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塘镇:聚力“五美”建设,勇当开路先锋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位于江浙沪三地交界处的嘉善县西塘镇,以如诗如画的水乡古镇闻名遐迩。近年来,随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作为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的五镇之一,西塘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站上了更高的发展舞台。

面向“十四五”,西塘将以国际标准承载国家战略,聚焦聚力人文美、产业美、生活美、环境美、治理美的“五美”建设,践行新使命,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全力争创省级县域副中心型美丽城镇,努力为促进共同富裕探索路径、提供示范。

呵护历史,呈现魅力“人文美”

2006年,一份呼吁全社会并联络国际学术力量保护古村落的“宣言”——《西塘宣言》正式发表,引起了国内拯救传统村落有志之士的高度重视,其影响力和意义一直延续至今。

作为《西塘宣言》的诞生地,西塘镇在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过程中,始终以保护文化DNA为首要任务,努力使西塘古镇始终散发出原汁原味的江南氛围,体现未经破坏的原生态风貌。古镇保护、旅游开发,西塘镇始终坚持“修旧如初,以存其真”的原则,使古镇传统建筑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了切实保护。

目前,西塘旅游发展以千年古镇复兴提升工程为主线,深度融合西塘历史文化、人文底蕴、古镇旅游,全面进入品质复兴期。今年4月26日,传统村落保护《西塘宣言》发表十五周年国际研讨会在西塘镇召开。会议以“激扬传统文化—推动中国传统村落科学保护”为主题,充分融入西塘民俗文化、戏剧文化,全面展示了《西塘宣言》诞生地的历史文化之美。

“游西塘,穿汉服”,今年年初,78家单位入选浙江省文化和旅游IP库公示名单,西塘汉服文化周在列。自2013年11月1日举办首届汉服文化周以来,每年的10月底至11月初,全世界的汉服“同袍”齐聚西塘,共襄盛举,西塘汉服文化周活动已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礼乐文化活动。与此同时,西塘还通过邀请海外社团等方式,让更多国际汉服爱好者参与进来,使西塘古镇及汉服文化周等文旅IP国际化。

创新驱动,打造活力“产业美”

法国的红酒、意大利的皮包、韩国的零食……去年12月2日,嘉兴综合保税区B区长三角(西塘)进出口商品展示展销中心——“国贸云品”正式揭开面纱,标志着又一中国500强新零售项目落子长三角地区。

地处西塘镇的嘉兴综合保税区B区,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中唯一的综合保税区。从2010年1月获国务院批准,建立嘉兴出口加工区B区起,到2015年1月升格为嘉兴综合保税区B区,嘉兴综合保税区B区不断开拓创新,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的骄人成绩。全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11亿美元,以嘉善县1/500的土地,贡献了嘉善县1/5的利用外资。目前,已有5家世界500强企业、3家中国500强企业、2家国际行业龙头公司在此落户,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光通信和保税贸易为核心的产业格局。

清风徐来,吹皱一池清水,在西塘镇域东北,有一个3400亩面积的湖荡,名为祥符荡,这是嘉善县境内最大的湖泊之一。如今,风景秀丽的祥符荡不仅是人们旅游、休闲的一个好去处,更在孕育一场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一座世界级的科创绿谷将在此诞生。

为高标准打造祥符荡科创绿谷,西塘镇突出大视野,谋划大格局,谋定而后动,高起点做好空间规划、产业定位、招商路径及招才引智,重点集聚高端人才、高端创新资源。目前,祥符荡科创绿谷正积极对标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升级版”,一步步向长三角打开,加快导入浙江大学、上海大学等高端资源,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建设生态、创新、人文融合发展的中心区域,打造成为世界级科创绿谷和长三角科创新引擎。

聚焦民生,托起幸福“生活美”

2020年,西塘镇以荷池、红菱两村作为试点,开始打造“古镇(景区)—美村”相依的“未来水乡社区”。

在“未来水乡社区”建设中,荷池村特别改造了村口的古窑砖雕文化园,重修了塔湾商业街、乡贤馆以及忘忧花园,在村内营造出主客共享、人文交流的生活场景;同时新建了双创中心等一批项目,并引入了荷池村智能化平台,使得荷池村今后可以借助5G、大数据、物联网等科学技术,为创客公寓、全村灯光亮化、村内展示馆、智慧停车场和安全监控系统等项目提供服务,助推村庄自治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拥有美丽田园风光的红菱村,则定位“新文化”乡居田园,村子改造工作创新性地加入了更多网红项目策划,如露营营地、户外美学俱乐部、稻田亮化工程和水塔3D投影等项目。有了这些亮点,村子吸引了更多游客来逛稻田、拍照片、赏夜景、住下来,村民们做些旅游配套服务,就能实现增收。

病有所医,方有美好生活。去年10月,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正式搬迁至西塘镇南苑西路的新院区,这座新院区以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标准建设,并专项投入6800万元采购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心脏冠脉CT和核磁共振、全自动生化流水线、全自动发药机、彩超等。此外,新院区还采用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实现预约挂号、线上收费、线上查询结果、远程会诊等“最多跑一次”,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

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西塘一直在努力。今年6月,西塘镇便民服务中心完成了公用事业单位的入驻,实现了水、电、气、华数、公交、市民卡6个公用事业服务的“一窗受理”,群众和企业办理公用事业服务事项只需跑“一门”、找“一窗”、办“一次”。

重拳整治,铺就动人“环境美”

西塘镇是“中国钮扣之乡”,钮扣产业已有近百年发展历史,目前产量占全国需求量的50%以上。然而,传统钮扣制造行业的产业安全和环保隐患问题较为突出,钮扣行业整治工作势在必行。

为此,西塘镇对标美丽城镇建设要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决打好钮扣行业整治攻坚战,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此,镇党委、政府成立以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划分5个地块,设立“5+3”工作专班,明确目标、分步实施、全速推进,全面打响钮扣行业专项整治攻坚战,彻底根治生态环境短板,全面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盘活优化发展空间,为先行启动区率先蝶变跃升、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以打好钮扣行业整治攻坚战为重点,西塘镇正致力于全域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国际未来花园小镇”。“西塘将按照‘50年不落后’的要求,系统提升生态文明的‘面子’和‘里子’,绘好‘人人是园丁、处处成花园’的全域风景图,同时,真正实现‘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在西塘镇的领导看来,只有将生态绿色作为永恒底色,才是美丽城镇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才能让当地百姓的生活品质得到更好的保障,让一体化示范区的各板块黏合得更加紧密。

今年5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祥符荡环境保护提升工程正式启动,通过实施岸坡生态化整治、沿岸绿化、植被修复等项目,一条动人的“绿色项链”正在西塘徐徐展开。

强化能力,铸就和谐“治理美”

2020年,西塘镇对镇级综治中心进行改造提升,中心入驻常驻部门8个,轮驻部门6个,随叫随驻部门5个,专班工作组5个,与便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打造“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的样板。在村级综治中心方面,西塘镇在原有的1个市级示范综治中心、5个县级示范综治中心、18个综治中心建设达标村的基础上,开展阵地巩固、改造提升等工作。

在此基础上,今年,西塘镇以综治中心为主平台,建设“七大中心”——矛盾联合调处中心、微嘉园便民服务中心、四个平台综合指挥中心、全科网格联动中心、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信访专家问诊中心、视频监控调度中心,实现智慧治理稳步提升。其中,矛盾联合调处中心整合交通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警司联调、诉前调解、劳动争议调解、执法监督(检调)等各方面力量,建立联调联动、协作配合的“大调解”机制,变诉讼优先为调解优先,实现“调解挺在诉讼前”,依法协调利益关系,努力化解一批矛盾,防止矛盾积累爆发。

下一步,西塘镇将建立一套风险防控的责任落实机制,把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每个层级、每个人,同时推进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凝聚镇村工作人员、网格员、党员、社长、群众、平安志愿者等力量作为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管理员,搭建群防群治工作网络,强化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安全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