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来到嘉兴港区马家荡3A级景区村庄,一幅产业旺、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此徐徐展开。据了解,作为港区纯农业自然村落,近年来,马家荡村在嘉兴港区生态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建设开发下,紧扣富民惠民,多措并举,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积极破解资金难题、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乡村环境、提升旅游品质,使得往日的传统农业村蝶变为如今的产业融合村。从传统自然村落到3A级景区村庄,马家荡村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居住环境越来越优美,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破解资金难题
文旅产业“活力”越来越足
景区村庄建设,文旅设施先行。为破解建设资金难题,去年,农投公司以内部申请专项债+外部产业招商的方式打通资金链,让我市唯一的村级“美丽乡村项目”成功获批专项债券4.8亿元。
“利用专项债获批的契机,生态停车场、活动草坪、污水管网全覆盖等一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工,提升了服务能力;文化礼堂、荡里驿站等活动场馆进一步优化,为村民及游客提供了活动场所。”农投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农投公司吸引了外来资金前来景区村庄参与产业项目投资。田间自然学校、归园田居餐饮中心、龙裕生态园等十多个优质产业项目遍地开花,优化了景区村庄的经营业态。
村庄变景区,旅游品质发展是关键。为此,农投公司深挖乍浦省级千年古镇人文、自然等资源优势,发展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农文旅“一村一品”产业,开发特色产品,不断做强做大,形成乡村旅游品牌效应。
为带动景区村庄人气,去年,马家荡村举办“盛夏采摘节”“嘉兴摄影协会采风活动”“海宁平湖港区三地象棋交流赛”等30余场赛事及活动;开展以“农耕文化”“传统布艺纺织”为主题的文化研学活动,传播并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如今的马家荡村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吸引力明显加强,景区村庄“活力”满满。
创新体制机制
全力打造景区村庄富民路
为高效推进景区村庄建设及管理,农投公司从体制机制、人才保障、运营团队着手打好组合拳。港区管委会成立了景区村庄工作专班,召开联席会议,形成多部门联动的建设局面;依托港区现代农业园的“市级星创天地”平台,培育乡村文旅产业人才,孵化涉农相关企业,为景区村庄开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成立“嘉兴港农文旅开发有限公司”专职负责景区村庄旅游经营管理、旅游产品开发策划和营销。
为推进景区村庄环境整治及绿化美化,农投公司与马家荡村共同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工作团队,制定了严格的保洁及园林养护考核方案,开展深入宣传引导,将人居环境整治和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并获评“嘉兴市人居环境优胜村”。
此外,为了让当地老百姓得实惠,农投公司通过成立合作社、传统农业产业升级等,优化产业规划,盘活集体资源,融合一二三产业,提高农民就业率。如此一来,百姓腰包鼓了,获得感也强了。
如今,走在马家荡景区村庄,整洁的路面、特色鲜明的绿化、错落有致的房屋让人身心愉悦。农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以富民惠民为核心,以农旅融合为目标,培育景区村庄旅游业态,以文旅设施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村庄变景区,撬动景区村庄经济业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