,但每次遇见都如遥远的亲人般的温暖,淡淡的温情、淡淡的友情,与这淡淡的夏之时光如此契合,一切都如此静好。
我写文,十分的随意,勤快起来,每天唠叨几句,疏懒时十天半个月也不见只言片语,似乎已没了早年奋笔疾书的狂热与不分昼夜的投入,但我心里那种淡淡的喜欢,持久而绵长;平日里行走,遇见各式各样的人,常有人一见面即问:最近可有大作?也有人热情地与我攀谈看过我某篇文字后的感叹以及评价,还有几位老同志,每遇见一次少不了要问:你的文字何时结集呀?博里文章写得少了,也有博友隔空敲打:怎地还不更新呀?每每此时,我是既惭愧又感动,人与人之间,相识的不相识的,淡淡的关注、淡淡的关心,是心里的最暖。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推崇那种纯净、澄澈但却坚如磐石的友情,如俞伯牙与钟子期知己之遇,淡淡的友情却百世流芳、万古长青;南宋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心绪淡然中闲适与恬静的等待,恰似云在青山水在瓶的意境,这份洒脱、通透、淡定乃人生之大境界;司空图《典雅》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崇尚简约脱俗、平和从容、韵致天然的境界,如淡泊如菊的五柳先生,其超凡脱俗、淡然渺远,恬静自然的气韵为世人所倾慕、赞叹。
如此,季节一淡,少了蜂飞蝶舞,去了浓墨重彩,一草一木便露出本真的色彩,那份素雅清淡是最令人倾心的;人心一淡,轻了名利纷争,远了浮世喧嚣,便觉得眼前天宽地阔,那份云自舒卷花自开的闲适与安详是最令人羡慕的。
可见,一个“淡”字,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种境界;既是一种追求,又是一种坚守。它诠释了一种自然,蕴含了一种智慧,有袅袅神韵、悠悠禅意……
季节飞逝,初夏之淡会渐转入盛夏之浓,最紧要的,是永存心之淡定、淡泊、淡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