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明
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变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2021年国家发展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作为“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之首善之区,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桥头堡,接下来机会只会越来越多,压力和担子也会越来越重。我们南湖区年轻干部不在少数,如何发挥年轻干部优势,引导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关乎南湖区未来发展。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习总书记的讲话为年轻干部指明了前行方向,提供了实践的行动指南。总书记提到的这七种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而且都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锤炼提升。下面,我结合南湖实际情况,以政治意识为统领,从提出、研究、解决问题的日常工作与处理“急难险重”工作两个维度,谈谈年轻干部如何在实践中锤炼这七种能力,做无愧青春使命的新时代合格公仆。
一、在实践中锤炼政治能力,做信仰坚定、初心不移的年轻干部
七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排首位,这是年轻干部的“第一能力”,也是衡量年轻干部能否挑重担的“第一标准”。习总书记明确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机会增多的同时风险又在增大。年轻干部经历风雨少,面对诱惑的时候更需要过硬的政治本领,从而守住底线。嘉兴南湖的特殊历史地位,要求南湖的年轻干部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提高政治能力。“南湖无小事,事事连政治”,南湖区年轻干部如何在实践中锤炼政治能力,我想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要从固本培元的高度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铸就坚守政治信仰的钢筋铁骨,明大德、立政德、守公德、严私德,不为歪风所扰,不为暗流所动,不为利益所俘,在任何时候都和党同心同德,不断提高明辨是非和经受考验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坚持终身学习,补足精神之钙。正确的理论武装和较强的思维能力是坚定理想信念、把稳政治方向的前提,是坚持原则立场、明辨政治是非的基础,是研判政治形势、分析矛盾问题的保证。我们的年轻干部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学懂弄通、学深悟透、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理论武装,做政治上的“老实人”“明白人”,时刻保持清醒,坚守信仰、践行初心。
二、在实践中锤炼调查研究、科学决策与抓落实能力,做擅于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年轻干部
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与抓落实能力在实践中是一以贯之的三种能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前提与基础。科学决策是抓落实的有效保障,抓落实又是调查研究和科学决策的最终落脚点。这三种能力是年轻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可或缺的关键能力。
年轻干部要走进基层,在调查研究中掌握实情。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93年前,年轻的毛泽东同志为搞清弄懂农民革命情况走遍湖南大小农村。在嘉兴,调研传统早已有之。1961年,毛主席派出由田家英率领的调查组就来到了嘉善县和合生产队进行实地调查,全面真实了解农村农民生活情况。时至今日,我们党政机关的部分年轻干部成了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缺乏对于社情民情的认识。所以,要提高年轻干部调查研究能力迫在眉睫,要鼓励年轻干部扑下身子融入基层,卷起裤腿走进基层,撸起袖子干在基层。
年轻干部要胸怀大局,在综合研判中科学决策。年轻干部通过调查研究,有了对于实践问题的正确认知,才能更好地分析问题,进而作出科学的决策。实践是决策之源,习总书记高度重视来自实践的科学决策,并以身作则。为了制定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扶贫政策,总书记走遍了全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情况,才在实践中提出“精准扶贫”的大政方针。南湖的年轻干部也要向总书记看齐,在工作中勤实践,眼光长远、常怀大局,提高自身整体观与预见性,做善于把当前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的“善弈者”,当实践中科学决策的“行家里手”。
年轻干部要真抓实干,在干事创业中谱写新篇。抓落实能力是促使实践活动落地的关键能力。再好的政策和思路,不落实、不执行就等于一纸空文;再好的政策和思路,落实不力、执行不力,实效也会大打折扣。还记得总书记年轻时在梁家河插队当支部书记时候,村里人评价说,总书记做的每件事情,干一件成一件,没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年轻的习总书记带领村民办沼气、打井、办铁业社、打坝地、办代销店、种烤烟、办缝纫社等,每样事情都是实打实地做。南湖区年轻干部要时刻以总书记为榜样,学习总书记真抓实干、稳扎稳打的钉钉子精神,提高自己抓落实的能力。
三、在实践中锤炼改革攻坚、应急处突与群众工作能力,做擅于处理各类“急难险重”问题的年轻干部
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年轻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也不会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直线工作模式,而是经常要面对许许多多的突发情况、难点问题。这种时候就格外需要年轻干部锤炼自身的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与群众工作能力。
年轻干部要在破难实践中勇当改革攻坚急先锋。年轻人干劲足,思维束缚少,要敢为天下先,不怕啃硬骨头。改革攻坚行路虽难,但要坚信“长风破浪终有时”,越是艰险越向前。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难题,一代年轻人有一代年轻人的使命。百年前国破山碎之际,年轻一辈挺身而出,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大幕,上下求索挽救民族危亡于水火之中;60多年前,新中国成立之初,年轻一辈咬紧牙根、艰苦奋斗,筑起大国崛起的根基;40余年前,改革风云巨变,年轻一辈勇当吃螃蟹第一人追风逐浪,让古老中国重回世界舞台中央。今天改革进入深水区,浙江作为改革的先行地,嘉兴作为红船精神的发源地,南湖区的年轻干部更要敢为天下先,深入领会开天辟地的首创精神,锤炼自身改革攻坚能力。
年轻干部要在未雨绸缪中勇当应急处突主力军。年轻干部在工作实践中,遇到许多改革难点问题的同时,也会遭遇应急突发情况与紧急性突发事件。就像去年的新冠疫情防控,就是对于未经风雨的年轻干部的一次大考。年轻干部经历少,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足够经验。所以要把功夫下在日常,牢固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凡事思考周到,准备充分,积极应对,妥善处置,这样才能有备无患,牢牢把握主动权,取得预期的最好结果、最佳效果。真正遇到关键时刻时,年轻干部也要冲得上去,危难关口更要豁得出来,要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敢于负责、敢于担当、靠前指挥、果断处置。“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时刻尽显责任担当。”
年轻干部要在为民服务中勇当人民勤务员。群众是实践的最终对象,也是我们工作的一切出发点与落脚点。群众工作方法之一是把一般工作与个别工作相统一。大部分的群众工作都是日常一般性工作,只有5%左右的群众工作是特殊的、紧急的、难解决的个别性工作。而恰恰是这5%的工作决定着我们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努力运用多手段、多方法,综合施策解决个性问题。年轻干部无论是做一般性群众工作,还是做个别性群众工作,在实际中都要把百姓放心尖。长征途中“半条棉被”的故事反映着干部与百姓的鱼水深情,而如今,通信和交通便利了,我们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实践并推广了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让年轻干部沉入基层,精耕“责任田”,“走亲”更“融亲”,打造党群干群关系最融洽区域。
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年轻干部是走在时代发展前列的先锋军,是马列思想的忠诚传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青春守卫者。我们红船畔的年轻干部要以更高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政治上给自己加码、在业务上不落人后,在实践中锤炼习总书记提及的七种能力,做新时代无愧青春使命的年轻干部,在嘉兴这片热土上书写璀璨华章!
[作者系南湖区委常委、湘家荡区域(七星街道)党工委书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