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凤桥未谷的桃园“万里香”

2022年01月10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廖宏龙

“凤桥处处好风光,万亩桃园万里香”。从往昔“无名小卒”到“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一颗颗水蜜桃折射出一位位凤桥人在过去数十年里为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断奋斗的精神。多年来,立足凤桥,打造属于凤桥、属于嘉兴的地标性农业产品,是嘉兴未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戚国良坚持的目标和理想。

从“无头苍蝇”到“未雨绸缪”

说到水蜜桃,戚国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白凤、湖景蜜露、日川,这些水蜜桃品种的优势和差异也是信手拈来,这是一个在凤桥这片土地上坚持耕耘了11年的创业者积累出的种植经验。成立于2010年5月17日的嘉兴未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目前南湖区凤桥镇单体公司中种植水蜜桃面积最大的公司。目前农场拥有土地468亩,主要种植葡萄、水蜜桃、黄桃、蓝莓、甜瓜、草莓等经济作物,其中水蜜桃150亩,获评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同时也多次获得省级、市级金奖,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

在多年的种植当中,公司历经磨难,既有来自天气的灾害,也有来自市场的影响。但是,戚国良却认识到“水蜜桃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高档水果”,因此要立足于凤桥水蜜桃的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发挥好自身优势,公司才有更广阔的未来。为此,公司决定从“品种”做起,除了凤桥本地的东道主“湖景蜜露”,公司又综合凤桥当地气候、泥土等种植条件以及水蜜桃品种的考量,选择了果形大、肉质偏硬适合年轻人的“白凤”和口感甜度都非常好的早桃“日川”。

做好了品种,接下来是科学管理,公司先后引进了先进的耕作和田间管理机械,微耕机、旋耕机、田园管理机、电汽动喷雾机、大面积移动施药设备,让繁琐的劳动变得简单省力,还提高了劳作效率。

企业在大力推进机械化的同时,实行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瓜果蔬菜品种每年轮作,平衡土壤肥力;在种田过程中,尽量使用生物和物理防虫技术,如防虫网、灭虫灯,减少农药使用量;在施肥时多用有机肥,少用化肥,有效地保护土壤肥力,科学的管理做到了农产品也能未雨绸缪,不怕天灾。

“做农业最主要的是讲良心”

今年,南湖区凤桥镇成为我市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镇(街道)之一,凤桥镇在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高地新征程中,迈出愈加稳健的步伐。在乡村振兴的背后,少不了像未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企业的参与和付出。

“做农业最主要的还是要讲良心。”这是戚国良在采访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表示,“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也是农民的后代。因此,对于农业,我总有一种无法表述的情怀在里面。同时,从事农业生产,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产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11年来,公司从4个人共同创办走到今天,从当初的70余亩扩展到今天468亩,彰显了农业对于戚国良的意义。“以前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都是想着如何销售,那时候有些本末倒置,在年复一年的摸索中,终于发现市场对于优质产品的需求,要把产品做优,让自己的产品比一般的产品更有优势,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品种+科学管理’带来的收益。”

在过去的几年中,“未谷”牌水蜜桃屡获殊荣,2018年,荣获浙江精品果蔬展销会金奖;2019年,在浙江省知名品牌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时令农产品推选中荣获金奖;2020年,企业所生产的水蜜桃以“特色品牌转化”模式获得了“品字标浙江农产”品牌授权,成为南湖区率先获得“品字标”公共品牌授权的企业;2020年,“未谷”牌水蜜桃被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

“做良心产品,不做虚假宣传,做事不追求暴利。这才是一个农业工作者的‘初心’。”戚国良说,“因此,在现今,应该力求提高管理水平,降低人力成本,让利于更多的消费者,这才是产品热销、公司发展的正确之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