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让城乡居民共同享受改革与发展的红利。
“以前自家种桑养蚕,一年下来辛苦不说也赚不了多少钱,现在在绣球花基地上班,环境好了,收入也不少,还能拿到固定的土地流转收入,真的很好!“三村村村民朱林松开心地说。原来这些年来,三村村通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引进了一系列欣欣向荣的特色产业,其中朱林松所说的绣球花基地——云之垚花卉有限公司就是最早落地于此的项目。
据三村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仅云之垚花卉这一个项目目前已解决当地农户就业近40人。此外,在过去一年,云之垚花卉更是把时下最前沿的直播带货模式,运用到传统花卉种植行业——通过天猫、淘宝、抖音等平台,将“云之垚绣球花基地”打造成网红场所。
绣球花铺就了一条农民致富路,也扮美了三村村的共同富裕路。今年6月3日,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杭州康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长三角健康农业研究院(浙江)有限公司三方牵手,签订中科康成种苗农业合作项目。这一项目也落址三村村,该项目预计每年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0人次,辐射周边农户增收上亿元。
作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域,如今的三村村不仅是健康土壤、种植示范、数字智慧、加工流通等技术的研发高地,现代农业以及旅游产业也正蓬勃发展。
乡村是共同富裕的主战场之一,如今,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更多探索正在进行中。
干净整洁的村道,还有错落有致的房舍,这是走进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漕泾村的第一印象。前几年,漕泾村启用了垃圾分类系统,村民可便捷地进行垃圾分类积分。在体验到数字乡村带来的便利后,漕泾村一直有开发智慧村务平台的想法,但苦于缺乏技术和资金。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浙江德盛铁路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在科研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得知村里的需求后,企业专门组建了研发团队,第一时间与村里共同开发了智慧村务管理系统。
这样的“村企合作”模式,这几年在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到处上演着。2019年,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发挥经济主平台的优势,启动了党建引领“强企·兴村”计划,推动辖区内优秀企业与22个行政村结对,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一批共建项目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提升民生福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以城市品质提升来增加群众获得感。从群众关心的基础设施提升、道路交通畅行、绿化美化亮化、公共文化服务等入手。比如在高桥卫生院新建CT室、中医馆,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便民菜场改造提升,2020年完成3个,近3年累计完成11个,市场面貌焕然一新;一批“口袋公园”相继建成,让昔日的荒废空地变成家门口的小景观;太虚故里文化苑、鲍月景艺术馆等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项目纷纷开放……不断“扮靓”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形象,提升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全民共享发展红利。
如今,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城乡面貌实现华丽蝶变,一股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在这片大地上勃发。
浙江正在朝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奋进,面对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将勇扛使命、勇闯新路,积极为促进共同富裕探索路径、提供示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