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实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硬、两战赢”,还是成功创建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省级样板,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湘家荡区域机关、社区干部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规划建设局开发管理科科长王雪琴就是其中一位。
2020年是王雪琴来到湘家荡区域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对她来说,这也是工作最忙但收获最大的一年,从疫情防控一线到美丽城镇创建,她脚踏实地、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为湘家荡区域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默默奉献在疫情防控一线
王雪琴是一名80后,2010年来到湘家荡区域工作的“第一站”是三家浜社区的物业管理岗位。
三家浜社区是湘家荡区域最早的城乡一体新社区,“农村变社区、农民变居民”带来的转型问题,也最先在这个社区显现且亟需解决。对于王雪琴来说,在三家浜社区的4年,是快速成长的4年——每天都要与社区居民打交道,要努力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经历就是历练,我也有所感悟,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尽心尽责。”
伴随着三家浜社区探索实行社区自治,王雪琴转而进入区域工程管理部门工作,如今已成为规划建设局开发管理科科长。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打乱了生产生活节奏,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冲击。面对疫情考验,王雪琴有所思考:“我能做点什么?”
2020年1月26日也就是大年初二,王雪琴就响应号召,结束假期,提前返岗——投入到湘家荡区域疫情防控一线!
320国道横穿湘家荡区域,过往车辆较多,为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湘家荡区域在320国道设了2个疫情防控卡点,王雪琴就被安排在其中一个卡点工作。
从2020年1月底到2月底的一个月时间里,王雪琴每天都要去卡点站岗,“卡点实行三班制,虽然当时天气很冷,但我们丝毫不敢放松,测温、登记、询问,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2月底,得知湘家荡区域正在为集中隔离观察点招募工作人员,王雪琴便主动报了名,“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7天一轮换,其间不能回家,而且为了便于与集中隔离人员交流,需要男女搭档。有的女同事家里孩子还小,而我的孩子已经是初中生了,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顾虑,这时候应该承担这项任务。”
作为湘家荡区域集中隔离观察点的最后一班工作人员,王雪琴在那里工作了整整10天,直到最后一名隔离人员结束隔离。
回望在集中隔离观察点的那段经历,王雪琴说,能够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很值,“同时也给孩子做了榜样,他以此为傲。”
尽心服务于美丽城镇创建
创建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省级样板,是湘家荡区域2020年的工作主线。去年2月底,湘家荡区域便启动编制美丽城镇创建行动方案;3月初,湘家荡区域正式成立美丽城镇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十个工作专项行动组,并成立工作专班。
对于王雪琴来说,重任“无缝衔接”——她被抽调至美丽城镇创建工作专班工作。
尽管从2020年1月26日开始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没有休息日,尽管领导说从集中隔离观察点撤下来后可以先休息几天,但她一天也没休息,第二天就去报到了,“区域定下了‘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一天也不能耽搁。”她说。
王雪琴所在的美丽城镇创建工作专班面临着人少、活多的现实困难,围绕“五美”总要求和“十个一”要求,从制度设置到项目推进,从材料搜集到亮点挖掘,从台账整理到信息报送,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
“美丽城镇创建涉及方方面面,很多是我专业知识以外的领域,这促使我必须花时间、花精力去学习。台账整理是一个细致活,要按照考核指标一一对应,所以经常得加班加点。”王雪琴说。
2020年10月中旬,全省美丽城镇建设工作专题培训班在湖州德清举行。“当时已经到了美丽城镇创建的最后冲刺阶段,在德清参加培训班的区域领导打来电话,认为区域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领导第二天还要继续参加培训。当天下班后,我们立马赶往德清,从晚上9时到凌晨2时,一直在开会商讨具体方案。开完会,我们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又赶回来开始新一天的工作。”王雪琴说,尽管那段时间连轴转,但大家都干劲十足。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2020年12月,得知区域成功创建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省级样板,王雪琴倍感欣慰。
实际上,在服务于美丽城镇创建的过程中,王雪琴始终兼顾好本职工作,努力做到“不让领导布置的任务在我手中延误、不让需要办理的事项在我手中积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