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嘉善:开启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新征程

2022年0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五年栉风沐雨,五载春华秋实。嘉善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镌刻下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印迹。

“十三五”期间,嘉善的地区生产总值从425.5亿元增长到655.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综合竞争力稳居“全国百强县”行列。

走过这五年,嘉善经济更优质了、区域更开放了、城乡统筹水平提升更显著了、环境更优美了,人民生活也更幸福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十四五”的新征程起点上,嘉善蓄势待发。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洪湖鹏表示,“嘉善将以迭代升级、再造嘉善的雄心和气魄,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经济优质度攀上新高

在2019年以前,嘉善与立讯精密集团几乎没有交集,是嘉善招商引资的主动行动,挖掘出了双方合作的潜在诉求。2019年1月,嘉善县姚庄镇的招商团队第一次赴昆山拜访立讯精密集团,揭开了嘉善与立讯精密亲密合作的序幕。当年3月,总投资50亿元的立讯智能科技电子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姚庄。

从此,快速推进的项目就像驶入跑道的赛车。原本空荡荡的厂房里,一条条的组装线、测试线、包装线等建起来了,一台台无线通信测试仪、全自动包装设备与贴片机等生产加工设备装进来了……当年9月,项目投产。

项目由小到大,产品推陈出新。2020年8月,立讯智造(浙江)有限公司新一代智能穿戴产品实现全面量产,单月实现产值17.7亿元,9月单月产值突破30亿元,11月18日产值突破百亿元,2020年全年产值实现129亿元。

立讯智造近两年发展史,是嘉善“十三五”高质量发展乐章中的一个动人音符。“十三五”期间,奔走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征途中的嘉善,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发展成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三五”的五年,是创新驱动嘉善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的五年。这五年,嘉善的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由2.78%上升到3.3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40.4%提高到73.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从63家增长到41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从322家增长到877家,万人发明拥有量从9.2件增长到47.7件;累计培育省级以上创新载体104家,引育省级以上高端人才114名。全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排名提升到全省第8、全市第1,提升幅度全省第1,连年入围科技创新百强县,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省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和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

各种不同类型产业组合形成的产业结构,是检验发展质量的“晴雨表”。“十三五”期间,嘉善的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不断增加。

2014年,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落户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年间公司发展大踏步前进,六年间产能增长7倍。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也没能阻止公司的发展,全年实现企业销售额7.3亿元,同比增长70%。公司在2020年自主研发的6400万超高像素摄像头对焦马达、1.08亿像素光学防抖自动对焦马达陆续推出,产品成功打入中高端手机市场。

“十三五”的五年,是嘉善经济优质度显著提升的五年,这体现在了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地区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背后,是亮点纷呈的经济发展基本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35.6亿元增长到71.8亿元、年均增长15.1%;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387.9亿元、增长38.2%;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累计腾退“低散乱”企业5045家、盘活低效用地2万亩,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从9.9万元/亩提高到21.8万元/亩,亩均增加值从59.8万元/亩提高到103.6万元/亩,全员劳动生产率从10.7万元/人提高到15.4万元/人(2019年)。新增上市、挂牌企业33家,完成企业股改331家。嘉善获省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财政专项激励政策综合考核优秀,并入选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名单。

大开放释放澎湃发展动能

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7月,江苏苏州吴江、浙江嘉兴嘉善和上海青浦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区域一体化,为嘉善的对外开放提供了重大契机。

进入2020年3月,新冠疫情给嘉善带来的冲击还在持续。但是,疫情并没有阻止嘉善迈出开放的脚步。嘉善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将总投资100亿元的云顶新耀生物医药项目成功引进来了。该项目由亚洲最大机构化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康桥资本投资,在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云顶新耀国内总部,主营业务覆盖新药的研发及销售,肿瘤、免疫、心肾和感染疾病及罕见病创新药物的产品技术合作、共同临床开发注册及商业化。

新形势下,嘉善的招商引资方式不断迭代升级,借力优质产业基金,实现了更精准的招商引资。梳理嘉善的招商引资理念与实践,三条具有明显创新性的工作主线鲜明地呈现出来。

工作理念上,嘉善强化专业招商理念。充分利用省“19条”、市“20条”等支持政策,打破镇、街道行政区划设定,设立五大产业招商局,成立长三角(嘉善)招商引才公司,通过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手段,引进基金经理、行业专家、投资人等专业人才,建成专业、高效的产业招商队伍,实现政府主导招商与市场化招商双轮驱动。

工作路径上,嘉善聚焦产业招商路径。制定全县“一盘棋”精准产业招商实施方案,按照空间规划的设计,优化重点产业布局,因地制宜深化细化招商路径,聚焦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集群,光通信、半导体等细分产业链上下游,制定精准化、个性化的县级重点产业“一链一策”,按照产业招商、招才引智等职责分工,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工作方式上,嘉善创新资本招商方式。利用县国投公司管理的各产业基金,以资本招商为突破点,通过市场化的合作投资、平台撬动,推动县域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人才集聚,形成“产业+资本+项目”的招商新模式。云顶新耀生物医药项目,就是通过与康桥资本合作建立基金成功引进的省重点外资项目。

2020年,嘉善全县实际利用外资4.24亿美元,排名嘉兴全市第一,并实现了连续19年入围浙江省利用外资十强县(市区),这让素有“小县大外资”美誉的嘉善实至名归。

过去五年,是嘉善区域开放度显著提升的五年。其间,嘉善实际利用外资24.6亿美元,引进投资规模50亿元以上项目9个、世界500强企业10家。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596.5亿元。先后建立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中荷产业园等,设立嘉善国际创新中心上海和欧洲分中心。高标准推进东西部扶贫和山海协作,累计拨付帮扶资金7900万元,嘉善—庆元—九寨沟飞地产业园顺利开园。

大力度的对外开放,众多优质项目的落地,塑造了全新的嘉善发展格局。

2019年11月18日,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开工奠基。作为浙江省重点打造的七个“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之一,产业园规划面积16.5平方公里,由嘉善县人民政府与中新集团共同开发建设。围绕打造重量级未来产业目标,重点发展以智能传感产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以传感器本体研发制造为抓手,打通上游芯片的核心关键部件和下游汽车电子、消费电子、航空电子等应用制造端,通过引进一批以智能传感器为核心产业的龙头企业,带动智能传感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2020年,嘉善制定出台了《嘉善县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对县域空间进行系统性重塑、创造性变革,着力打造“一城一谷三区”五大高能级平台。“一城”指嘉善未来新城;“一谷”即祥符荡科创绿谷;“三区”指嘉善东部临沪高能级智慧产业新区(包括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姚庄经济开发区和省级“万亩千亿”大平台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嘉善西部的长三角农业科技园区、嘉善南部的长三角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城乡融合发展渐入佳境

城与乡统筹发展、携手并进,共同奏响了嘉善“十三五”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一曲城乡协奏曲。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当年嘉善城乡居民收入比是1.695:1,此后的每一年,这一比例都在不断缩小,分别为1.693:1、1.686:1、1.663:1。2020年,嘉善城乡居民收入比更是缩小到了1.602:1,这样的数据,彰显了嘉善的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在全国遥遥领先的成绩。

“十三五”期间,嘉善的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进城后,收入更高了,生活条件更好了,新型的城镇取代了传统农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2008年,姚庄镇启动了当地首个大型农村新社区——桃源新邨的建设。2015年7月至今,姚庄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入常态化推进农房改造集聚阶段。通过2017年的政策制定、2018年的启动报名、2019年的房屋建设,2020年,桃源新邨的三期已经逐步进入抽签选房阶段,新增住房3198套。目前,桃源新邨已安置农户近3000户,成为嘉兴市最大的城乡一体新社区。

桃源新邨居民宋月红时常会在晚饭后,沿着社区北侧的商业街走走看看。“以前这里只有小卖部,买东西不方便,孩子上学和看病也麻烦,一到晚上就是看看电视。”现在这里商业业态日益丰富,成了当地居民休闲、购物、娱乐的一个好去处。

7年前,宋月红还住在1986年自建的南鹿村老房子里,种地是她的主要生产活动。当得知农房改造集聚时,宋月红一家决定置换桃源新邨一套380平方米的复式公寓,把家里的6亩承包地租了出去,“带地进城”。“出来之后机会多了,收入也高了。”宋月红说,现在她家每年有6000元的租金收入,儿子夫妻俩在附近企业上班,做木工的老伴也忙不过来,而她自己也应聘上了社区文明宣传员,收入水平也比过去高了不少,更为可贵的是宋月红喜欢现在的工作,“这工作很有意义。”

嘉善全县常住人口近60万人,城镇化率在2019年就已经达到64.5%。“十三五”期间,嘉善城市品质大幅提升,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42万平方米、完成81个老旧小区改造。姚庄镇、西塘镇小城市培育稳居全省前列。

城乡面貌的改变,吸引了外界的目光。嘉善成功创建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西塘古镇创成国家5A级景区。

“十三五”期间,嘉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4”农业经济开发区稳步推进,建成高标准农田14.6万亩,粮食产量连年增长。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美丽乡村“1552”工程全面完成,北鹤村、红菱村等成为“网红村”。

横港村是乡村振兴的见证者。以前,横港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落后村,全村年集体经济稳定性收入不足30万元,全村猪舍面积达到6万多平方米,生猪存栏达到2万余头,生猪无序养殖的情况突出,养殖污染严重。2013年起,横港村提升生态基础设施水平,探索发展生态产业。横港村着眼共治共享,利用生猪集中养殖区拆除、姚庄砖瓦厂腾退出来的土地,搭建了连栋大棚出租种植盆栽鲜花,获各级奖补资金300多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稳定性收入年净增长70余万元。同时,争取到了上级政策支持,在第一轮美丽乡村建设中实施项目13个,总投资达到8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由2013年的24000元提高至2019年的42000元;村集体收入从30万元增加至192万元。

“十三五”期间,嘉善还创新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五年里,累计整治土地13.3万亩,集聚农户1.9万户,土地流转率从47.4%提高到86.6%。

嘉善县将全县域划分为23个整治单元,并根据县域内各镇(街道)主体的自然禀赋,制定规划,推进自然资源各种“元素集合”“要素集聚”“政策集成”,推进农业、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全域美丽新格局,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嘉善路径”。2019年12月,嘉善县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作为全省最早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镇(街道),大云镇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推进全域农田流转、全域农房集聚、全域集中征迁,为乡村振兴提供要素保障。有了这些保障,大云旅游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拥有大云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2大省级平台,3个国家4A级景区。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2015年,嘉善踏上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征途。从此,嘉善的文明创建热情持续升温,创建成果不断涌现。多年过去了,嘉善的城市面貌越来越美、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市民素质越来越好,文明已沉淀为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

一群身着旗袍的阿姨,或走在广场上、马路边走模特步宣传文明好习惯,或是在舞台上表演舞蹈宣传志愿服务精神,抑或是穿上粉色马甲沿街维护停车秩序、在居民小区指导垃圾分类、进店入户宣传文明三率……她们演绎的是一种别样的60岁生活,她们就是一群可爱善良的“善阿姨”。

2020年6月,嘉善县妇联“善阿姨”志愿服务团队正式成立,共有来自32支社区分队的605名可爱的“善阿姨”组成。她们身着五彩的旗袍,来到嘉善的各个角落,开展文明宣传活动,倡导文明出行、文明就餐、垃圾分类、邻里和睦、邻里互助等文明理念。

“善阿姨”志愿服务,只是嘉善城市中的一道风景。近年来,通过党建引领,嘉善动员起文明创建员、民情信息员、民事调解员、垃圾分类指导员等文明创建的“六大员”,发动全县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社区)、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文明细胞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2020年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嘉善以嘉兴市第一、浙江省第三、全国第十一的优异成绩,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最高荣誉。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嘉善持续培育“善文化”县域人文品牌,被中央文明办列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工程。累计创成省级以上文明镇5个、文明单位28个,涌现出“中国好人”4人、“浙江好人”22人以及各类道德模范19人,垃圾分类、礼让斑马线等文明好习惯蔚然成风。打造了“积善之嘉”志愿服务品牌,推出“志愿服务礼遇十条”,入选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图书馆、博物馆、吴镇书画院等相继建成投用,形成“20分钟文化服务圈”,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就业、教育、医疗、交通、养老等民生领域的进步,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指数。

嘉善姚庄到上海枫泾之间隔着一条潮里泾河。过去,两地人民来往都需从G320国道绕行。2020年12月28日上午10时8分,嘉善姚杨公路—上海金山叶新公路正式通车,西塘至枫泾跨省公交线路也同步开通,两地通行时间将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到3分钟。打通了“断头路”,给两地的群众生活和交流带来了极大便利。

姚杨公路—叶新公路项目是长三角一体化打通省界“断头路”项目中首个开工的跨省界段项目。长三角一体化给嘉善的民生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嘉善打通了与上海、苏州等地的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的联系,提升了嘉善的民生保障水平。

“十三五”期间,全县民生支出达305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4%的较低水平。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与沪、苏4774家医院实现互联互通和门诊直接刷卡结算。完成省级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社会化、连锁化、标准化、品牌化运作全覆盖。投入30亿元推进“健康嘉善”八大工程建设,县一院二期、县中医院等建成投用,县妇幼保健院等开工建设,国家卫生镇创建实现“满堂红”。成功创建省食品安全县。退役军人服务站实现镇村全覆盖。“智安小区”经验在全国推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荣获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

环境友好程度,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十三五”这五年,是嘉善环境友好度显著提升的五年。劣V类小微水体全面剿灭,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面完成,14个县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提高71.4%,太浦河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空气质量优良率(AQI)从77.5%提升到90.7%,PM_2.5浓度从47μg/m^3降至30μg/m^3,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创成“基本无违建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垃圾处置能力全市领先。新大成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东部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累计新建污水管网206公里,污水处置能力达到20.8万吨/日。积极做好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嘉善是习近平同志曾经的基层联系点、全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洪湖鹏表示,进入“十四五”,嘉善发展迎来了百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放眼未来,嘉善将全面推进“双示范”建设、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重要窗口,开启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新征程。

这5年将是嘉善追梦圆梦“双示范”、率先实现现代化最黄金的5年。接续“十三五”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嘉善已经绘就出一幅“十四五”发展的壮丽图景。

嘉善设立的“十四五”阶段性目标是:到2025年,聚焦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取得系统性突破性标志性成果,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到2035年,嘉善要建成凝聚浙江智慧、彰显浙江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化示范片区,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重要窗口。

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要从哪些方面发力?根据部署,嘉善将努力在五个方面先行示范。

经济发展质效先行示范。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力争进入全国30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科技创新实力先行示范。县域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力争进入全国前10位,建成一批重大科创平台,初步建成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科创高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00家以上,新引育高端人才1000人以上。

深化改革开放先行示范。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一体化示范区“八个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水平显著提高。县域投资潜力力争保持全国前5位,利用外资力争进入全省前5位,5年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项目25个以上、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5亿美元以上。

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基本确立,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基本建成全域美丽大花园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争当生态优势向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转化的标杆。力争进入全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前10位,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或优于三类)保持100%,细颗粒物(PM_2.5)平均浓度控制在30μg/m^3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0%以上,清洁能源利用比例大幅提升。

促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党建统领的基层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上下贯通、县镇一体”的整体治理格局基本建成,基本公共服务更加优质高效,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实现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力争进入全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前30位,城乡统筹水平力争保持全国前5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缩小到1.6:1以内,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4.5岁。

为实现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嘉善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发展新高地;全面促进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打造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打造畅通双循环黄金新节点;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典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打造江南水乡生态新明珠;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加快打造民生幸福美好新家园;全面提升“以文化人”软实力,加快打造文化文明高地新形象;完善“善城善治”大平安体系,加快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新标杆;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打造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新优势;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加快打造堪当“双示范”和“重要窗口”的重要窗口建设重任新力量。

待到“十四五”的发展图景实现、梦想照进现实之时,再回望这五年,触及历史的草蛇灰线之下,人们将发现,这五年是再造实力嘉善,整体量能迭代升级的五年;是再造创新嘉善,发展动能迭代升级的五年;是再造开放嘉善,制度效能迭代升级的五年;是再造绿色嘉善,环境潜能迭代升级的五年;是再造幸福嘉善,民生赋能迭代升级的五年。

发展的蓝图令人向往,进击的号角催人奋进。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征程中的嘉善,正在将纸上的蓝图,一步步落实到实践之中。

五年后的嘉善,令人期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