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星火成炬照亮南湖阔步前行

2022年0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湛三次勇夺全市“互比互学互赛”流动红旗奖,23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列全市前三,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多个高端创新载体落户,新引进顶尖人才、省级以上领军人才数量同比均实现翻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均创下历史新高……去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下,南湖区经济逆势飞扬,取得了多项令人惊艳的佳绩。而这样的成绩背后,是红船起航地南湖区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和人才工作,砥砺奋进、奋勇争先的结果。因地制宜铸就基层党建引领力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堡垒,抗击疫情就是战斗冲锋号角。去年年初,南湖区面对疫情挑战,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以南湖加速度迅速恢复了生产,为“全年赢”夯实了基础。去年,南湖区在疫情防控中深化“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全区细分线下7424个微网格,拓展线上“微嘉园”功能,将党建引领下的群防群治、联防联控落到每一个细小环节。比如湘家荡区域(七星街道)和南湖新区(东栅街道)党工委结合不同的区域特点,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吸纳机关、企业、商户等资源,重点打造了“公益星浜客”精品化网格服务品牌、创新实践的“1314”党建工作法和“三微六式”、三社联动等工作法,动员更多人参与到家园建设中来。区级层面,南湖区高标准打造起“网格连心、组团服务”综合指挥平台“七星阁”,构建覆盖全域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并组织全区3905名党员干部担任微网格长B岗,来到居民身边发挥作用。这些做法,如今已经在各种中心工作中发挥作用。南湖区地处中心城区,去年承担着中心城市品质提升的重任。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全区多个街道都通过党建凝聚力量,引领工作开展。建设街道党工委在全力推进中心城市品质提升中,以“周一社区工作日”制度推进工作,累计协调解决品质提升涉及的相关问题600余个,收集有效建议100余条。新兴街道党工委在运南社区成立市本级首个片区改造临时党支部,用党员的先锋性助力运南社区老旧小区改造。2020年,南湖区房屋征收工作无论是项目数、建筑面积、被征收人户数均创下历史新高。截至今年1月20日,已有2450余户居民签订了征收补偿协议,整体签约率达到98.6%。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解放街道党工委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成立火车站联防联控临时党支部,坚守嘉兴火车站105天,让党旗飘扬在抗疫最前沿。在全区,共有14名干部因在疫情防控期间表现突出予以提拔,172名村社后备干部在本轮换届进入村社“两委”班子,2名同志成为火线入党的预备党员。村(社区)组织换届,新嘉街道、新丰镇等交出高分答卷,全区“开门一件事”书记擂台赛、“百强支部”选树等活动,更充满了南湖实干特色。此外,南湖区还创新开展“两新党旗红”流动赋能站、“红船驶向若尔盖”两个党建项目,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区工商联党委成立全市首家工商联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党建助力企业发展、构建最佳营商环境。筑巢引凤搭建人才“暖巢”南湖区要实现弯道超车,人才是关键。在人才招引和人才服务上,南湖区每年都有新举措,尤其是2020年,更交出了高分答卷。

去年,除了选派科创服务特派员服务创新平台和人才企业,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南湖区还对109家人才初创企业开展成长指数测评,提升服务精准度。在各部门、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全区人才工作呈现整体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指标数据均有大幅提升。一年中,嘉兴科技城(大桥镇)结合区域内高新企业集聚的特点,打造了15个特色亮点鲜明、代表性强的品牌两新党组织,以党建引领人才企业发展。同时,以推进浙江南湖人才创业园和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为重点,举办各类引才活动,开发包括人才e点通、安全生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内的近20个项目。作为人才引育高地,嘉兴科技城不仅当年引进省级以上高端人才创下历史新高,也助力全区人才引育工作走向新高度。湘家荡区域(七星街道)以最大财力、最优服务,全力保障“新两院”的入驻。南湖新区(东栅街道)有效利用基金小镇、同济环境研究院等人才引育平台,并出台基金小镇人才配套奖励政策。而全区各镇(街道)在人才引育方面也均有斩获。此外,区科技局党组多项人才引育工作位居全市前列。区发改局助推下成功创建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占全市半壁江山。区人力社保局则创建了全市唯一的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区市场监管局成功创建全省首个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服务窗口,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市第一,而团区委则在全市率先建设青年人才驿站。凝全区之力,南湖区助推人才引育的努力在2020年已见成效,全区人才企业年度总营收首次“破百亿”,逆势增长35%,其中营收超亿元人才企业14家,2家人才企业成功主板上市。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