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2020年,海盐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力“六稳”“六保”,实施“十大行动”,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获得中国县级政府绩效指数全国第一位、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工业百强县等荣誉。
这份成绩单重重刻画在全县党员干部的初心里,落在了各项攀升的数据里,也洋溢在老百姓幸福的笑脸上。
2021年是建党百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特别重要的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盐县坚决迈好第一步、走好新征程,推动全县蝶变跃升、跨越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百年。
“我们要以敢为人先的闯劲、勇于攻坚的拼劲、只争朝夕的干劲,建设‘一带三城’,实现‘十大梦想’,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展望2021年,陈玲芳于自信、恳切、实在的言谈之中,勾勒出一幅清晰可见的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交出亮眼成绩单
回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铮铮誓言
海盐县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迁扩建工程是海盐县的一个重大民生工程,事关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
记者看到,刚刚投入使用的新市场还设有农副产品交易区,为老百姓提供一站式的批发采购服务。老百姓在这里,可以非常方便地买到各种各样的农副产品。
去年,海盐县共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4个,其中,超亿美元外资项目6个,新签约百亿元项目2个。此外,新人民医院、职教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历史文化中心(北大街项目)等民生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中。
这些重大工程是海盐县经济社会发展从按下“暂停键”到稳步复苏、加速增长,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缩影。2020年,海盐县围绕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高品质生活的工作主线,把握大融入、大平台、大招商、大服务的工作要求,开展“两大创建”,实施“十大行动”,全县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
数据为证。2020年,海盐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4.5亿元,同比增长3.1%;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达到100.0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和1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6006元、40336元,同比分别增长3%和6.7%。
谈及去年,6个方面的成绩令陈玲芳印象深刻,她一一列举了出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有力有效,我们实现了‘两手硬、两战赢’;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16亿元,财政总收入破百亿元,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科技创新实现新进步;民生实事项目稳步推进;社会秩序和谐安定;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县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饱含着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奉献!”陈玲芳欣慰地表示。
开拓进取
砥砺奋进
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2021年,将迎来建党百年,也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海盐县将怎么做?
1月8日,海盐县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县十五届政府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上提出了“建设‘一带三城’,实现‘十大梦想’,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新目标。
“一带三城”是指两桥之间黄金海岸经济带,长三角创新活力之城、杭州湾滨海魅力之城、新时代富裕智慧之城。“十大梦想”是指高铁梦、大学梦、5A景区梦、千年古城复兴梦、国家级开发区梦、千亿级产业集群梦、小县大城梦、优质医疗梦、核电共享梦、乡村振兴梦。“这‘十大梦想’充分体现了海盐辨识度,反映了‘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高品质生活’工作主线的具体抓手。”陈玲芳说。
对于未来几年的规划,陈玲芳更是目标明确,她说:“到2025年,海盐县将实现经济发展更有质量,开放融入更有成效,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治理能力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到2035年,全县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迈上新的台阶,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
事业要发展好,还必须依靠一支“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干部队伍。陈玲芳表示,海盐县将全面加强党建统领,实施全员项目担当制,打造全员有项目、人人显担当的海盐服务样板。
为此,海盐县谋划了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党建统领全员项目担当。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的核心作用,建立“专班化推进+项目化实施”的工作推进机制。二是全力打造“三服务”2.0版,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三是比学赶超、争先竞赛,以实绩论英雄,推动全员围绕项目转、人人围绕服务跑。
“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扬帆启航,站在新起点,“让海盐县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的样板区,精彩呈现杭州湾北岸璀璨明珠上的第一抹亮色”,这是目标,也是承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